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方法风险分析.ppt
《地铁施工方法风险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施工方法风险分析.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铁施工方法风险分析,姓名 蒋滨学号 2015000440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第一节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第二节 城市地铁施工方法第三节 不同施工风险因素分析第四节 城市地铁施工事故案例,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21世纪地下工程的世纪,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数量快速增长,体系不断完善,特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已居世界同类城市的先进前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正在得到各级政府和专家的普遍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已居世界首位;城市地下快速道路建设已经起步并将加速发展;,城市地下物流系统正在研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地下空间
2、专项规划已经和正在普遍开展。,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不足,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效益尚得需改进;市政综合管廊(共同沟)建设刚刚起步;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还基本处于空白;在法律、政策、运作管理以及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的地下施工装备等方面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意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正在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地下空间建成面积已达3000万平方米;全市地下空间今后平均每年将增加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10,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情况,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
3、已居世界首位,2010年前,中国将开通运营的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200km以上,今后每年平均建成的线路为180km。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得到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已有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青岛等20多个城市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有效地规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居世界首位,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时期,截止2006年上半年,大陆已有地铁的城市有6个:北京 113km 天津 7.4km 上海 123km 广州 36.6 km 深圳 21.8km 南京 16.9km 线路总长 318km在建设或获准建设地铁的城市有武汉、成都、沈阳、杭州、重庆
4、、哈尔滨等8个城市17条线路,线路总长360km。,隧道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长8.695 km(海底段长 6.05 km),跨越海域宽约4.2km,按双向六车道高等级公路标准设计,是国内第一条海底隧道,工程概算31.97亿,工期4年。,城市地铁施工方法,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明挖法,东单车站明挖基坑,明挖法是先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然后在基坑内的预定位置由下而上修筑衬砌、建造主体结构及其防水措施,最后回填土并恢复路面。施工基本流程:打桩(护坡桩)路面开挖埋设支承围护与开挖地下结构物的施工回填拔桩恢复地面(或路面)。,明挖法特点,明挖法关键工序: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
5、方开挖;结构施工;防水工程等。由于明挖施工技术具有简单、快速、经济、安全的优点,各国地下工程(包括地铁)发展的初期都将其作为首选的施工方法。明挖隧道具有埋深陷、线路短、照明和通风代价小、工程造价和营运费用低、使用效益好等优点,比较符合地质原则、效益原则、技术原则和整体最优原则,但对周围环境扰动和影响较大。关键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大面积的深基坑降水技术。早期深井泵被潜水泵代替,用于无砂混凝土管井降水,便于施工、减少费用。目前多级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技术在深基坑降水中已普遍应用,电渗、辐射并降水技术也在一些工程中得到应用。成孔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发展。(2)边坡支护技术发展很快,主要经历以下
