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麻醉教学资料《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ppt
《呼吸麻醉教学资料《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麻醉教学资料《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但只用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重要性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人工气道的护理,三 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拔管前后的护理,五 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六 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护理,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二)呼吸机的监测,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1、一般生命体征的监护:对一般生命体征的观察要仔细,并认真详细准确的记录。2、胸部体征:机械通气时,两侧胸廓运动和呼吸音应对
2、称,强弱相等。否则提示气管进入一侧导管或有肺不张,气胸等情况。护士应该学会肺部听诊。3、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的监测:机械通气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潮气量是否过高或过低。,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4、血气监测:血气分析是判断通气和氧合情况的主要依据,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必须要经常动态监测的重要指标。采取动脉血气标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采取动脉血气标本时,注意在吸痰和调整通气参数20分钟后采取;采取及保存过程中严防标本与空气接触;注射器内尽量少留肝素,因为肝素对血气分析值有一定影响;采血后立即送检测定,如标本不能及时测定,应放冰箱保
3、存。5、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项目(见下表)。,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项目表:,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二)呼吸机的监测,密切观察机械的正常运转和各项指标。注意呼吸机的报警,如有报警,应迅速查明原因,给予及时排除,否则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对无报警装置的呼吸机,在使用中更应该严密监测机械的工作状况,各部件的衔接情况,监听运转声音,并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判断和排除故障。如故障不能立即排除,首先取下呼吸机,如病人无自主呼吸,应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维持通气和给氧,保证病人安全。,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二)呼吸机的监测,1、检查机械故障的一般规律:(1)按报警系统提示的问题进行检查
4、;(2)查电源有无故障;(3)查气源,注意中心供氧压力或氧气瓶压力,并注意空气压缩泵电源是否接紧;(4)观察各种参数有无变化,分析发生原因;(5)查看各连接部分是否衔接紧密,尤其是机械与插管、套管的连接处是否漏气。管道是否打折、扭曲;(6)及时排除积水,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水平面应低于病人的呼吸道。,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二)呼吸机的监测,2、检查气囊是否有故障。听:有无漏气声;看:口、鼻有无气体漏出;试:气囊放气量与充气量是否相等;查:套管位置有无改变致漏气。3、氧浓度的监测。吸入氧浓度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血气结果来调节,一般轻、中度低氧血症给予30%-40%的氧。重度低氧血症给予50%-60
5、%的氧。吸氧浓度50%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3天,以免发生氧中毒。在进行吸痰操作前后,可给予1-2分钟100%氧,以防止低氧血症。4、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见下表),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二 人工气道的护理,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切开置管和气管内插管两种类型。气管插管又有经口气管内插管和经鼻气管内插管两种方法。,(五)防止气压伤,(一)人工气道的固定,(二)人工气道的湿化,(三)吸痰,(四)防止气道阻塞,(六)机械通气病人的特殊交班,(一)人工气道的固定,1、气管切开置管的固定:准备两根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
6、将长的一根绕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自行松开,套管固定不牢脱出。2、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剪一条长35cm,宽2cm的胶布,从一端中间剪开32cm,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一侧颊部,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侧颊部,注意经口气管插管要放置牙垫,防止病人双齿咬合时,夹闭气管插管。(如下图),二 人工气道的护理,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如下图),图: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二 人工气道的护理,(二)人工气道的湿化,正常的上呼吸道黏膜有加湿、加温、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呼吸道只有保持湿润,维持
7、分泌物的适当黏度,才能保持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建立人工气道以后,呼吸道加湿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因此,进行呼吸道湿化非常重要。,二 人工气道的护理,一 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二)人工气道的湿化,1、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机体液体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会进入到失水状态,所以,必须补充机体足够的液体入量。2、加热湿化器 加热湿化器以物理加热的办法为干燥气体提供恰当的湿度和充分的湿度。加热湿化器能使湿化后的气体达到100%的湿度。机械通气的病
8、人,湿化器的温度控制在32-36摄氏度。3、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 给予0.45%的盐水,用输液器连接静脉用头皮针,在气管套管口覆盖一层纱布并固定,将滴注针头别在纱布上,以每分钟0.2ml的速度持续滴注。24小时可用250-300ml。此种方法应用于脱机的病人。,(二)人工气道的湿化,4、气道冲洗 应用生理盐水或遵医嘱在吸痰前抽取2-5ml液体,于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操作前,先给予100%氧气1分钟,以免造成低氧血症。注入冲洗液后,给予吸痰或配合胸部叩拍,使冲洗液和粘稠的痰液混合震动后再吸出。如果痰液粘稠,可以间断反复多次冲洗。但一次冲洗时间不要过长。5、雾化吸入 用于稀释分泌物,刺激痰液咳出及
9、治疗某些肺部疾病。雾化液遵医嘱配置。雾化前和雾化的过程中要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6、判断人工气道深化的标准(见下表),二 人工气道的护理,判断人工气道深化的标准:,二 人工气道的护理,(三)吸痰,吸痰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1、解释、说明;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吸痰前予变换体位、拍背;4、吸痰管选用12-14号硅胶管,调节负压为150-250mmHg;5、吸痰的动作要轻、稳、快、准,将吸痰管迅速并轻轻地送入气道内,直到遇到阻力后退出0.5cm,打开负压进行吸引;6、若要气囊放气,应先吸净口咽部的分泌物,放松气囊后,再吸引气管内分泌物,以免口咽部分泌物在放气囊时下行进入气管而发生感染;,二 人工
10、气道的护理,(三)吸痰,7、如痰液粘稠,可先行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或遵医嘱加入药物,每次2-5ml,待几次通气后立即吸痰,并做到定时吸痰;8、为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吸痰前后给予100%氧1-2分钟;9、吸痰时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Bp、HR、SPO2等,若出现异常,应停止吸痰,接上呼吸机并加大吸氧浓度;10、需留置痰标本时,可在吸管上接一标本采集瓶,吸出的痰标本应及时送检。,二 人工气道的护理,(四)防止气道阻塞,二 人工气道的护理,套囊脱落及异物堵塞,一次性套管扭转导致气道阻塞是机械通气护理不当的严重并发症,可使病人窒息死亡,要引起高度重视。护理过程中应注意:1、痰粘稠时,需反复湿化,反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呼吸 麻醉 教学 资料 机械 通气 病人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