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安全生产法及相关.ppt
《国内安全生产法及相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安全生产法及相关.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内容简介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单行法律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基本要求,1、考查安全生产法律知识;2、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安全生产法所构建的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权利和安全生产义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4、消防法中关于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的规定,消防安全违法
2、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5、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规及相关行政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法律责任;6、安全生产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法律责任;,3、法的本质 法的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意志内容的一般性 意志内容的客观性 意志内容的统一性(社会性)4、法的效力 关于人的效力 关于地域的效力 关于时间的效力5、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6、法的特征 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法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 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是调
3、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7、法的分类1.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3.其它分类,二、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内容(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二)社会主义法治(三)社会主义法的体系(四)社会主义法的适用,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一、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二、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三、安全生产执法的原则 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2、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 3、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联合执法的原则 5、依据事实、尊重科学的原则,1.3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一、安全生产法律体
4、系的概念和特征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三、安全生产法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1章模拟练习题,1、法的本质属性是()A.法具有阶级性B.超阶级的共同意志C.法是公众意志的体现D.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原则。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D.以属人主义为主 3、党的十五大确定了()的基本方略。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依法行政,坚持党的领导C.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D 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4、部门规章是由制定的规范性文件。A 国家行政机关B.国务院有关部委 C.地方国家权力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 5、地方人
5、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与()相抵触,属于无效。A.行政法规B.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规章D.国际公约 6、下列关于特殊法与一般法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法高于特殊法B.一般法低于特殊法C.两者的效力范围不同D.两者的效力范围相同,7.狭义的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通常不用()名称。A.条例B.法令C.办法D.规定 8.社会主义法治泛指立法、执法和()。A.知法B.学法C.守法D.懂法 9.社会主义法的适用原则主要有3个,下列哪一项不是其中之一()。A.法律适用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D.有法可依,有法
6、必依 10.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A.前提B.切实保证C.中心环节D.核心,2.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提出立法建议到出台,经历了21年的历程。安全生产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制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次常务委员会通过,同年11月1日颁布施行。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主要内容有: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基本要求(对下列内容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立法
7、目的、适用范围、基本法律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权利和安全生产义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人员的职责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规定 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1.1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发展。2.1.2 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 1.空间的适用 2.主体和行为的适用 3.排除适用,2.2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2.2.1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是指生产、效益
8、、安全等之间的关系,当它们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即“安全优先”原则。预防为主是指安全生产工作要以事故前的预防为主。即“预防为主”原则。“六先”,2.2.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的规定。1、主体地位;2、行为准则;3、必要措施;4、根本目的。2.2.3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2.4 工会在
9、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权利1、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2、工会对“三同时”的监督3、工会参加安全管理和监督的权利2.2.5 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1、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体2、领导地位3、必须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领导4、具体职责,2.2.6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项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1、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及其职责2、有关部门及其职责2.2.7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规定1、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性质及特征2、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业务范围3、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专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2.2.8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1、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自然灾害和人为责
10、任事故2、事故责任主体:单位或者个人3、法律责任追究2.2.9 安全生产标准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2.3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共28条),3.1掌握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机构等规定;1、安全生产条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
11、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3、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规定安全投入的标准安全投入的决策和保障安全投入不足的法律责任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等因素来确定。详见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的规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要求见安全生产法第二十
12、条规定。6、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培训的要求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7、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资格特殊作业的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的规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要求见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6、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培训的要求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7、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资格特殊作业的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熟悉安全设施、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规定 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 9、建设项目安
13、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规定 1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论证和安全条件论证的规定 11、安全设施的施工、竣工验收的规定 12、安全警示标志的规定 13、安全设备达标和管理的规定 14、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的规定 15、生产安全工艺、设备管理的规定 16、危险物品管理的规定 17、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定 18、安全距离和紧急疏散的规定 19、爆破、吊装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2.3.3 了解安全生产的其他规定 20、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21、交叉作业的规定22、发包、出租的规定23、发生重大事故时主要负责人的职责24、参加工伤保险的规定,2.4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共9条,2.4.1 从业人员的人身保
14、障权利 1.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2.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3.安全管理的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4.拒绝违章作业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2.4.2 从业人员的义务 1.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义务;2.正确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2.5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共15条,熟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 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时行使的职权3、安全生产
15、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要求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掌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5、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6、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7、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举报的规定8、安全生产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规定9、对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功人员的奖励,2.6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了解各级人民政府应急救援的职责 1、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制定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2、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2.6.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1、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各生产经营单位是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主体。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
16、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2、应急抢救:安监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上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任何单位和个人要支持、配合。2.6.3 事故报告和处置1、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事故,2.6.4 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 1、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2、事故责任的追究3、事故统计和公布事故调查处理应当事实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生产安全事故报
17、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温家宝总理于2007年4月9日签署第493号国务院令予以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2.7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共19条),掌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了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熟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的规定。2.7.1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形式 1、行政责任2、民事责任3、刑事责任2.7.2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1、有关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领导人、负责人2、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有关人员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4、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人员,2.7.3
18、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3、公安机关4、法定的其他行政机关2.7.4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27种(详见教材P66-P67)2.7.5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7种(详见教材P68),2.7.6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违法行为主要是出具虚假证明(详见教材P68)2.7.7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3种(详见教材P68)2.7.8 民事赔偿的强制执行1、民事赔偿的含义2、连带赔偿3、事故损害赔偿,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行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 安全生产 相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