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程教学与测试.ppt
《地理新课程教学与测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新课程教学与测试.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新课程教学与测试,一、新课改是大众教育,新课改的全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目的: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课程改革的动因(1)减负(2)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3)大众终身教育,2.新课改主要有六大“变化”(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
2、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贴近现实生活,(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教育部长袁贵仁:新课程改革的成败,除外在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取决于教材的科学性和教师的先进性。,3.地理新课程湘教版特点(1)必修地理以自然地理内容
3、为主,由“宇宙中的地球”到人类周围的环境“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引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这种时空上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严重影响着人类活动,最后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全书的总结。整个教材紧扣了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和人地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在突出自然地理内容时,又不拘泥于纯自然地理结构,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融合,(2)必修地理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阐述了“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等,最后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尾,阐述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必修地理以区域为载体,阐述了“区域地理环
4、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并在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的同时,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在最后部分阐述了时代气息浓厚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紧跟了地理科学的时代步伐必修三册教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4)突出专题地理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地理学科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现代地理学的实际问题,如社会地理问题、生态问题、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等 选用的内容又常是紧扣实际,大多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地理理论时联系实际等,如,教材中插入了大量
5、“阅读材料”还将森林破坏、酸雨、荒漠化、气候异常、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列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这一点在必修地理中尤为突出,二、教育测试的基本质量标准 1.基本质量要求政治思想方面;科学性方面;教育测量学方面具体要求(10项),1.适用性 题型应该与教育测量的目标相适应,与考试大纲的要求相一致2.相关性 要求考生展示的行为应该与策略目标要求的行为一致3明确性 要求考生展示的行为应该明确,不致于产生歧义。答案和评分参考准确、明了4语言的准确性 表述准确、精练5适当性 难度相当,与考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6答案的正确性 对答案没有异义7科学性 没有科学错误和无关线索8公平性 没有民族、
6、地域、学校、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偏见9独立性 每一道试题与其他试题无内容重复,相互间不构成因果、承接等相关联系10取样的适当性 每个测量目标的内容领域对应的试题数应该适当,整卷试题的取样分布合理,2.基本任务表现出要观察的行为测量设计的行为目标将学生在试题的表现,即得分,与学生在我们观察的行为上的表现程度相联系,即要按照测量的行为目标赋分、评分保证测量目标及其行为目标的分布与设计的分布一致保证测量知识与设计的要求一致难度以及难度分布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内容上:考试向能力迁移评价:价值取向原则:渐变过渡,新基准,引导减负渐变过渡:三年不变,难度稳定,结构稳定,内容稳定新基准:顺应新课程标准
7、(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减负:在考试大纲和教学指导意见基础上作减法反映课标要求测量目标认知要求,课标是指导教学的,对考生来说有个继承和发展,3.评价: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效度用于解释和使用的有效程度。如测量目标在题型的分配:认知、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在题型上有单选、简答、分析、论述,各有不同权重信度指考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评卷过程中误差值的控制上。一般题目越多,信度越高,难度适中的试题其信度较好难度试题的难易程度。其是试卷的核心。考生说,今年试卷难与否。09年0.54;10年0.55。试题的难度与近三年试卷的平均值保持相对稳定。试卷难度适中,具有一定梯度区分度试题的鉴别能力
8、。2009年0.40;2010年0.37,三、测量能力要求与行为目标1.测量能力要求地理的能力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个方面2.测量行为目标考试说明中不要求的内容,应有个清醒的认识,避免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负担。如: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学说、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内容、人文发展指数、我国主要湿地的名称、我国GIS发展概况等等一些新的内容应该予以足够的关注,如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能够体现地理学科时代性的内容,3.测量的结构和形式(以200920
9、10年为例)结构:选择题和综合题。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比例相当试题排序:先易后难、自然与人文交替、不同能力考查交替选修模块难度比较等值测量目标和分值见下表,2012年试卷的结构与特点,考查内容,各地反映题型结构较为稳定,考点分布比较合理,整体难度适中,稳中有变,较好地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地理命题的特点,较好地落实了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近两年地理试卷内容与结构比较见下表,从知识点分布来看,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A(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两个模块内容都有所涉及。试卷比较重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自然条件评价、人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新课程 教学 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