第5章树和二叉树.ppt
《第5章树和二叉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树和二叉树.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 据 结 构,办公室:B315电话:82878095EmaIL:,计算机系教师 段恩泽,第5章 树和二叉树,树型结构是一对多的非线性结构,非常类似于自然界中的树,数据元素之间既有分支关系,又有层次关系。树型结构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如家族的家谱、一个单位的行政机构组织等都可以用树型结构来形象地表示。树型结构在计算机领域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Windows操作系统中对磁盘文件的管理、编译程序中对源程序的语法结构的表示都采用树型结构。在数据库系统中,树型结构也是数据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5.1树,5.1.1树的定义 树(Tree)是n(n0)个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树中的数据元素叫结
2、点。n=0的树称为空树;对于n0的任意非空树T有:(1)有且仅有一个特殊的结点称为树的根(Root)结点,根没有前驱结点;(2)若n1,则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被分成了m(m0)个互不相交的集合T1,T2,Tm,其中每一个集合Ti(1im)本身又是一棵树。树T1,T2,Tm称为这棵树的子树。由树的定义可知,树的定义是递归的,用树来定义树。因此,树(以及二叉树)的的许多算法都使用了递归。,树的形式定义为:树(Tree)简记为T,是一个二元组,T=(D,R)其中:D是结点的有限集合,R是结点之间关系的有限集合。,下图是一棵具有10个结点的树,即T=A,B,C,D,E,F,G,H,I,J。结点A是树T
3、的根结点,根结点A没有前驱结点。除A之外的其余结点分成了三个互不相交的集合:T1=B,E,F,G,T2=C,H,T3=D,I,J,分别形成了三棵子树,B、C和D分别成为这三棵子树的根结点,因为这三个结点分别在这三棵子树中没有前驱结点。,从树的定义和上图的示例可以看出,树具有下面两个特点:(1)树的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除根结点之外的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驱结点;(2)树中的所有结点都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后继结点。实际上,第(1)个特点表示的就是树型结构的“一对多关系”中的“一”,第(2)特点表示的是“多”。,由此特点可知,下图所示的都不是树。,A,B,C,D,E,F,G,H,I,J,A,C,D,H,
4、I,J,(c),5.1.2 树的相关术语 结点:表示树中的数据元素,由数据项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在图5.1中,共有10个结点。结点的度:结点所拥有的子树的个数,在图5.1中,结点A的度为3。树的度:树中各结点度的最大值。在图5.1中,树的度为3。叶子结点:度为0的结点,也叫终端结点。在图5.1中,结点E、F、G、H、I、J都是叶子结点。分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也叫非终端结点或内部结点。在图5.1中,结点A、B、C、D是分支结点。孩子:结点子树的根。在图5.1中,结点B、C、D是结点A的孩子。双亲:结点的上层结点叫该结点的双亲。在图5.1中,结点B、C、D的双亲是结点A。祖先:从根到该结
5、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在图5.1中,结点E的祖先是A和B。子孙: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的任一结点。在图5.1中,除A之外的所有结点都是A的子孙。,兄弟:同一双亲的孩子。在图5.1中,结点B、C、D互为兄弟。结点的层次:从根结点到树中某结点所经路径上的分支数称为该结点的层次。根结点的层次规定为1,其余结点的层次等于其双亲结点的层次加1。堂兄弟:同一层的双亲不同的结点。在图5.1中,G和H互为堂兄弟。树的深度: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数。在图5.1中,树的深度为3。无序树:树中任意一个结点的各孩子结点之间的次序构成无关紧要的树。通常树指无序树。有序树:树中任意一个结点的各孩子结点有严格排列次序的树。二叉
6、树是有序树,因为二叉树中每个孩子结点都确切定义为是该结点的左孩子结点还是右孩子结点。森林:m(m0)棵树的集合。自然界中的树和森林的概念差别很大,但在数据结构中树和森林的概念差别很小。从定义可知,一棵树有根结点和m个子树构成,若把树的根结点删除,则树变成了包含m棵树的森林。当然,根据定义,一棵树也可以称为森林。,5.1.3 树的逻辑表示 树的逻辑表示方法很多,这里只讲几种常见的表示方法。(1)直观表示法 它象日常生活中的树木一样。整个图就象一棵倒立的树,从根结点出发不断扩展,根结点在最上层,叶子结点在最下面。(2)凹入表示法 每个结点对应一个矩形,所有结点的矩形都左对齐,根结点用最长的矩形表示
