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下应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方法.ppt
《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下应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下应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方法.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下应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方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要熟练掌握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下软件开发的过程,为程序设计打下坚实基础。,10.1 应用系统的一般开发模式,10.2 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报告,10.3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应用实例,10.4 小 结,10.1 应用系统的一般开发模式,10.1.1 可行性研究10.1.2 需求分析10.1.3 概要设计10.1.4 软件详细设计10.1.5 软件编码,10.1.1 可行性研究,开发任何一项较大的工程时,首先进行的是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该软件项目是不是能够开发、是否值
2、得去开发。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的研究。技术可行性研究:对要开发项目的功能、性能以及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现有条件下,开发项目的技术风险有多大,项目能否实现,这些就是技术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但是由于项目的目标、功能和性能比较模糊,所以这往往是最难解决的方面。经济可行性研究: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能勾取得的效益的评估,从而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去开发。社会可行性研究: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权、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的项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内部是否能得到良好的应用,现有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和操作方式是否可行。,10.1.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虽然处于软件开发
3、的初始阶段,但是它对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化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的过程。需求分析的原则 需求分析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数据域包括数据流、据内容和数据结构,而功能域则反映这三个方面的控制信息。需求分析要求可以把复杂问题按照功能进行分解并逐层细化。一个复杂、很难理解的软件问题,如果分解为几部分,并确定几部分之间的接口,这样就可以完成整体功能。需求分析过程中,软件领域中的数据、功能和行为都可以划分。建立系统模型,模型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更好的
4、理解软件系统的信息、功能和行为,这些模型也是软件设计的基础。,10.1.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准确定义系统的目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1、问题识别 2、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3、编写文档,需求分析的方法 1、功能分解法 2、结构化分析方法 3、面相对象的分析方法,10.1.3 概要设计,设计软件结构 为了实现目标系统,最终必须设计出组成这个系统的所有程序和数据库文件对于程序首先进行结构设计,方法如下:(1)采用某种设计方法,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成模块。(2)确定每一个模块的功能(3)明确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4)确定模块之间的调
5、用信息(5)评价模块结构的质量 软件结构的设计是以模块为基础的,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某种分析方法把系统分解成层次结构。设计阶段,以需求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从实现的阶段划分模块,并组成模块的层次结构。,10.1.3 概要设计,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数据结构的设计可以采用逐步细化的方法。需求分析阶段,通过数据词典对数据的组成、操作约束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描述,确定数据的结构特性,在概要阶段要加以细化,详细设计则规定具体的实现细节。概要设计阶段,宜使用抽象的数据类型。比如“栈”是数据结构的概念模型,详细设计中可使用线性表和链表来实现“栈”。设计高效的数据结构,可以大大简化软件模块处理过程的设计。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视化 集成 开发 环境 应用 系统分析 系统 设计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