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理论.ppt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典故:“网开三面”、“里革断罟”,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管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秦律田律:“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与 天 地 相 参,上古时代的诗经指出:山川乃资源的产处,要与百神一同祭祀。,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66前771年)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
2、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竭泽而渔,岂不得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首时),做一国之君却不能严格地管理山川、沼泽和土地,不能立他做天下帝王(管子轻重甲),砍伐栽种不失季节,所以山林就不会没有草木,百姓也会有多余的木材 荀子王制篇),山林,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把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宋代(公元9601279年)注重了对生物资源的立法保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对山林川泽的保护承袭了前代的规定,管制范围相当广泛。,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
3、)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1954,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1972,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美:蕾切尔.卡逊,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受到各种致命化学物质的污染。这种污染是难以恢复的。因为它们不仅进入了生命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进入生物组织内。,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
4、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潜伏着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唯一的机会。,蕾切尔.卡逊的个人悲剧和时代影响,蕾切尔.卡逊受到攻击和污蔑,1964年死于癌症;蕾切尔.卡逊的警告唤醒了人们;人们将永远纪念这位对地球充满爱心,并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强烈的反响,尖锐的论争,对人类前途的忧虑促使人们密切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反对增长的观点受到了尖锐的批评和责难;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供土壤,作好了准备。,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人口不断增长引起环境问题。人类必须运用知识与自然取得协调,为当代
5、和子孙和改善环境,这与和平发展的目标完全一致;,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人民的福利和经济发展,是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国政府的责任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如妥善地加以利用,可对人类带来福利,如运用不当,则会对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全球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全球21世纪议程深刻指出,人类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世界面对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长期存在的经济悬殊现象,贫困、饥荒、疾病和文盲有增无减,赖以维持生命的地球生态系统继续恶化。21世纪议程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全世界为下一世纪的挑战做好准备。它强调圆满实施议程是各国政府必须首先负起的责任。,21世
6、纪议程主要内容,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提供了21世纪如何使经济、社会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蓝图。整个文件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步分,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三步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第四部分,实施手段,21世纪议程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发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21世纪议程载有2500余项各种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和消费型态、扶贫、保护大气、海洋和生活多样化、以及
7、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提议。21世纪议程内的提议仍然是适当的,后来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又予以扩充并加强。,21世纪议程,二,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对未来发展的明确定义,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再生能力的发展。,(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在生存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
8、定义,把经济发展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对发展和可持续的理解,(1)发展的内涵,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数次跃迁,发展=经济增长,仅仅是指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环境保护,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是一个广泛的综合的概念;,发展是受限制的,a.经济因素的制约,b.社
9、会因素的制约,c.生态因素的制约(是最基本的),(2)可持续性的内涵,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内,可以永远地保持下去,而系统的内外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还有提高。,对可持续性的理解与应用领域有关,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的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a.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持续增长,b.不能以保护环境为由取消经济增长,c.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动力,环境保护也成为消极的行为。,d.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2)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a.发展必须是在生
10、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b.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c.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产有限的发展的受限制性,(3)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a.强调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社会全面发展,b.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寻求总体的最佳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图1 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发展,社会,经济,生态,过程,目标,增长变化,人类需求,支持人类生命的生态基础,支持人类生命的经济基础,支持人类生命的社会基础,2、可持续发展的
11、基本思想,a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b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c可持续发展谋求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d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e强调“综合决策”、“公众参与”,3、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共同性原则(Common),(Fairness),(Sustainability),持续性原则,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保证。,(Sustainability),持续性原则,人类发展必须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
12、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为前提;人类应根据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调整生活方式,不能盲目地、过度地生产、消费。,代内公平是指世界各国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利 用自然资源活动,不应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给世 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和资源使用权,在可持续发展的进 程中消除贫困、消除人类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状况。代际公平是指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存量有限的前提 下,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代人不能 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 环境条件。,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1)代际公平,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应有平等
13、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机会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和环境问题,a.二者是谋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b.应将代际公平视为人类活动的约束条件,代内公平,指当代人应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表现在:,a.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费的平等,b.公平的发展权,c.公平的资源使用权,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的占有和消费上差别极大;污染转移,强调代内公平就是在资源分配、消费、收入分配等方面协调国际关系和区际关系。,共同性原则(common),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发展,必须全球共同 联合行动,这是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人类 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地球上全人类的共同努 力,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是人类共
14、同的道义和责任。,共同性原则,不同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发展水平不同,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共同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由全球公民共同努力;致力于达成既尊重各方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国际协定至关重要。,A对发展中国家,a.鼓励经济增长,b.特别贫穷的国家: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摆脱贫困,c.不要步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B对发达国家,a.抑制消费,b.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c.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主动帮助贫穷国家发展经济,“竭泽而渔”和“杀鸡取蛋”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周期性原则,4、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
15、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推动型的发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驱动力指标:反映对可持续发展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程和方式,即表明环境问题的原因。包括就业率、人口净增长率、成人识字率、安全饮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运输燃料的人均消费量、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矿产储量的消耗、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水消费量、排入海域的氮磷量、土地利用的变化、农药化肥的使用、人均耕地面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2)状态指标: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即描述可
16、持续发展的状态。,包括贫困度、人口密度、人均住房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原材料的使用强度、水中BOD、COD含量、土地条件的变化、植被指数、受荒漠化、盐碱和洪涝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濒危物质比率、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人均垃圾处理量、每百人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电话拥有量等。,(3)响应指标: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所做的选择和反应。,包括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占GDP的比率、再生能源消费量与非再生能源消费量的比率、环保投资占GDP的比率、污染处理范围、垃圾处理率、科研费占GDP的比率等。,改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新思路(1),衡量国家财富的新标准:国家财富由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
17、组成;中国在世界192个国家中占161位,主要原因为:人均自然资源少、人均财富尚低、高素质人才少。,a自然资本,指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拥有量。,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财富,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自然资本是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很多人造资本是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本换取来的,应从中扣除自然资本的价值,b人造资本(创造性资本),指人工创造的工业生产系统、水利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公共福利系统等的数量及先进程度。,其数量作为资本,可用来提高GDP;,其质量(先进性),可使在相同的产出(GDP)下,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较小,c人力资本,指人的生产能力,包括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持续发展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