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温医大-颅内压增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温医大-颅内压增高.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张弩,大学本科课程神经外科,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第一节 概述,ZHANGNU,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使颅腔内容物体积的增大或各种原因使颅腔体积狭小,导致颅内压力持续在2.0kPa(200mmH20)以上,儿童持续在100mmH20以上,从而引起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ZHANGNU,Contents,颅内压的形成,1,颅内压生理调节与代偿,2,颅内压增高的原因,3,颅内压增
2、高的病理生理,4,ZHANGNU,颅内压的形成,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血液和脑脊髓液,容积约为 1400-1500毫升 成人颅腔-相对密闭的容器,容量恒定 脑:占80无调节功能 脑脊液:占10调节颅内压的主要因素 血液:占10失代偿情况下出现 允许颅内增加临界容积为5%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容积810%,ICP,ZHANGNU,颅内压的形成,正常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成人:0.7 2.0kPa(70200mmH2o)儿童:0.5 1.0kPa(50100mmH2o)测量:一般脑脊髓液的静水压代表ICP;通过侧卧位腰穿或脑室直接穿刺测的。颅内压监护可进行
3、持续和动态观察。,ZHANGNU,颅内压生理调节与代偿,颅内压正常情况下可有小范围波动,与血压和呼吸有密切关系 收缩期 ICP;舒张期 ICP;呼 气 ICP;吸 气 ICP;颅内压的调节:颅内静脉血和脑脊髓液 ICP0.7kPa,CSF分泌,吸收,颅内CSF量;ICP0.7kPa,CSF分泌,吸收,颅内CSF量;ICP增高时:颅内静脉血外排,CSF分泌减少,吸收增多,部分排除颅外。,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原因,颅腔内容物增多:脑组织体积增大(脑水肿),脑脊髓液增多(脑积水),血液增多(高血压、静脉窦栓塞)等。颅内占位:脑肿瘤、颅内血肿、脑脓肿等颅腔狭小:先天性畸形如:狭颅症、颅底凹陷症
4、等,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脑积水,脑 水肿,占位病变肿瘤脓肿囊肿血肿,ZHANGNU,星形细胞瘤,ZHANGNU,星形细胞瘤,ZHANGNU,脑脓肿,ZHANGNU,脑内血肿,ZHANGNU,脑囊虫病,ZHANGNU,脑积水,脑 水肿,占位病变肿瘤脓肿囊肿血肿,颅内压增高的原因,ZHANGNU,ZHANGNU,正常脑脊液流动,ZHANGNU,脑积水,ZHANGNU,脑积水,脑 水肿,占位病变肿瘤脓肿囊肿血肿,颅内压增高的原因,ZHANGNU,脑水肿,ZHANGNU,颅腔改变引起颅内压升高,狭颅症 颅底陷入 脑外伤大片颅骨凹陷骨折,ZHANGNU,影响颅内压增高因素 1.年龄 2.病
5、变的扩展速度 3.病变部位 4.伴发脑水肿程度 5.全身系统性疾病,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体积压力反应 Langlitt 1965 当颅内压力处于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以内时,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压变动很小或不明显;但超过代偿临界点,或失代偿时,颅内少量容量增加,即可造成颅内压剧增。原有的颅内压增高已超过临界点,释放少量的脑脊液即可使颅内压明显下降,如颅内压力处于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以内时,释放少量的脑脊液仅引起微小的压力下降。,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降低导致脑缺血 2.脑移位和脑疝 3.脑水肿 4.Cushing反应 5.胃肠道功能混乱
6、及消化道出血 6.神经原性肺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脑血流量降低导致脑缺血 平均动脉压MAP 颅内压ICP 脑血流量CBF=脑血管阻力CVR 正常人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进入颅内 正常脑灌注压CPP 9.3 12.kPa(7090mmHg)脑血管阻力CVR 0.16 0.33kPa(1.22.5mmHg)如果CPP 5.3kPa(40mmHg),脑血管调节功能丧失,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可直接影响脑的代谢和血流量从而产生脑水肿。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中毒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ZHANGNU,
7、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Cushing反应 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即称库欣反应。,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胃肠道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1932年Cushing首先提出重型脑损伤后短期内发生胃的急性穿孔,即Cushing溃疡,后称应激性溃疡。表现:部分严重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呕吐、消化道出血及胃肠穿孔等。,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神经原性肺水肿 表现:呼吸急促,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低氧血症;机理:由于下丘脑、延髓受压引
