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思想.ppt
《地球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思想.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球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思想,第一章地球化学进展课程,一、地球化学的学科性质,(一)各种说法例举:地学与化学杂交的边缘学科,研究地球物质成分的学科,地学中的研究元素和同位素的微观学科,地质构造研究运动,地球化学研究物质,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是同一类学科。总之,众说纷纭,共同特征是:只从表面看问题,将物质和运动分离,对宏观和微观学说划分不严谨,没有抓到地球化学的学科本质。,(二)由地球系统物质运动特性看地球科学和地球化学学科本质,恩格斯提出按学科所研究的物质运动类型进行学科分类的原则,至今仍然有效。当年由于地质学(研究固体地球的地学学科)还处于完全描述阶段,看不清地质物质运动的特性,故恩格斯
2、未对地质学作分类属性的论述。现今地球科学的发展已有可能鉴别出地球系统物质运动(含地质运动)的特性是:力学(机械)、化学、物理学及生物学四种基础形式运动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综合复杂高级运动。类似生命运动为力学、化学、物理学基础形式运动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复杂高级运动。,(三)地球科学中的两大类学科,按所研究物质运动的特征看,地球科学中存在两大类学科: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物质综合复杂运动的学科:二级学科:地质学(固体地球学科)、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理学。地质学下属的三级学科: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地貌学、古生物学、矿床学、大地构造学等。此类学科(除构造地质学外),不管体系大小
3、其中的物质运动均为含有多种基础运动的综合复杂运动,连小到矿物形成的小体系都不例外,均需多种第二类的学科研究的支撑。,接上,2.专门从事寓于地球物质运动中的某种基础形式运动的学科 力学类: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力学)、岩石圈动力学(尚待建立)、大气动力学、海洋动力学等。分别为地质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三级学科。化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的二级学科,涉及固、液、气地球部分)。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的二级学科,涉及固、液、气地球部分)。生物学:研究地球系统生物作用的的学科,尚未形成独立学科,但其内容有些已含于其他学科中:如地球化学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矿床学中的生物和有机质成矿作用,地质和海洋中的微
4、生物作用等。这一类学科均为前一类学的的基础或支撑学科。,(四)地球化学在地球科学发展中的意义,地球化学专司研究寓于地球物质运动中的化学形式基础运动,而地球及其各级子系统物质运动中均含有化学运动、并且这种化学运动还处于同各该体系中的力学、物理学等形式运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状态。因此,地球化学应能参与地球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并至少与研究地球物质力学运动和物理学运动的学科研究是等效的。由生物化学推动现代生物学发展的重大作用看,可能地球化学将在地球科学发展中起更大一些的作用。在当代地球科学的两大前沿领域全球变化和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地球化学已经成为重要支撑学科之一,就足以说明地球化学在地球科学中的意
5、义和地位。,接上,国际知名的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家尤里(Urey)早就指出:“了解太阳系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力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个化学的问题。力学控制着行星体的复杂运动,而化学使之千差万别、变幻莫测”。世界著名地球化学家阿莱格尔(C.J.Allegre)则更明确地说:“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必须把牛顿的理论与门捷列夫的理论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在研究地球、太阳系和宇宙成因方面的重要学术意义。,二、地球化学基本思想和任务的发展,任何学科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它的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它们由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决定。地球化学自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由发展的第一阶段向发展的第二阶段的转变,
6、表现为地球化学基本思想、研究对象、研究层次和研究范围均发生了重大突变,促使地球化学更迅猛地发展。然而,迄今在我国地学界甚至地球化学界,还有不少人对地球化学的基本认识还处于滞后状态,或者尚未完全跟上新的发展形势。这不利于我国地球化学跨越式地发展。,(一)地球化学发展第一阶段的基本思想和研究范围,地球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自20世纪初建立发展至60年代末的这一时期。20世纪初随着大量岩层、岩石、矿物以及陨石等化学分析数据的积累,揭示出化学元素在地壳、不同岩石和矿物及不同类型陨石等中是有规律地分布和分配的,地球化学就应阐明元素在地壳及其组成岩石和矿物中的分布和分配规律的需要,而萌生成长的。随之,人类对
