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变电站地网测试技术培训教材.ppt
《大型变电站地网测试技术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变电站地网测试技术培训教材.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型变电站地网测试技术(1)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接地电阻的定义接地电阻R=U/IU的定义:地网中注入测试电流I所引起的地网电位升高,这个电位升高是相对零电位点的电位升高。I的定义:注入测试电流中通过地网的散流部分。准确测量地网接地电阻的关键:(1)合理地布置测量电压极;(2)准确地测量通过接地网入地散流的测试电流部分。,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测试存在的问题:分子U:(1)零电位点的确定(2)测量方案(3)地网对角线的选取和放线的长度(4)工频和高频干扰(5)电流线和电压线之间的互感影响分母I:(1)对测量电流的分流,三极法:围绕地网接地电阻R=U/I I为注入测试电流中通过地网的散流部分
2、,需要形成一个回路,测试时设置一个电流极C;U为地网中注入测试电流I所引起的地网电位升高,这个电位升高是相对零电位点的电位升高,为了获得零电位点,测试时设置一个电位极C(通常称为电压极)。将电流注入接地装置,测量该电流和接地极与电压极之间的电压。接地装置G、电流极C和电压极C组成的三极系统,在一条直线上或呈一个角度排列,当成一条直线时称为直线法,当成30时称为30夹角法,当成为一个角度时称为远离夹角法(反向法是其中的一种)。,三极法由于一般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所以又统称为电流电压表法。电位降法:在美国标准ANSI/IEEE811983中,电压极在接地装置和电流极之间的各点,分别测量出不
3、同电压极位置对应的视在接地电阻,作出视在接地电阻岁电压极位置改变时的变化曲线,曲线平坦段(零电位面的特点是它附近的电场强度最小)对应的接地电阻即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0.618法:电位降法的简易应用。,1 不规范地运用直线法,导致大部分情况测量不准确直线法(0.618法)的由来,不得不花点时间从接地电阻测量的原理说起,是电位降法的简易应用。电位降法测量接地电阻时,电压极和电流极可以布置在相同的方向,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直线法,这时需要寻找对应真实接地电阻的电压极的位置。合理地布置测量电压极是进行接地电阻测量的关键。,推导:当三个电极在一条直线上时,以半径为r的半球接地极来推出电压极的正确位置。,假
4、设土壤电阻率为且各向均匀,根据电磁场理论,某个点电流源I在距离为r处产生的电位(相对无穷远零电位点)为。当向接地电阻为R、半径为r的半球接地极施加电流I时,半球的电位为,由此很容易得到半球的电阻为。,在接地装置和电流极之间施加电流I 时,电压极的电位为:显然,当DGP=DCP时,VP=0,即在接地装置和电流极连线的中间的电位为零,也就是说,由于电流极的引入,将无穷远处的零电位面移到了电极连线的中部,直接测量接地装置和电压极之间的电位差即为接地装置对无穷远处的零电位点的电位。,考虑到接地装置的尺寸(半径为r的半球)和电流极的引入,接地装置上的电位为,从接地装置和电压极之间实际测量到的电位为,实际
5、测量得到的半球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为 可见,有电流极存在时,由于零电位面的移近,导致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偏小,导致接地电阻减小的实质是电流极的存在改变了接地装置的电位分布(把电位拉低)。,有电流极存在时,由于零电位面的移近,导致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偏小,导致接地电阻减小的实质是电流极的存在改变了接地装置的电位分布(把电位拉低)。,右边第一项为半球接地装置的真实接地电阻值,第二项为接地电阻的测量误差R,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使R=0,即,显然,能满足上式是将三个分母趋向无穷大,实际上,如果取DGC=10r=5D(其中D为地网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并取DGP=DPC=DGC/2=5r,代入上式得到
