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晚唐诗坛.ppt
《第三节中晚唐诗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中晚唐诗坛.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中晚唐诗坛,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一、新乐府运动,p208,二、白居易生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家庭世敦儒业,祖父和父亲都是明经科进士。少年时为避北方兵乱,白居易寄居越中,曾经历过一段“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此事作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中进
2、士,同榜进士十七人,白居易年龄最小,29岁,因此作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年少。”31岁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35岁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三、白居易诗歌分类,1、讽喻诗:卖炭翁2、感伤诗:琵琶行、长恨歌3、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4、杂律诗,四、长恨歌,(1)长恨歌的主题白居易相关思想观点:“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戏赠元九李二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对诗歌讽鉴作用的强调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陈鸿“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长恨歌传)后世观点:歌颂爱情、讽喻时事、双重主题的彼此纠缠感伤主题,(2)题材的发展,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史实诗歌长恨歌元
3、 白朴梧桐雨清 洪升长生殿,第四节 唐代古文运动,一、骈文,(一)概念 骈文,即骈骊文,也叫骈偶、四六等。两马并驾曰骈,两人并耕曰偶。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就叫骈文。所谓相对,首先是句意的排比,然后发展为句法上的对仗和音韵上的对称和协调。,(二)骈文的形成与发展,骈文发端于汉魏,形成于两晋,盛行于南北朝。直到唐朝古文运动兴起,骈文独霸文坛的地位开始动摇,清代有过骈文的中兴。,(三)特点,1、在句法上,骈文多用平行的两个句子两两相配,贯穿全文。2、在声律上,骈文一般要求两两相对的句子平仄相对,声律和谐。骈文还以罗列典故见长,从而扩大作品的容量,收到词约而意博的效果。,唐代骈文,骈文在唐代走
4、向衰弱,但仍有生命力。骈偶不但被古文吸收,而且在唐代始终是一种流行的文体,上至诏敕章表,下到碑志书启,多用骈文。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讨武曌檄,二、唐宋古文运动,1、古文p238所谓“古文”,是与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的概念,其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运用灵活,不像骈文那样要求对偶、辞藻、音韵和用典。因为这种新兴的文体恢复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它为古文。,2、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一次文体文风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是其中的代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晚唐 诗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