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八章辨证.ppt
《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八章辨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八章辨证.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八纲辩证的内容,八类证候特点,并能初步应用。2、理解八类证候的相互关系。3、了解脏腑辩证的含义,并初步熟悉脏腑辩证的方法、证候特点。,第八章 辨 证,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辨证方法多种多样,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脏腑辨证是其他辨证的基础。,第一节 八纲辨证,医生对通过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位置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疾 病,病位表里,性质寒热,邪正斗争实虚,病证类别阳阴,
2、二、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辨别病位内外浅深,【特点】,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的因素,【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咳嗽,有汗或无汗等症,【证候类型】,表寒证(伤寒证、伤寒表实证):以感受寒邪为主,故又称伤寒证。其特点是: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伤风表证(太阳中风证、中风表虚证):以感受风邪为主,又称太阳中风证。其特点是:恶风、微发热,汗出,脉浮缓。,表热证(外感风热证):是感受湿热(风热)之邪,又称外感风热证,在温病学中属卫分证。其特点是发热重,微恶寒,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薄
3、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形成原因】一是由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所致;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而成;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出现的种种病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口渴心烦、咳喘痰多、腹痛腹泻、呕吐、小便清长、气短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脉沉等。,【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二)寒热辨证 辨别疾病性质,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4、张景岳认为“寒热乃阴阳之化也”。,【临床表现】各类寒证证候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踡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病因】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致。,2、热证【概念】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原因】多因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热入里;或因七情过激,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房室
5、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所致。热证包括表热、里热、虚热、实热等,寒 热 证 鉴 别 要 点,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者,有余不足也。”实主要指邪气盛实,虚主要指正气不足。实与虚是用以概括和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原因】虚证的形成,可以由先天禀赋不足所导致,但主要是由后天失调和疾病耗损所产生。如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之源不足;思虑太过、悲哀卒恐、过度劳倦等,耗伤气血营阴;房室不节,耗损肾精元气;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大吐、大泻、大汗、出血、失精等致阴液气血耗损等,均可形成虚证。,【证候类型】,(1)、血虚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淡白,
6、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人月经量少,衍期或经闭,舌质淡,脉细无力。血虚证常见有肝血虚、心血虚,(2)、气虚证,【临床表现】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动则诸症状加重,舌淡,脉虚弱。气虚证常见有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不固,【临床表现】由于致病邪气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实证的表现亦极不一致,而常见的主要有:发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胸闷呼吸气粗、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特征】有余、强烈、停聚,虚实证的鉴别要点 从体质强弱、发病缓急、病程、声息、疼痛、腹胀、二便、舌象、脉象等进行区别,(四
7、)阴阳辨证概括病证类别,根据阴阳学说中阴与阳的基本属性,临床上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等,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可归属为阴证。,亡阴亡阳证的鉴别 亡阴 亡阳汗 汗热而粘,味咸 冷汗情稀,味淡四肢 四肢暖和 四肢逆冷面色 一般,偏红 淡白口渴 欲饮 口淡不渴舌象 唇舌干燥 舌淡而润脉象 脉细数疾 脉微欲绝,第二节脏腑辨证,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变特点的基础上,
8、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病因、病性等,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归类方法。简言之,即以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心与小肠病辨证,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心神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异常。所以,临床以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代或促等为心病的常见症。此外,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症,亦常归属于心。,心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由思虑劳神太过,或先天不足,脏气虚弱,久病伤心,导致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阳暴脱;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郁、瘀血等原因,导致心火亢盛、
9、心脉痹阻、痰迷心窍及痰火扰神证。此外,由于脑为神明之府,且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将瘀阻脑络证、小肠实热证也一并归于心病证候中讨论。,病案分析,例1.张某,男,16岁。患者于一周前出现心烦多梦,口渴,口角溃疡糜烂,便秘,小便时感灼痛,色赤,舌尖红赤,脉数。要求:证候分析?病性辩证?确定病证?,证候分析:患者心烦多梦,是因心火炽盛,内扰于心,神不守舍所致;火邪伤津,故口渴,便秘,尿黄;心火上炎则口角糜烂,舌尖红赤;血行加速,则脉数。病性辩证:实证,热证证候诊断:心火亢盛证,例2:李某,女,38岁,半年来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要求:辩证分析?病性辩证?确定证
10、名?,辩证分析: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为阴虚内热之征;失眠多梦,心悸气短,为心之阴血不足;头晕耳鸣为阴虚清窍失濡的表现。舌脉均为阴虚内热之象。病性辩证:虚证,热证证候诊断:心阴虚证,肺与大肠病辨证,肺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肺系,呼吸功能活动减退,水液代谢输布失常,以及卫外 功能失职等方面。其症状表现以咳嗽,喘促,咯痰,胸痛,喉疼及声音变异,鼻塞流涕,或水肿等为常见。其中尤以咳喘更为多见,素问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中藏经:“肺者虚实寒热皆令喘嗽”等即言此意。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便秘与泄泻。,肺病的证候有虚、实两类。虚证多因久病咳喘,或被它脏病变所累,导致肺气虚和肺阴虚。实证多因风、寒、
11、燥、热等外邪侵袭和痰饮停聚于肺而成: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寒邪客肺证、痰湿阻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本节亦讨论肠道湿热证、肠热腑实证、肠燥津亏证、虫积肠道证、大肠虚寒证。,病案分析,例1:某患者,男,41岁。身体素盛,三天前气温骤高,汗出当风,次日即见咳嗽,发热微恶风寒。今日上症加剧而来门诊。症见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病证分析:汗出当风,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犯病;风热范肺,肺失清肃而咳嗽,咯痰黄稠,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风热袭表,卫气失和,故发热,微恶寒,少汗,口微渴,舌尖红,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中医学 教学 资料 第八 辨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