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课件指导.ppt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课件指导.ppt(1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一、古代诗歌的分类(一)从诗歌体式的角度划分,1古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称“五古”、“七古”。古体诗的特点是: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自由灵活。一般押宽韵,大多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而且可以换韵。2近体诗 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亦称“今体诗”
2、。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又称作格律诗。,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方法:(1)看句数:古体诗句数不限;近体诗每首句数有限定,绝句都是4句,律诗大都是8句(因为还有句数超过8句的“排律”)。(2)看字数:古体诗不拘字数,有五言、七言,也有杂言,杂言往往以七言为主,夹杂着三言、五言,也有夹杂四言、六言以至十言不等的;近体诗都为五言或七言。(3)看押韵:古体诗用韵较宽,不受韵节限制,押韵可平可仄,又可换韵;近体诗用韵严格,只用平声韵,不可用仄声韵,更不可换韵。(4)看平仄:古体诗不拘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并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式的要求七绝、七律句中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不论,二、四、六
3、字的平仄须分明;五绝、五律句中一、三字平仄不论,二、四字平仄要分明。,3词 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约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随后又出现了“小令”(限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
4、调”(91字以上)。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的词往往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4散曲 散曲是继词之后兴起的可供歌唱的新诗体,它有一定的乐调和一定的歌词格式,是按节拍来歌唱的。在形式上,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因其体制短小而得名,又叫“叶儿”,通常指独立的、只有一支曲子的散曲形式。跟词中的小令非常近似,但含义不同。词中的小令是对中长调而言的,指的是篇幅较为短小、曲调比较活泼的词;而曲中的小令则是与成套的曲子而言,只要是单独的一支曲子,不论长短都叫小令。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它是用同一宫调、不同曲牌的多支曲
5、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小令形式短小,常用于写景、抒情;套数更适宜于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每曲都有一定的乐谱,即“曲调”;每种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即“曲牌”,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所以一般都在小令或套数的前面写上宫调名,曲牌名,并根据内容写出题目。,(二)从题材内容的角度划分 1山水田园诗 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东晋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的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等。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是融入了作者一定
6、的主观情愫,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2边塞军旅诗 边塞军旅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在唐代有“边塞诗派”、“边塞诗人”之说,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要了解诗的时代背景;要体味诗中不同的思想感情。其内容或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或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妻子的离恨,或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边塞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惊异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尤其要注意的是,更多的边塞诗体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3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即借自然界中的万
7、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应抓住诗人所咏之物的特点;要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咏物诗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要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从表现手法上说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或比喻,从描写方法上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4别离贬谪诗 赠友送别,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一般表现朋友之间的挚爱深情、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感,有惆怅,有期待等。贬谪诗,就是抒发遭贬之后情怀的诗歌。要整体把握这两类诗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中
8、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尤其要注意在古代的大量送别诗词中,都有一些常见的意象,表示离别之情。比如,在唐宋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劳劳亭、杨柳、美酒等,它们或是古代送别之地,或是用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5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在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有的干脆以历史地域或人物为题。从表达的方式上看,怀古咏史是手段,抒怀讽今是目的。怀古咏史诗大多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引发思古之情,一定有现实的因素。尤其要弄清一些历史典故的含意,可以
9、帮助我们快速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6思乡怀人诗 古代文人或因在外做官,或因游学赶考,或因征战在外等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对思乡怀人诗思想内容的评价,就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生活处境,整体阅读全诗,把握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阅读中尤其要注意特殊意象、特殊节日中寄托的情思。在古典诗词中,一些特殊意象往往可以寄托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比如大雁、折柳等;同时,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也常常寄托着诗人的一些思乡怀人的情思,比如在岁除(除日)、除夕
