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二讲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ppt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二讲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专题三第二讲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控全局,把脉高考,一、考情回顾 从历年高考看,地质构造、地表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形式、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河流的补给类型、水循环、水资源利用形式等是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外力作用及地貌、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河流补给类型、水循环等是常考点。2010年山东文综、广东文综均出现该讲考点。,二、考向前瞻1依托景观图、剖面图、等值线图等地理图,结合石油开发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质构造。2利用区域图及剖面图考查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火山及各类地貌的成因。3以坐标图、热点材料为背景,结合人类活动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及水循环。,4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河流的综合治理是今后一个命题方向。5结合农业发展
2、考查植被与土壤,以及对土壤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也值得关注。,一、岩石的类型和判断,二、岩层新老关系的确定1沉积岩:一般情况下,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岩层在上。2海岭附近:岩层年龄关于海岭对称分布,并且距离海岭越近,岩层越新,距离海岭越远,岩层越老。,三、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 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图,我们在判断地壳物质名称时都应掌握以下四种方法。1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源于岩浆,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判地壳物质的基础。,2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应
3、为变质岩。3组成地壳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复杂的话,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判断沉积岩。,例1(2010北京高考)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和B和C和 D和(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4、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对地壳物质循环、对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作用力的正确把握过程的理解和主要地形的判断,是高考常见考点。,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景观图的识别。图中的长城基本建在山脊上,这一特征对解题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山脊,为山谷。第(2)题,主要考查岩石的形成原因以及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答案(1)D(2)C,一、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二、河流地貌1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2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
5、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黏土,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3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曲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在凸岸堆积。这里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1背斜、向斜的判读方法,2断层及地貌判读(1)断层与断裂的区
6、别岩层因受挤压或拉伸超过了岩层的弹性限度而发生破裂,称为断裂,但并不是断层。只有当岩石沿断裂有明显的位移时,才能称为断层。,(2)常见的断层组合地堑和地垒地堑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断层大致平行分布,中间断盘相对下降,两侧断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组合(图甲)。地堑在地形上常造成狭长的凹陷地带,陕西渭河平原、山西汾河谷地就是有名的地堑构造。,地垒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断层大致平行分布,中间断盘相对上升,两侧断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组合(图乙)。地垒在地形上与地堑正好相反,多构成块状山地,如泰山、庐山、华山等均是地垒形成的块状山地。,例2(2010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部分 专题 第二 陆地 环境 组成 要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