8、起肾上腺素能神经活性增强,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外周血液进入肺循环骤然增加,同时肺血管也痉挛性收缩,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增高,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液体外渗,引起肺水肿。,第二节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ZHANGNU,颅内压增高,类型,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类型,(一)不是一个单独疾病,而是一个临床综合症 按病理改变:,ZHANGNU,颅内压增高的类型,根据病变发展的快慢不同分为:急性颅内压增高:见于急性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血 肿、高血压性脑出血等 亚急性颅内压增高:多见于发展较快的颅内恶性肿瘤
9、转移瘤及各种颅内炎症等 慢性颅内压增高:多见于生长缓慢的颅内良性肿瘤、慢性硬膜下血肿等,ZHANGNU,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颅脑损伤 颅内肿瘤颅内感染 脑血管疾病脑寄生虫病 颅脑先天性疾病 良性颅内压增高(又称假脑瘤综合征)有颅内压增高,视神经水肿,但神经系统无其他阳性体征。主要为颅内静脉系统阻塞,脑脊液分泌过多,神经系统中毒或过敏反应或内分泌失调等脑缺氧,ZHANGNU,临床表现,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最客观体征 以上三者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称之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其他症状和体征:头晕、猝倒。头皮静脉怒张。,Z
10、HANGNU,诊 断,全面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认真地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许多颅内疾病在引起颅内压增高之前已有一些局灶性症状与体征,作出初步诊断。当发现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及头痛、呕吐三主征时,则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大致可以肯定。CT MRIDSA头颅X线摄片腰椎穿刺,ZHANGNU,ZHANGNU,正常CT表现,一、CT检查方法 1、体位:仰卧、俯卧 2、制动、配合扫描、扫描角度 3、横断面、冠状面 4、扫描范围:颅底顶部 5、层厚、层距 110mm,ZHANGNU,正常CT表现,头颅 1、平扫 颅骨及含气空腔:在颅底层面观察到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枕骨大孔以及乳突气房和鼻旁窦等。枕大孔上方层面可见颈
11、静脉结节、岩骨、蝶骨小翼、蝶鞍和视神经孔等主要结构,内耳道、内外板和颅逢。,ZHANGNU,颅底正常CT表现,ZHANGNU,正常CT表现,脑实质:皮质:CT值为+32+40HU,髓质:CT值为+28+32HU,基底节由尾状核、豆状核构成,其内侧是脑室,外侧紧靠外囊,丘脑位于其后内方,内囊在豆状核丘脑之间走行。脑干: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环池和桥池围绕,出生2岁后各脑叶间的比例与成人相等。老年人:脑实质尤其脑髓质的密度随年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ZHANGNU,颅脑正常CT表现,ZHANGNU,颅脑正常CT表现,ZHANGNU,正常CT表现,含脑脊液的间隙:脑室系统、脑池、脑沟、脑裂 内均含有脑
12、脊液,呈低密度区(020HU)。非病理性钙化: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缰联合居前,范围 10mm,松果体钙化偏后,一般 5mm;侧脑室脉络丛钙化;大脑镰钙化;基底节钙化,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可能性;齿状核钙化,偶尔在老年人中出现。,ZHANGNU,颅脑正常CT表现,ZHANGNU,颅脑正常CT表现,ZHANGNU,正常CT表现,2、增强 脑实质:轻度强化,脑皮质较髓质稍微增高,因为脑实质有血脑屏障。能阻止对比剂等多种大分子从血管进入脑实质。血管:脑内血管明显强化,Willis动脉环、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支,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及侧裂段的岛叶分支。基底动脉位于脑桥前方和鞍背后方,点状致密影。大脑内静脉、大脑
13、大静脉、上矢状窦和海绵窦等。颅内其他结构:硬脑膜血供丰富而明显强化,垂体因无血脑屏障常明显强化。,ZHANGNU,脑血管CT增强表现,ZHANGNU,CTA表现,ZHANGNU,核磁共振(MRI Magnetice Resonance Imaginy),1946年美国学者Bloch和Purcell首先发现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象技术缩写成MRI。核物理学揭示,氢原子的原子核内不含中子,只有一个质子所以稳定性很差。如果人体进入一个强大的外加磁场中,人体组织中的质子就按这个磁场的磁力线重新排列运动,此时再用一射频脉冲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转换,即氢原子释放的电磁场转化为磁共振信号,然后经计算机处理便可获得
