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之控制测量.ppt
《土木工程测量之控制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测量之控制测量.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概述,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本章主要内容,导线测量,7.1 控制测量的概述,一.控制测量的概念,1.目的与作用,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控制误差的积累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2.控制测量分类 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 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二.平面控制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 标X、Y。,1.一般概念等级关系: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级作为以后各等的控制基准;小地区 内布置一级、二级、三级和图
2、根控制。,布置形式:三角锁、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交会定点、GPS测量等。,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 布网,逐级控制。,2.常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关系,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关系,三角(三边)网,城市导线,控制范围,二等,三等,三等,四等,四等,一级小三角,一级导线,二级小三角,二级导线,三级导线,城市基本控制,小地区首级控制,图根控制,图根导线,图根三角,一等三角锁为全国平面控制网的基础,3.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二等连续网充填一等三角锁,成为全国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一等三角锁,二等连续网,三等、四等三角网和导线网,根据测区的需要,在二 等三角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
3、,基本图形如下:,图7-3 三角网或三边网,图7-4 导线网,4.常规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城市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城市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城市导线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三.高程控制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测定各控制点的高程H。,主要方法:水准测量,另外方法:三角高程测量、电子全站仪高程测量。,等级关系: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作 为以后各等的控制基准;地形测量时,布设图根水准(也称等外水准)。,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 布网,逐级控制。,城市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注:R为测段的长度;L为附合路线的长度,均以km为单位。,7.2 导线测量
4、,一.导线测量概述二.导线测量的外业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中最常 用的方法。,导线测量概述,导线的已知点和新建点组成的若 干条直线(即导线边)联结成一系 列折线或闭合多边形。,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也称为单导 线,结点导线和两个环以上的导 线称为导线网。,导线测量时,通常只需要前后两 点相互通视。,(一)单导线的布置形式,1.闭合导线2.附合导线3.支导线,1.闭合导线,已知数据:AB,XB,YB,观测数据:连接角B;导线转折角0,1,,5;导线各边长DB1,D12,D51。,闭合导线图,A、B为已知点,1、2、3、4、5为新建导线点。,2.附合导线,A,B,1,2,3,4
5、,C,D,已知数据:AB,XB,YB;CD,XC,YC。,AB、CD为已知边,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AB,CD,(XB,YB),观测数据:连接角B、C;导线转折角1,2,3,4;导线各边长DB1,D12,D4C。,(XC,YC),B,C,1,2,3,4,附合导线图,3.支导线,观测数据:转折角B,1 边长DB1,D12,(二)导线测量的外业,1.踏勘选点(选点)2.导线边长测量(测边)3.导线角度测量(测角)4.导线连接测量(连测),导线测量外业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收集资料:测区旧地形图、已知点(平面和程控制 点)资料、测量规范;仪器工具:所用仪器(包括仪器的检验和校正)、工 具、
6、记录手簿、材料。,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1)、踏勘测区 实地了解测区地形;了解已知点状况。,(2)、图上(指原有旧图)设计布网方案 导线网形、等级;导线边长、总长、点位密度等符合规范要求。,(3).实地选点(考虑以下因素):,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地面平坦,便于量距(用测距仪不考虑);视野开阔,便于测图(重要);点位稳定,便于保存;边长适当,足够密度;便于安置仪器。,临时性标志,大铁钉,沙石路、沥青、砖石缝,(5).绘制点位图 在现场丈量23个攀距,便于以后寻找或确定点位。用红油漆标出攀距出发点,并写点号与攀距尺寸。画出攀距关系的平面示意图,作为控制点资料。攀距交会角度要好。,电杆,房屋,道
7、路,控制点,点 号 D5 桩 别 大铁钉埋设日期 1999年5月20日 备 注,导线点的点之记,2.导线边长测量 测定导线各边长(往返丈量)。,精度要求:符合规范规定。,例:图根导线,3.导线角度测量 观测导线各转折角、连接角。,DJ6一个测回(图根导线)。边长较短时,采用光学对点。,全部测左角,或全部测右角;闭合导线测内角。,4.导线连接测量 导线定向(包括连接角 和连接边测量),(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附合导线的计算2.闭合导线的计算3.支导线计算4.无定向附合导线的特点,导线计算目的: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要求:合理分配测量误差,评定导线测量的精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由水
8、平角观测值,计算方位角;由方位角、边长D,计算坐标 增量X、Y;由坐标增量X、Y,计算X、Y。,(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 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1、坐标计算式:,(1)坐标正算(由、D,求 X、Y),已知A(),求B点坐标。,O,y,x,A,B,注:计算出的 AB,应根据X、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2)坐标反算(由X、Y,求、D,),已知A()、B(),求。,1、附合导线的计算,如图,A、B、C、D是已知点,起始边的方位角 和终止边的方位角 为已知。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例:,C,1,D,4,2,3,B,A,125.36m,98.76m,146.31
9、m,116.44m,156.25m,前进方向,(1)计算角度闭合差:,+),B,如图:以右转折角为例计算。,一般公式:,同理:以左角计算,即:,(各级导线的限差见规范),检核:,(2)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式中:n 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数,(3)计算改正后的角度改:,计算检核条件:,(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用改正后的改),计算出的,否则,需重算。,(5)计算坐标增量X、Y:,(6)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由于 的存在,使导线不能和CD连接,存在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7)分配闭差:,检核条件:,(8)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检核条件:,(9)计算各导线点的
10、坐标值:,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C的坐标,应和C点已知坐标相同。,205 36 48,290 40 54,202 47 08,167 21 56,175 31 25,214 09 33,1256 07 44,-13,-13,-13,-13,-13,-12,-77,205 36 35,290 40 42,202 46 55,167 21 43,175 31 12,214 09 20,1256 06 25,236 44 28,211 07 53,100 27 11,77 40 16,90 18 33,94 47 21,60 38 01,125.36,98.71,146.31,1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测量 控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