6、发展阶段:钢桩(工字钢和止水的钢板桩)横撑土层锚杆钢绞线锚索连续墙加锚杆土钉墙,目前我国边坡支护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盖挖法,在路面交通不能长期中断的道路下修建隧道时,可采用盖挖顺作法。若开挖面较大、覆土较浅、周围沿线建筑物过于靠近,为尽量防止因开挖基坑而引起邻近建筑物的沉陷,或需及早恢复路面交通,但又缺乏定型覆盖结构,可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目前以采用盖挖逆作法居多。,盖挖法顶板施工,盖挖法特点,盖挖法是“先盖后挖”,即先以临时路面或结构顶板维持地面畅通再向下施工。先用连续墙、钻孔桩等形式做围护结构和中间桩,然后做钢筋混凝土盖板,在盖板、围护墙、中间桩保护下进行土方开挖和结
7、构施工。盖挖法有逆作与顺作两种施工方法。所谓逆作法是指按土方开挖顺序从上层开始往下进行结构施工;而正作法则是指在土方全部开挖完成后,从底板开始做结构。盖挖法的主要优点是安全,占地少,对居民生活干扰小,采取措施合理甚至可做到基本不影响交通,但施工速度比明挖法要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暗挖法,暗挖法中台阶法开挖,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法是一种综合施工技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对隧道围岩变形的量测、监控,采用新型支护结构,采用多种辅助施工措施加固围岩,尽量利用围岩自承能力指导设计和施工;开挖后即时支护,封闭成环,使其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有效抑制围岩过大变形。,暗挖法特点,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
8、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工作条件差、工作面少而狭窄、工作环境差;暗挖法施工对地面影响较小,但埋置较浅时可能导致地面沉陷;有大量废土、碎石须妥善处理,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盾构法,辐条式盾构,盾构是在有水地层、软弱不稳定围岩中修建地铁区间隧道和其它地下工程时进行开挖支护和衬砌的一种专用机械设备,盾构选型与地层条件密切相关,种类很多:全开敞式盾构:手掘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机械式盾构半开敞式盾构:挤压式盾构闭胸式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泥水加压平衡盾构国内施工应用较多,盾构法特点,埋深大,纵向洞线平直;施工方法先进,机械化程度高;无需施工降水、地下水位可保持;施工进度快、作业安全、噪音小;管片精度高、衬砌质量
9、可靠、防水性能好;特别是引起的地表沉降小、不影响城市交通、对环境几乎无不良影响。平面布置不能保证规划路由;围岩为砂卵石,为适应地质条件需设计先进的大型设备;设备一次性使用,因工期限制,设备潜力存在较大浪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断面形式变化不灵活,城市地铁施工风险因素分析,地铁工程风险机理分析,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工程结构自身条件和特点工程建设的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工程周边环境(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复杂性工程设计中的不足或遗漏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和组织方案不到位或存在缺陷施工中机械设备质量、技术方案制定及施工操作水平同时,在
10、某些情况下,小的事故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引起更大范围、更加恶劣的安全事故。这也是工程管理中尤其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地铁结构自身特点和特殊性,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工程本身的安全风险(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风险,而对于城市地铁工程而言,施工环境等的特殊性决定了地铁施工给城市环境带来的风险问题将更为人们所关注。以北京市为例,当前地铁建设规模之大、工期之紧、条件之复杂以及难度之高在世界地铁修建史上都是罕见的。车站工程规模大(其中暗挖车站断面面积可达300-400m2,且很多为双层结构);车站修建方法复杂,涵盖了明挖、盖挖、暗挖及明暗结合等施工方法,而暗挖大断面又采用了多种工法;车站施工包括
11、全暗挖和两端明挖中间局部暗挖等多种形式,相应的附属工程施工难度大。,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其介质特性表现出很大的随机变异性。地层条件方面,体现在地层分布情况、不同岩土介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参数、岩土介质在切削搅拌后的流动性、粘性和变形参数以及各种不良地质情况(如潜在有害气体的侵入)等。水文条件方面,主要包括:岩土的渗透性、含水量、流向与流速;水位、水压和水的冲刷力;水的腐蚀性;水的补给来源等。此外地层中的一些障碍物,如废弃构筑物、孤立物(孤石或江底沉船)等的存在也加大了施工风险。,工程周边环境的
12、复杂性,地面建(构)筑物的使用年限、结构类型(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结构)、基础类型(如条形基础、桩基等)和文物价值等;周边道路、邻近建(构)筑物与地铁工程的空间位置关系,地下管线的类别、年限、材料及施工方法等;地层中原有空洞和松散区的分布状况;周边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群体等。,工程设计中的不足或遗漏,设计规范、准则和标准的不足导致的风险 设计方案不足或遗漏导致施工中的风险(包括对第三者)力学计算模型和模拟、判断方法与实际施工的差异性导致的风险,工程建设决策、管理和组织方案的问题,如何选择合理的工程建设地址、技术方案,如何减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何评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保持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施工 方法 风险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