14、所需要的影像了。因为人体各种组织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不一样,所以最终显示的影像亦各不相同。,ZHANGNU,MRI主要有以下长处:1.安全性好,对人体无X线辐射损害,可反复多次检查。2.分辩率高,诊断准确,在脑血管诊断上,可描记出815mm腔隙性梗塞,CT对20mm以下的小软化灶就分辩不清。脑干、小脑及颅底病灶易受颅骨干扰CT出现伪影,MRI无此缺陷。脑梗塞24小时内CT不易发现,MRI在6小时内可发现病灶。不足之处:1.费时,成象需40分钟,急、危重病人难以接受。2.强磁场,有心脏起搏器、呼吸机及带金属者不作检查,以防意外。3.收费高。,ZHANGNU,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减影血管造
15、影(DSA)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将组织图像转变成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储存,然后经动脉或静脉将造影剂注入血流,所获得第二次图像也输入计算机,两者数字相减后再转变产生一个新的只有充满造影剂的血管图像。目前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诊断。,ZHANGNU,ZHANGNU,前交通动脉瘤,烟雾病,AVM,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ZHANGNU,头颅X线检查 腰椎穿刺,ZHANGNU,治疗原则,一般处理 病因治疗 降低颅内压治疗 对症治疗 其他:激素应用、脑脊液体外引流、巴比妥治疗、辅助过 度换气、抗生素治疗、亚低温治疗,ZHANGNU,一般处理,留院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 及体温的变化。
16、禁食:防止吸入性肺炎补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气管切开给氧病情平稳后尽快实施去除病因治疗,ZHANGNU,病因治疗,颅内占位:切除 脑积水:分流 脑疝:急诊手术,ZHANGNU,降低颅内压治疗,适应证:原因未明者,非手术者。常用药物:Diamox,氢氯噻嗪,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等。,ZHANGNU,激 素,糖皮质激素通过加强和调节血脑屏障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减轻脑水肿稳定脑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维持对钠、钙离子的自动转运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脑脊液的分泌利尿作用早期大剂量目前未被广泛接受,ZHANGNU,亚低温治疗,历史回顾和亚低温概念的提出 方法 疗效 机理 前景,ZHANGNU,脑脊
17、液外引流,颅内压探头植入 脑室外引流,ZHANGNU,巴比妥治疗,常用药物:硫喷妥钠、戊巴比妥 机理:大剂量的药物可抑制脑代谢,减少氧和能量 的消耗;清除自由基,减少脑水肿的生成;减少缺 血区胞内钙的含量;抑制癫痫的发作。副作用: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药物对心脏收缩的 抑制-心动过速 注意事项:注意血药浓度的检测,ZHANGNU,辅助过度换气,概念:用呼吸机等机械方法增加病人的肺通气量,使PaCO2降低,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使颅内压快速下降。每下降1mmHg可使脑血流量下降2%。副作用:过度换气是通过降低脑血流量来减低颅内压的,可使CBF下降,加重脑缺血,应避免长期使用。,第三节 急性
18、脑疝,Acute brain hernia,ZHANGNU,概 念,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区向压力低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神经等重要机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brain hernia)。,ZHANGNU,一、解剖学基础,小脑幕切迹区的解剖:1.中央为中脑:网状结构、导 水管、传导束2.动眼神经由大脑脚内侧经小 脑幕切迹走向海绵窦外侧壁3.大脑后动脉枕骨大区的解剖:,ZHANGNU,二、脑疝的分类,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大脑镰下疝,ZHANGNU,急性脑疝,解剖学基础,ZHANGN
19、U,大脑镰下疝,急性脑疝,ZHANGNU,急性脑疝,小脑幕切迹疝,ZHANGNU,急性脑疝,小脑幕切迹疝后继发脑干出血,ZHANGNU,急性脑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ZHANGNU,急性脑疝的病因,外伤性颅内血肿 颅内脓肿 颅内肿瘤尤其是后颅窝及中线和半球肿瘤 颅内寄生虫及肉芽肿 医源性,ZHANGNU,三、典型小脑幕切迹疝,典型小脑幕切迹疝的形成与病理 当幕上颅内压增高时,在小脑幕切迹区形成压力差,颞叶海马回、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幕下移位,从而压迫中脑、大脑脚、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等。中脑 脑干出血,昏迷大脑脚 偏瘫动眼神经 瞳孔散大大脑后动脉 枕叶脑梗塞导水管和小脑幕裂孔阻塞 ICP增高,ZHANGNU,三、典型小脑幕切迹疝,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瞳孔改变肢体功能障碍或病理症阳性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改变,中脑 脑干出血,网状结构大脑脚 偏瘫动眼神经 瞳孔散大大脑后动脉 枕叶脑梗塞;导水管和小脑幕裂孔阻塞 ICP增高,ZHANGNU,枕骨大孔疝,原因 临床表现 预后,ZHANGNU,枕骨大孔疝,剧烈头痛,枕下疼痛,颈项强直频繁呕吐后组颅神经受累生命体征改变早期突发呼吸骤停特点:生命体征改变较早,瞳孔意识改变 较晚,ZHANGNU,四、急性脑疝的处理,药物降颅压处理外科手术解决病因,如难以确诊可行姑息性手术,如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分流、减压术(内、外减压),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