7、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又促进地球化学发展了地壳中元素集中、分散和迁移理论,以便更深入地研究矿产和岩石等形成规律,提供更有效的找矿方法。因此这一阶段的地球化学就以“元素原子自然历史”的基本思想为特征,地球化学的研究范围也主要就是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分配、集中、分散及迁移历史,对象基本是地壳中的元素原子。,(二)现阶段地球化学的基本思想、研究对象和研究层次,1.地球化学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上世纪60年代中现代板块构造学说兴起,引起了地学界的思想革命,使之首次真正能从全球甚至太阳系和宇宙的视野来思考研究地学问题。板块学说本身的深入研究和论证,就涉及壳/幔相互作用、洋/陆相互作用、地幔对流和动力学
8、等层次的问题。此外,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如全球变暖,也涉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和物质循环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求地球化学参与研究。地球化学本身发展了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示踪等研究地球深部组成和过程以及地球层圈演化的理论和方法,也具备了参与地球及其层圈这一层次问题研究的可能。,2.现阶段地球化学的基本思想与研究对象,197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地球化学定位小组在“地球化学定位”(Orientations In Geochemistry)一书中关于地球化学的定义表述为:“地球化学是涉及地球和太阳系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演化的的科学领域,它包括所有对其做出贡献的学科的化学方面”,“亦即探索地
9、球和行星演化的全部化学就是地球化学。”可见地球化学这种定位已经更为接近地球化学专司研究寓于地球物质运动中的化学形式运动的学科本质。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已由化学元素及其在地壳中的行为和迁移历史扩宽至地球及其层圈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并由地壳元素原子层次为主 上升到地球及其层圈甚至行星和太阳系化学的层次。,续前,虽然现阶段的地球化学仍需有关于元素自然化学行为和迁移历史研究部分,但其内涵与目的已同上阶段有所不同。其表现为:1)研究已由地壳中的元素行为和历史扩宽到元素在各地圈中的行为及在各地圈间的循环历史。2)除在与元素行为和迁移历史直接有关的成矿作用和环境污染等研究方面,原来研究元
10、素集中、分散和迁移的思路和方法仍然有效外,现阶段元素(更 多情况下元素组合和同位素系统组合)自然行为和活动规律研究,只是作为一种揭示地球化学作用机制和特征、层圈相互作用过程和层圈化学演化历史的手段在进行,而不是作为原来意义的研究目的。3)由于固体地球层圈之间或之内物质和能量交换及动能传递,主要是通过岩浆、沉积、和变质等作用进行的,因此强调这些作用化学过程、化学机制及其中元素和同位素行为的研究,以利于地球及其层圈的化学演化的探索。,三、地球化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在地球化学教学和书籍中很少见到有关地球化学方法论的专门论述。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地球化学研究的思路和能力。然而,在许多地球化学巨
11、匠的著作和论文中,不乏潜藏着的闪光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总结现代地球科学和地球化学已经取得的成就及其基本思想,可以提出以下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共同学们参考和借鉴。,(一)地球物质客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地球物质客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反映的不是个别的、具体的地球物质运动的规律,而是概括地球物质客体整体为对象的一般运动规律。关于地球物质运动及寓于其中的各类基础形式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或观点,具有指导地球科学及其各学科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现今有关地球化学运动基本规律的认识或观点主要有:,1.地球化学系统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1)地球物质客体,同任何事物一样,均以系统的方式而存在,并在自身
12、的内在矛盾运动中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而发展。这里的系统律特别强调系统(体系)的组成、结构与状态制约着其中物质运动特性与物质的行为,即离开特定的系统谈不上物质和运动的具体行为与特性。(2)规律的阐明: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个子系统,有较小适中的体积,在太阳系中的轨道使地表温度有利于水的大量存在,这决定着生物圈的出现与发展,最终导致地球以具有含自由氧的大气圈、花岗质的地壳和发育的生命圈等而不同于其他行星。,接上,地球系统中不同元素分别显示出对氧、硫或铁的明显亲和性,而不同于人为系统,这首先取决于地球系统中各种阳离子元素原子总数大大多于阴离子氧和硫原子的总数,使化学反应抑制法则发生了作用。碳元素在无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化学 学科 性质 基本 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