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ppt
《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林,一、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二、园林专业研究的主要范围,涉及的领域三、该专业在我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四、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相关要求 五、园林专业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毕业生就业前景六、学校通过哪些途径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获得哪些能力,一、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
2、Garden、Park、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与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人工环境,虽然广义上也属于大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就其作为局部的人工环境而言,毕竟与自然环境有所隔离,人们长期生活于城市中,势必要寻求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方式,如旅游、踏青;或者创设一种间接的补偿方式,这就是园林的建置。可以说,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园林发展为以生物、生态
3、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它包括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遥感技术
4、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园林学科的使命,一是在人工环境(如城市、村庄、工厂、矿山等等)中,建立绿色生物系统工程,与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系统融合而成为一体,建成一个安全、卫生、宁静、健康、舒适、美观、文明的,适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Ekistics);二是对人工环境以外的人类自然环境,例如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纪念物保护区、国家天然公园、冰川、峡谷、水系、海洋、沙漠、山岳、湖泊、草原、湿地等自然环境,提出保护对策及从事保护区的规划工作等等。园林专业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改善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二、园林专业研究的主要范围,涉及的领域我校园林本科专业隶属于农学门类环
5、境生态类,涵盖观赏园艺(部分)、园林、风景园林(部分)。本专业设有二级硕士学科点“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隶属于一级学科林学。根据国家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科的情况,本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有:(一)园林植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设施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机理,如种子休眠机理与打破、开花的生理生化基础、采后生理及贮藏;植物水分生理、营养生理;园林植物栽培新技术;研究园林植物生态环境和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园林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景观价值和社会效益评价;园林植物景观变化及生态反应;园林植物资源及群落景观信息系统的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评价。考研初试课程
6、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复试课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二)园林植物遗传与育种研究园林植物各性状的遗传规律;园林植物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和国外优良品种的引种、开发利用和新材料的创造利用;耐低温、耐弱光、耐高温、耐强光、抗病等材料和品种的创造与选育;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的繁育等。考研初试课程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复试课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三)园林规划设计研究园林设计的中、外历史;园林艺术原理;计算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林理论和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考研初试课程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综
7、合理论(57门课程);复试课程3小时园林快速设计。相近的专业有:环境艺术(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理科),建筑、地理、计算机与信息等。,三、该专业在我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现在的园林专业是由原沈阳农学院园艺系的园林绿化专业发展而来。1952年,沈阳农学院建校,园艺系设置园林绿化专业,全国著名造园专家章守玉教授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郭锡昌、王缺、顾源生等。1953、1954年先后培养出两届18名毕业生,分配到辽、吉、黑、苏、浙、鲁以及北京、上海等省市工作,为新中国早期的城市园林建设事业输送了一批中流砥柱。“一五”期间,国家高等教育学习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园林绿化专业经院系调整而停办。1959年,
8、园林绿化专业获准恢复招生,又培养两届毕业生。1961年,中央为挽回“大跃进”过热影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院系重新调整,园林绿化专业再次停办。直至恢复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后的1982年,学校根据园林事业发展形势,批准由林学系恢复园林绿化专业。林学系组成以宋守信书记、郭锡昌教授为首的筹备组,经过两年的筹备工作,园林绿化专业开始招收专科生。当时专业教师有顾源生、黄顺昌、齐健英、陈蒂、敖永长、罗凤霞、朱新明、李洪则等。1984、1985年两届专科招生后,于1986年,改招园林本科生。截止2004年,园林专业共培养了800多本专科生,园林方向研究生30余名。2001年,园林专业建
9、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点。至此,园林专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园林专业,共有教师1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4名,助教3名;科研实验人员2名,其中副研究员1名,实验师1名。园林专业实验室(规划)有:园林树木室、园林植物生理生态与栽培实验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室、园林规划设计室、园林美术室等。园林专业专用制图教室900余平米,配置标准制图桌椅。校内教学基地有植物园、园林苗圃;校外教学基地有沈阳市植物园、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树木园、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园林设计所、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沈阳市辉山风景区等。近3年,园林专业教师在国家核心
10、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出版专著、译著11部,主持参加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四、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相关要求 1.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学、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育种栽培及花卉装饰艺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育种、栽培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11、3.主要课程有素描、中国园林史、园林树木学、花卉学、草坪学、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遗传学、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艺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经济管理学、园林树木栽培学、花卉保护地栽培学等。4.主干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1)课程实习:素描、园林生态学、色彩、植物学、测量与遥感、园林树木学、花卉学。(2)课程设计:分园林花卉、园林工程、园林设计方向进行。模拟或参与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和育种、生产全过程。(3)综合教学实习:实地观摩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艺术,参观花卉育种和生产基地。(4)科研训练和毕业生产实习(设计)6.
12、设有三个专业方向: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花卉。7.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五、园林专业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毕业生就业前景园林专业进入21世纪,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园林内涵的扩大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从产生开始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当时占支配地位的是少数的皇族、达官贵人及一些商贾文人。他们设置园林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显示财权或用于享乐,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只为少数人服务。而现代城市园林是为众多的普通公民服务的,服务对象在量上的改变必然引起园林在诸多方面质的变化。现代城市园林不仅包括公园,还包括其它所有的城市绿化与美化工程,如街道、广场、动植物园及其它各类专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 专业 性质 及其 社会发展 中的 地位 作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