7、,同一层的结点的矩形长度相同,层次越高,矩形长度越短。,(3)广义表表示法 用广义表的形式表示根结点排在最前面,用一对圆括号把它的子树结点括起来,子树结点用逗号隔开。上图的树的广义表表示如下:(A(B(E,F,G),C(H),D(I,J)(4)嵌套表示法 类似数学中所说的文氏图表示法,如下图所示。,5.1.4 树的基本操作 树的操作很多,比如访问根结点,得到结点的值、求结点的双亲结点、某个子结点和某个兄弟结点。又比如,插入一个结点包括插入一个结点作为某个结点的最左子结点、最右子结点等。删除结点也是一样。也可按照某种顺序遍历一棵树。在这些操作中,有些操作是针对结点的(访问父亲结点、兄弟结点或子结
8、点),有些操作是针对整棵树的(访问根结点、遍历树)。如果象前面几种数据结构用接口表示树的操作的话,就必须把结点类的定义写出来。但本章的重点不是树而是二叉树。所以,树的操作不用接口来表示,只给出操作的名称和功能。树的基本操作通常有以下几种:(1)Root():求树的根结点,如果树非空,返回根结点,否则返回空。(2)Parent(t):求结点t的双亲结点。如果t的双亲结点存在,返回双亲结点,否则返回空。,(3)Child(t,i):求结点t的第i个子结点。如果存在,返回第i个子结点,否则返回空。(4)RightSibling(t):求结点t第一个右边兄弟结点。如果存在,返回第一个右边兄弟结点,否则
9、返回空。(5)Insert(s,t,i):把树s插入到树中作为结点t的第i棵子树。成功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6)Delete(t,i):删除结点t的第i棵子树。成功返回第i棵子树的根结点,否则返回空。(7)Traverse(TraverseType):按某种方式遍历树。(8)Clear():清空树。(9)IsEmpty():判断树是否为空树。如果是空树,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10)GetDepth():求树的深度。如果树不为空,返回树的层次,否则返回0。,5.2 二叉树5.2.1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Binary Tree)是n(n0)个相同类型的结点的有限集合。
10、n=0的二叉树称为空二叉树;对于n0的任意非空二叉树有:(1)有且仅有一个特殊的结点称为二叉树的根(Root)结点,根没有前驱结点;(2)若n1,则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被分成了2个互不相交的集合TL,TR,而TL、TR本身又是一棵二叉树,分别称为这棵二叉树的左子树和右子树。,二叉树的形式定义为:二叉树(Binary Tree)简记为BT,是一个二元组,BT=(D,R)其中:D是结点的有限集合,R是结点之间关系的有限集合。,由树的定义可知,二叉树是另外一种树型结构,并且是有序树,它的左子树和右子树有严格的次序,若将其左、右子树颠倒,就成为另外一棵不同的二叉树。因此下图(a)和图(b)所示是不同的
11、二叉树。,A,B,C,D,A,B,C,D,(b),二叉树的形态共有5种:空二叉树、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右子树为空的二叉树、左子树为空的二叉树和左、右子树非空的二叉树。二叉树的5种形态如图所示。,下面介绍两种特殊的二叉树。满二叉树:如果一棵二叉树只有度为0的结点和度为2的结点,并且度为0的结点在同一层上,则这棵二叉树为满二叉树,如图5.7(a)所示。由定义可知,对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个数为2k-1。完全二叉树:深度为k,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k,有n个结点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1到n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为完全二叉树,如图5.7(b)所示。完全二叉树的特点是叶子结点只可
12、能出现在层次最大的两层上,并且某个结点的左分支下子孙的最大层次与右分支下子孙的最大层次相等或大1。,5.2.2 二叉树的性质 性质1 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2i-1个结点(i1)。证明:采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当n=1时,二叉树只有1层,这一层只有根结点一个结点,所以第1层的结点数为21-1=1,结论成立。假设当n=N时结论成立,即第N层最多有2N-1个结点;当n=N+1时,根据二叉树的定义,第N层的每个结点最多有2个子结点,所以第N+1层上最多有2N-1*2=2N=2(N+1)-1个结点,结论成立。综上所述,性质1成立。,性质2 若规定空树的深度为0,则深度为k的二叉树最多有2k-1
13、个结点(k0)。证明:当k=0时,空树的结点数为20-1=0,结论成立。当深度为k(k0)时,由性质1可知,第i(1ik)层最多有2i-1个结点,所以二叉树的最多结点数是:,性质3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k为log2n+1。证明:根据性质2和完全二叉树的定义可知,当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数为n、深度为k时,有 2k-1-1n2k-1 即 2k-1n2k 对不等式取对数,有 k-1log2nk 由于k是整数,所以有k=log2n+1。,性质4 对于一棵非空二叉树,如果度为0的结点数目为n0,度为2的结点数目为n2,则有n0=n2+1。证明:设n为二叉树的结点总数,n1二叉树中度为1的结点数
