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课件第六章领土法.ppt
《国际法课件第六章领土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法课件第六章领土法.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领土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掌握国家领土、领土的构成及领土主权的概念,了解领土变更的方式、边界和边境制度及中国的边界和某些领土问题,了解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和制度。,第一节 概述 一、国家领土的概念和意义 国家领土是处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以及这些陆地和水域的底土及上空。领土主权是指一国对其领土享有最高权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国家享有排它的领土管辖权。领土主权不可侵犯,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领土主权包含三个意义:1领土不可侵犯;2国家在领土范围内享有属地管辖权;3国家对领土国的自然资源享有永久权利。国家领土完
2、整,就其领域来说,是整个领土范围的完整性和不可侵犯性;就其内涵来说,是包括领域和资源两个方面的主权。二、国家领土的构成 1领陆。亦称“陆地”,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陆地和岛屿。2领水。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包括领陆内的水域和沿岸的“内水”和“领海”。3领空。指领陆和领水的空气空间。4底土。指领陆和领水下面的全部底土。,第二节 内水 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两部分。内水又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内水和领海是海洋法上的概念。这里是指陆地内的水域,即河流、运河、湖泊及内海。一、河流 1国内河流:是指从河源到河口均在一国境内的河流(包括运河),故亦称为内河,如长黄珠。2国界河流:是指流经两国之间、边界
3、线所经过的河流,故亦称界河。3多国河流: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河流,如元江、澜沧江、舍尔德河。4国际河流:多国河流如经国际条约确定对所有国家开放,便成了国际河流。这种河流的主权仍分别属于各段的流经国,但在管理上则由有关国家设立国际委员会进行管理。主要有:莱茵河、多瑙河、刚果河、尼日尔河等。二、运河 有些运河连接两面海洋,通称为“通洋运河”。最重要的有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等。,第三节 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 传统国际法把引起领土取得和变更的方式有五种,即先占、时效、割让、征服、添附。这些方式 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过去西方列强领土扩张的要求和特点。从现代国际法的观点看来,这只能说明领土
4、变更的历史事实,而不能作为取得领土的合法依据。国际法不否认国家领土的变更。两国在自愿基础上更换部分领土,或在争议地区进行全民投票以决定其归属,是符合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原则的。国家在行使领土主权时可能受到国际习惯和条约义务的限制。根据国际法,国家承担某种地役义务,或对某地实行国际共管。但是,凡违背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原则的限制领土的行为,都是违反国际法的。,先占:A.无主地;B.有效占领合法 时效:有争议,现已不合法 传统方式 添附:合法 征服:以战争合法性为基础,现已不合法 割让 非强制合法 领土取得方式 强 制非法 殖民地独立 全民投票(条约或国内法有规定)新 方 式 民族自决 交换领土 收复
5、失地,二、传统国际法上的国家领土取得和变更的方式 传统国际法上的国家领土取得和变更的方式有:先占、时效、割让、征服和添附。1先占 先占的两个要件:占领的对象必须是“无主地”;占领的方式必须是“有效占领”。有效占领包含两个基本事实:占领者以取得国名义实行占有,对该地移民定居;在该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宣布主权,并行使管辖权力。2添附 添附有自然添附和人工添附两种情况。3时效 时效,是指占有他国的某块土地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受干扰地占有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这一原则来自罗马法中的“物权取得时效”。时效与先占的根据区别在于:时效是对他国领土的占领;而先占是对无主地的占领。4割让 5征服,三、现代国际法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法 课件 第六 土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