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景物形象.ppt
《古诗词鉴赏之景物形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之景物形象.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诗歌形象鉴赏,景物形象,把握诗歌中景物形象的内涵;分析、判
2、断景物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学习目标,高考链接(2010天津卷,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 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暮春 飞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诗中的景物形象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
3、别等 色彩描写,景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提问方式 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4、思想感情?答题范式 析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评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第一步)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第二步)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第三步),示例:,5、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
5、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诗的前两句借助夜月、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考题精练,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力削弱,吐蕃趁虚而入,曾一度攻入长安,后来又向西南地区进犯。严武两次任剑南节度使,公元764年(广德二年)秋天,他率兵西征,击败吐蕃七万多人,失地收复,安定了蜀地。军城早秋,一方面使读者看到诗人作为镇守一方的主将的才略和武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这位统兵主将的词章文采,能文善武,无怪杜甫称其为“出群”之才。,(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 鉴赏 景物 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