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系列讲座2《中庸》.ppt
《国学经典系列讲座2《中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系列讲座2《中庸》.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言,第二讲 中庸略说,一、中庸的作者,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孔鲤之子)孔伋j(字子思)所作。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汉书艺文志:“子思二十三篇。名伋,孔子孙。”,子思二十三篇后亡佚,中庸被收录在礼记中。近年来郭店楚简于儒家文献有重大突破,根据李学勤先生观点,这些书大致证实中庸出自子思,而且可以推论大学与曾子有关,从中可以看到从子思到孟子的思想演变之轨迹。(李学勤: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二、“中庸”思想的本体论化,子思作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对后世影
2、响极大,孟子就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并且融合发展了子思的学说,后人称为思孟学派。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还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子思把孔子“中庸”思想和方法论,提升到了世界观的高度。中庸完成了孔子中庸思想本体论化的过程,成为宇宙人生之根本。,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三、中庸中的“五道三德”与“为国九经
3、”,中庸极力宣扬孔子的“五道三德”论,同时提出“为国九经”的思想。中庸:“子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庸 国学 经典 系列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