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城市职能分类.ppt
《城市地理学城市职能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城市职能分类.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职能分类,5.1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5.2 城市职能5.3 城市职能分类5.4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方案),5.1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一、基本概念二、划分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方法三、影响BN的因素四、乘数效应,5.1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一、基本概念,基本经济活动,基本职能,城市经济活动,非基本经济活动,非基本职能,城市,人口、生产要素,产品、服务,输入,输出,区域,基本经济活动,非经济活动,基本概念:,非基本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基本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
2、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二、划分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方法,1、普查法2、残差法3、区位商法4、正常城市法5、最小需要量法,三、影响BN的因素,1、人口规模2、专业化程度3、城市历史长短4、随时间变化5、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城市乘数效应。,5.2 城市职能,一、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含义二、城市职能的类型,5.2
3、城市职能一、城市职能的含义1、职能是指具有标志意义的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作用。因此城市职能就是城市所具有的作用。(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承载功能)2、希腊雅典宪章:城市具有为居民提供居住、工作、休息和交通服务的职能。3、于光远:现代城市具有流通、服务、文化、管理和科技、交通职能。,4、英国著名地理学家Carter另辟蹊径,从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将城市职能归纳为三类:中心地职能:为广大邻近地区提供各种服务(包 括物质的、精神的和管理的)的职能。交通职能 特殊职能指为非邻近地区的资源提供加工服务的职 能。据此他认为城市职能是由三方面决定的: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与专门化有关的城市社会经济特殊
4、方面;职能与区位关系。,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二、城市职能的类型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采用基本与非基本职能来确定城市职能的主要作用:它把城市经济活动与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使人们清晰地看到,城市是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过程中为适应城市以外地区的需要而发展进来的。基本活动表达了城市与周围地区间的联系,也显示了城市职能的专业化程度。,5.3 城市职能分类,一、一般描述方法二、统计描述方法三、统计分析方法四、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五、多变
5、量分析法,5.3 城市职能分类,一、一般描述方法英国奥隆索(M.Auronsseau)分类法 这类方法的致命弱点是任意性和主观性较大。分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研究者对每个城市职能特点的了解深度。确定一个描述性的城市职能分类的系统相对说来并不困难,每一类里选取几个典型城市作例子也是容易的。难的是要使大量的城镇在分类表中都各得其所。因为这种方法,一个城市只限于归入一类,绝大多数类别以一种职能命名,职能特点较为复杂的城市,不依靠一个客观标准,分类就遇到困难,只能用主观判断解决。,二、统计描述方法美国哈里斯()分类法。,三、统计分析方法 美国的纳尔逊()分类法。引入客观的统计量来衡量城市的主导职能,区位商
6、、平均值和标准差(见纳尔逊1955年的分类)1)把24个行业归并成9种经济活动,成为职能类别的基础 2)对897个城市计算9种经济活动的职工百分比 3)再算所有城市每种经济活动职工的平均比重和标准差 4)以平均值1个标准差为标准确定城市的主导职能,以高于平均值几个标准差反映其职能强度 5)表示方法:例 迈阿密 Ps3RF(个人服务3级,零售1级,金融1级);纽约F2(金融2级)。表示了每个城市的职能特点。,以纳尔逊为代表的统计分析方法与过去相比有三点进步:分类建立在比较客观、统一的统计推导的方法论基础上;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导职能,属于几个城市类,较能反映实际的城市职能状况;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
7、能的专门化程度。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它实际上没有对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或者说没有进行完全的分类。城市有几个主导职能被筛选出来,与确定职能主导性的标准有很大关系。应该说纳尔逊采用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的标准是相当高的。这是导致有27.4%的城市被归入多样化城市的原因。所有城市,不论规模大小,全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它们为外地服务的作用与城市非基本部分的比重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提高的原理相违背,应该考虑城市的规模因素。,四、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阿列克山德逊)他主张城市职能分类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去掉非基本后进行。1)排队;2)找第5百分位城市的比重,K值 3)超过K值510个百分点的城市,成为C
8、型城市,大于K值1020个百分点的城市为B型城市,大于K值超过20百分点的城市为A型城市,以表示主导职能的强度。4)表示方法:普林斯顿 A 教育,C 仆役、职业服务 此方法和纳尔逊的方法大同小异。主要是标准高低不同;一个类别分得细,一个分得粗;都表示了职能强度,表示了多职能的特点,又都不能分成类。,五、多变量分析法1)背景:统计资料越来越丰富;计量方法得到发展;使用计算机 2)主要的分析技术是主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 3)最大的数据矩阵为1762个城市,97个变量。4)这种分类已经不是城市经济职能的分类,而是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特征的分类。从贝里的美国分类中的主因素和石水照雄的日本分类中
9、的主因素,可以说明这一点,经济特征已经不是主要特征。5)类别命名比较困难,5.4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方案),一、同济大学方案二、宋家泰、崔功豪方案三、张文奎等的方案-纳尔逊方案的深化,5.4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方案),一、同济大学方案 城市规划原理:根据城市性质将我国城市分为五类七级: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有较大比重。多种工业城市;单一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这类城市往往是由对外交通运输发展起来的,交通用地占有较大比重。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埠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这类城市既有政治、文教、科研等非经济机构的主要职能,也的经济方面的职能。县城:这类城市是联