14、目,则有 n=n0+n1+n2(5-1)在二叉树中,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都有惟一的一个进入分支。设B为二叉树中的分支总数,则有 B=n-1(5-2)这些分支由度为1和度为2的结点发出的,一个度为1的结点发出一个分支,一个度为2的结点发出2个分支,所以有 B=n1+2 n2(5-3)综合上面3个式子,可以得到 n0=n2+1,性质5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到下和从左到右的顺序对所有结点从1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i的结点,有:(1)如果i1,则序号为i的结点的双亲结点的序号为i/2(“/”表示整除);如果i=1,则该结点是根结点,无双亲结点。(2)如果2in,则该结点的左孩子结
15、点的序号为2i;若2in,则该结点无左孩子。(3)如果2i+1n,则该结点的右孩子结点的序号为2i+1;若2i+1n,则该结点无右孩子。,性质5的证明比较复杂,故省略。我们用实际例子检验性质5的正确性。对于图5.7(b)所示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到下和从左到右的顺序对所有结点从1开始编号,则结点和结点序号的对应关系如下:,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n=10。对于结点D,相应的序号为4,则结点D的双亲结点的序号为4/2=2,即结点B;左孩子结点的序号为2i=2*4=8,即结点H;右孩子结点的序号为2i+1=2*4+1=9,即结点I。对于结点E,相应的序号为5,则结点E的双亲结点的序号为5/2=2
16、,即结点B;左孩子结点的序号为2i=2*5=10,即结点J;右孩子结点的序号为2i+1=2*5+1=11n=10,即结点E没有右孩子。,5.2.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主要有三种:顺序存储结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和三叉链表存储结构。1、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 对于一棵完全二叉树,由性质5可计算得到任意结点i的双亲结点序号、左孩子结点序号和右孩子结点序号。所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可按从上到下和从左到右的顺序存储在一维数组中,其结点间的关系可由性质5计算得到,这就是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图5.7(a)所示的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为:,但是,对于一棵非完全二叉树,不能简单地按照从上到下和从左到
17、右的顺序存放在一维数组中,因为数组下标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二叉树中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应该对一棵非完全二叉树进行改造,增加空结点(并不存在的结点)使之成为一棵完全二叉树,然后顺序存储在一维数组中。图5.8(a)是图5.6(e)的完全二叉树形态,图5.8(b)是图5.8(a)的顺序存储示意图。,图5.8 一般二叉树的改造及其顺序存储示意图,显然,顺序存储对于需增加很多空结点才能改造为一棵完全二叉树的二叉树不适合,因为会造成空间的大量浪费。实际上,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是对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线性化,用线性结构来表示二叉树的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需要增加空间。一般来说,有大约一半的空间被浪费。最差
18、的情况是右单支树,如图5.9所示,一棵深度为k的右单支树,只有k个结点,却需要分配2k-1个存储单元。,图5.9 右单支树及其顺序存储示意图,2、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是指二叉树的结点有三个域:一个数据域和两个引用域,数据域存储数据,两个引用域分别存放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地址。当左孩子或右孩子不存在时,相应域为空,用符号NULL或表示。结点的存储结构如下所示:,图5.10是图5.8(a)所示的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示意图。图5.10(a)是不带头结点的二叉链表,图5.10(b)是带头结点的二叉链表。,图5.10 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示意图,由图5.10所示的二叉树有4个结点,每
