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ppt
《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德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02年6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好10年。自2004年秋,随着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在我省所有小学全面实施,至今已有8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许多教师通过参加各级培训和自我研修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学科逐步有所认识、有所了解,并取得可喜成绩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存在主要问题,综观全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教师的角度归类,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2、。客观方面问题存在问题 主观方面问题,1、领导重视不足。一是工作抓得少;二是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少;三是共同研究少。2、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更换频繁。3、教师年龄偏大、身体状况欠佳。4、备课资源偏少。5、教师工作量偏大。,(一)客观方面问题,(二)主观方面问题,1、学科特点不突出。因为担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任务的大多数是兼职教师,缺乏对这两门学科认识和了解,再加上教语文、数学习惯了,所以上出来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总是带有语文味、数学味。还有的教师过去教过小学思想品德课,上出来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思品味过于浓厚,无论讲什么内容都要与思想品德挂上钩,“灌输”、说教色彩过于
3、强烈。因此,从这些课上根本看不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2、目标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原因有二:一是教学目标在设定上本身就存在问题,目标设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将原定的教学目标任意地增加或减少,而增加目标就会加大教学难度,相应也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最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减少目标则会降低教学难度,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目标设定准确,但教学中把握不住,只重视了学生活动,常常被学生的活动牵着走,点拨不到位,课堂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却偏离教学目标。,3、教材内容不理解。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不认真研究教材,本课教材有哪些内容不清楚,与本单元主题有什么联系不清楚,
4、需要几课时完成不清楚,凭自己直觉讲,讲到哪儿算哪儿;二是不理解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教学内容讲得或深或浅,本来是安排学生活动来感受或体验的内容却被教师的讲授所代替,还有个别教师将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上为看图说话课,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上为自读课;三是不在用好教材内容上下工夫,而是随意更换教材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补充大量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甚至有的教学内容与本课主题和教学目标毫无关联。,4、联系生活不紧密。无论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课程都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生活性是这两门课程的基本特征。但有些教师教学不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主要表现为:一是照本宣科,大讲特讲教材内容,很少
5、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好像课上讲的内容都是在说别人,与课堂上的学生毫无关联,更谈不上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二是教学结束,缺乏课内向课外延伸,忽视如何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把良好习惯和道德要求如何落实在孩子们的行动上,所谓的课程回归生活变成一句空话。,5、学业评价不科学。这里所说的学业评价也就是课程评价的一部分。学生学习一学期,学习得怎么样?应该有个客观评价。目前,有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学业评价方面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笔试考试,简单地将一张考卷成绩作为学业的结果,这是不科学的学业评价方式;二是凭教师主观意识,随意给出学业评价的结果,这是不负责任的学业评价方式;三
6、是通过学生互评、给出学业评价的结果,这是比较片面的学业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都是不客观的、不科学的、不可取的。,二、几点改进建议,(一)了解课程性质,突出学科特点 1、认识课程性质和基本特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为基础、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基本特征:第一,生活性。第二,活动性。第三,综合性。第四,开放性。第五,实践性。,(1)课程性质上有区别,品德与生活课,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
7、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2、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比较,(2)课程作用上有区别,引导儿童从小热爱生活、发展自我、亲近自然、参与社会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品德与生活课的作用,思想品德课
8、的作用,(3)课程内容上有区别,四个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十四个德目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关心集体、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守信、勇敢坚毅、自尊自爱、热爱生命,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4)课程要求上有区别,品德与生活课要求,教师,学生,感受、体验、领悟,明理、激情、导行,人本性,接受性,思想品德课要求,(二)更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目标 1、学习课程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理念4条: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是课程的核心价值;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道德存在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教学 存在 问题 改进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