10、系广大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工农业物资的集散地,工业以支农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特殊职能城市:革命纪念地、风景旅游城市。,二、宋家泰、崔功豪方案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性质将我国的城市划分三大类若干小类:各级行政中心城市:包括首都、省会、市、县城及集镇。除首都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意义外,其它多具有政治、经济中心的特点。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包括工业、交通、风景旅游及其它单一性和综合性的经济职能城市、经济特区城市。其它特殊职能的城市:包括革命纪念地、休养、疗养地和边防重镇。,三、张文奎等的方案-纳尔逊方案的深化。(论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人文地理,1990年第3期)选择、确定职能部门及相应
11、的数据;修正参数:均值:均值:X=(xi/pi)/N 方差:D(xi/pi)-X)/N)-2分类,第六章 城市规模分布,6.1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6.2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6.3 中国城市发展政策政策讨论,6.1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一、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二、城市金字塔 三、位序-规模法则,一、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1、首位城市:指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首位度:第一大城市人口(P1)/第二大城市人口(P2)首位度大的国家
12、与区域的城市规模分布是首位分布.3、四城市指数:S=P1/P2+P3+P4 4、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二、城市金字塔(书上图),三、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对于一个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的关系所存在的规律.Pr=p1/R,6.2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一、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二、城市规模分布的利弊三、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四、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6.2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一、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位序分布,首位分布,过渡类型,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贝里:在只有少数几个力量强大的因素作用的国家,城市规模常产生首位分
13、布,这些国家一般是人口少、面积小的小国,或城市化历史比较短的国家,或有单一出口的殖民地历史的国家;位序-规模分布是许多种力量在很长时间里作用的结果,以致一旦获得了位序-规模分布,那么这些力中的任何一个很可能只是产生一种随机的相对微小的作用。这种分布通常在工业经济发达的国家或那些面积大、历史久、人口多、条件复杂的大国出现。,有些学者认为城市规模分布与政府类型有关系:社会主义的政府类型而常常与首位分布相联系,非社会主义的政府类型而常常与位序-规模分布相联系;政府控制越强的国家,企业紧靠权力中心布局的动力也越强;民族主义精神强的国家可产生首位分布等等。,埃尔莎科斯(E.Shaks)于1972年提出了
14、一个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分布的动态模式,试图将城市规模分布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他认为位序-规模分布是与社会均衡发展相联系,这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起飞前和发展后产生的。首位分布是社会不均衡发展造成的,这种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二、城市规模分布的利弊 有许多人对首位分布提出种种指责。譬如说,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有损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全国动员,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也有许多人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角度提出不同见解,指出空间集中的有益影响。例如
15、,有人认为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的更加专门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三、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位序-规模分布四、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一、中国城市发展政策演变“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稳步前进;50年代未、60年代: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1980年改革开放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1990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与小城市“二、中国城市发展政策讨论 大城市重点论
16、 中等城市重点论 小城市重点论,6.3 中国城市发展政策政策讨论,第七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7.1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7.2 中心地理论7.3 从生长极到核心边缘理论7.4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7.1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一、相互作用分类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三、空间相互作用度量四、市场分割五、空间扩散,第七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任何一个城市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总是不断地与其它城市或区域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货币和信息的交换,并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这叫城市空间分布体系。7.1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一、相互作用分类 传导、对流、辐射二、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地理学 城市 职能 分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