19、个结点中有两个引用,共有8个引用,其中3个引用被使用,5个引用是空的。由性质4可知:由n个结点构成的二叉链表中,只有n-1个引用域被使用,还有n+1个引用域是空的。,3、二叉树的三叉链表存储结构 使用二叉链表,可以非常方便地访问一个结点的子孙结点,但要访问祖先结点非常困难。可以考虑在每个结点中再增加一个引用域存放其双亲结点的地址信息,这样就可以通过该引用域非常方便地访问其祖先结点。这就是下面要介绍的三叉链表。二叉树的三叉链表存储结构是指二叉树的结点有四个域:一个数据域和三个引用域,数据域存储数据,三个引用域分别存放其左、右孩子结点和双亲结点的地址。当左、右孩子或双亲结点不存在时,相应域为空,用
20、符号NULL或表示。结点的存储结构如下所示:,图5.11是图5.8(a)所示的二叉树的三叉链表示意图。图5.11(a)是不带头结点的三叉链表,图5.11(b)是带头结点的三叉链表。,图5.11 二叉树的三叉链表示意图,5.2.4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类实现 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的结点类有3个成员字段:数据域字段data、左孩子引用域字段lChild和右孩子引用域字段rChild。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的结点类的实现如图5.12所示。public class Node private T data;private Node lChild;private Node rChild;public Node(T va
21、l,Node lp,Node rp)data=val;lChild=lp;lChild=rp;,public Node(Node lp,Node rp)data=default(T);lChild=lp;rChild=rp;public Node(T val)data=val;lChild=null;rChild=null;public Node()data=default(T);lChild=null;rChild=null;,public T Data get return data;set value=data;,public Node LChild get return lChild;
22、set lChild=value;,public Node RChild get return rChild;set rChild=value;,图5.12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的结点类的实现,不带头结点的二叉树的二叉链表比带头结点的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的区别与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与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区别一样。下面只介绍不带头结点的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的类BiTree。BiTree类只有一个成员字段head表示头引用。图5.13是BiTree类的实现。,public class BiTree private Node head;public Node Head get return head;set head
23、=value;,/构造器 public BiTree()head=null;/构造器 public BiTree(T val)Node p=new Node(val);head=p;/构造器 public BiTree(T val,Node lp,Node rp)Node p=new Node(val,lp,rp);head=p;,/判断是否是空二叉树 public bool IsEmpty()if(head=null)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获取根结点 public Node Root()return head;,/获取结点的左孩子结点 public N
24、ode GetLChild(Node p)return p.LChild;/获取结点的右孩子结点 public Node GetRChild(Node p)return p.RChild;,/将结点p的左子树插入值为val的新结点,/原来的左子树成为新结点的左子树 public void InsertL(T val,Node p)Node tmp=new Node(val);tmp.LChild=p.LChild;p.LChild=tmp;/将结点p的右子树插入值为val的新结点,/原来的右子树成为新结点的右子树 public void InsertR(T val,Node p)Node tm
25、p=new Node(val);tmp.RChild=p.RChild;p.RChild=tmp;,/若p非空,删除p的左子树 public Node DeleteL(Node p)if(p=null)|(p.LChild=null)return null;Node tmp=p.LChild;p.LChild=null;return tmp;,/若p非空,删除p的右子树 public Node DeleteR(Node p)if(p=null)|(p.RChild=null)return null;Node tmp=p.RChild;p.RChild=null;return tmp;,/判断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