6、即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小10%。,“补偿法”的提出:既然电流从接地装置进从电流极出,零电位面必在DGP=DPC=DGC/2处,但为什么把在零电位面处的测量结果反而不正确了呢?因为实际零电位面应在无穷远处,现在移近了,测得的结果仍要偏小。为了补偿因零电位面靠近地网引起的误差,需将电压极由50%DGC的零位面移到的61.8%DGC非零位面处,这样测量结果就正确了,这种方法称为“补偿法”,相应地,61.8%DGC的非零位面初称为“补偿电位点”。,推导:令DGP=DGC,于是 DPC=DGC-DGP=(1-)DGC,代入上式得 得到=0.618或=1.618也就是说,把电压极打在0.618 DGC处,就
7、能得到正确的结果。,“30夹角法”:也是“补偿法”的一种,采用等腰三角形电极布置,此时放线比较短,只需DGP=DGC=2D 即能满足要求。,推导:从接地装置和电压极P之间实际测量到的电位为 实际测量得到半球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为,上式右边第一项为半球接地装置的真实接地电阻值,第二项为接地电阻的测量误差R,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使R=0,即 由于DGP=DGC,得到,解以上方程得到=29。从直观来看,采用等腰三角形电极布置时,零电位面应该在夹角=60的地方,但同样由于本应在无穷远处的零电位面移近了,同样会造成测量误差,如果将电压极移至夹角为29,补偿一些电压值,则能消除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正
8、确,因此这种测量方法也称为“夹角补偿法”。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方法也是基于均匀土壤模型推导出来的,因此,如果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测试结果误差也会很大。,直线法可能带来很大的误差:(1)零电位点找不准(电压极布置不合理);(2)电流线和电压线之间互感的影响;(3)地网附近土壤结构呈现水平分层或垂直分层的不均匀性,导致不符合理论模型,存在原理性误差,广东的情况比较典型。如果土壤电阻率不均匀,零电位面就不一定在接地装置和电流极的中央,此时需要通过实测找到零电位面的所在地。,零电位面的特点是它附近的电场强度最小,所以可以将电压极前后移动,找出电压值变化最小的区域,例如每次移动约找出电压值变化最小的区域就可
9、以了。但这种方法也可能造成更大的误差,因为低土壤电阻率地带的电场强度也很小,找到的可能根本不是零等位面,而是低土壤电阻率地带。因此,补偿法不能根本解决土壤不均匀的影响的原理性突出缺点,在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远离法。,2 远离法基于零电位点在无穷远处,除了接地装置和电流极之间存在零电位面,在接地装置左边无穷远处也是零位面,因此可以把电压极放在接地网左方很远处,这时的存在偏小的测量误差,需要修正。远离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土壤不均匀性的影响,而且避免了电流线对电压线之间互感的感应干扰。,反向法:电压极和电流极可以在相反的方向布置,这就是常用的反向法,这时可以直接得到地网的接地电阻值。由于电压极不是零电
10、位,电压表测量的电位差较实际值小而导致接地电阻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实际应用时,需要对测量值进行修正而得到真实值,电压极引线越长,测量误差就越小。因此,方向法测量得到的接地电阻值可以作为接地电阻的下限。如果反向法测量结果仍然不能满足对接地电阻的要求,则该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肯定不能满足要求。,远离法(包括反向法)修正公式见DL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远离夹角法的修正系数,减小干扰的方法:(1)避开地下金属管道;(2)电压线应直接从地网引出而不要从电流线引出,以排除电流线阻抗与接触电阻的影响;(3)采用交流电源时,应采用换相法消除干扰电压的影响;(4)电流线和电压线之间的距离需大于1
11、0m,以减少互感的影响。,DL/T4752006接地参数特性参数测量导则明确要求:大型接地装置一般不宜采用直线法测量。如果条件所限而必须采用时,应注意使电流线和电位线保持尽量远的距离,以减小互感耦合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型接地装置的界定,关于电流极 注入地网电流=测试系统输出电压/电流回路电阻,要求工频大电流法(50A以上)和类工频小电流法(3A以上)电流回路电阻=地网接地电阻+电流线电阻+电流极电阻,电流(极)回路电阻电流线和电压线布线路径的要求电流极和电压极回路的检查布线完成后回路电阻测量和回路的检查,电压(极)回路电阻的要求红相选频万用表注意事项,类工频小电流法在运行变电站地网状态评估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 变电站 测试 技术培训 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