10、、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典型的代表。,7爱情诗 爱情诗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怨女诗,又可以分为宫怨诗和闺怨诗。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的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闺怨诗,则多是抒写闺中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或抒写独居闺中的孤独等内容的诗歌。此中有一类诗作我们需特别注意,它们表面是写男女之情,实则另有所指;理解这种诗歌时,例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该诗字面上是一位新妇在拜见公婆前向丈夫询问,自己
11、的梳妆打扮是不是很时髦?我们结合该诗题目可知,这是诗人向张籍委婉地询问自己的才学如何。,8忧国伤时诗 诗人多有一腔炽热的爱国情怀,他们忧愁国事,感伤时局,鞭挞黑暗,呼唤光明,同情弱者,抨击奸邪,带有非常明显的批判现实味道。此类中比较典型的诗作有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该诗名为谴责商女,实是谴责达官贵人,它抨击了统治阶级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的腐化生活,对时局的忧虑不言而喻。9.反战诗 诗人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对战争,向往和平;有些诗作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根本不顾百姓死活的残暴本质,有警世醒世意义。我们先看唐代曹松
12、的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统治阶级把锦绣江山带入战局,让老百姓想过卑微太平的日子也不可得;其结果,是百姓尸积如山,只是让几个所谓的英雄人物封侯拜将罢了;该诗末句高度凝练,掷地有声。我们再看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看到换代战争让宫殿残破、百姓遭殃的事实,厌恶、痛恨战争之情油然而生。10.讽喻诗 这类诗作,多通过比喻、拟人、象征、隐喻等方式来反映现实;讽刺统治阶级、赞美劳动人民、同情下层人民是其常见主题。我们先看曹邺的官仓鼠:“
13、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作者把贪官污吏比作大老鼠,而且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厌恶之情显而易见,把批判矛头隐隐指向官官相卫的整个官僚体系。,11.抑郁诗“诗穷而后工。”古代士人读书求仕,多怀救世济时之愿,但大多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发而为诗,多抑郁不平之语;它们或愤激,或悲苦,或嗟叹,或哀号,不一而足。品读这类诗作,我们须披情入文,带着感情去阅读,体会诗人那博大痛苦的内心。李白的“拔剑四顾心茫然”,孟浩然的“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苏轼、辛弃疾的同类诗词我们都暂且不管,只看看吕止庵的一首仙吕后庭花:“功名揽镜看,悲歌把剑弹。心事鱼缘木,前程羝触藩。世途
14、艰,艰声长叹,满天星斗寒。”功业无望,壮志难酬,作者进退两难,满心愁苦。该曲通过比喻手法和直抒胸臆,表达了抑郁孤苦的情怀。,(三)从诗歌格律的角度划分 1律诗 律诗的格律十分严密,其要求主要有:(1)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或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2)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即在10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3)有特定的对仗要求。八句者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每首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如是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仗外,中间各联必须对仗。(4)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
15、声韵;四、六、八句押韵,而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律首句多数押韵。(5)讲究平仄,并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式的要求:七绝、七律句中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不论,二、四、六字的平仄须分明;五绝、五律句中一、三字平仄不论,二、四字平仄要分明。,2绝句 绝句的格律要求与律诗相同。具体说来,有四种:(1)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这是常式。(2)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即颈联和尾联,这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它要求第一联对仗。(3)截取律诗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都必须对仗。(4)截取律诗前半两联,即首联和颔联,则要求后一联对仗。3词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1)字数一定。每一词
16、牌都规定一定字数。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2)讲究平仄。(3)句式参差不齐。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4)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并且平仄通押。,4曲 这里说的“曲”指的是散曲,是一种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的体式。曲和词都是配合音乐的长短句。曲牌又名曲调、曲谱,它同词牌一样,有一定的调子、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用韵都有基本式,可据此填写新曲词。曲的格律,即曲律,其特征是:(1)与旧体诗词相比,散曲的押韵有三个特点:韵部不同。元曲用的韵
17、部,共分19部,与诗词不同。四声通押。与旧体诗词不同,旧体诗词的字必须同一声调,不同声调不能押韵,而散曲的字,不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可以一起押韵。一韵到底,押韵的字不避重复。(2)使用衬字。衬字是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或加在句首,或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加在句首的,实字虚字均可;加在句中的,以虚字最常见。衬字不拘平仄,不拘多少。小令衬字少,套数衬字多;散曲衬字少,杂剧衬字多。,二、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对形象地鉴赏要合理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1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形象,一般指“
18、我”,即诗人自己。二是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鉴赏作品中的人物,重点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的刻画,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例:阅读下列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答:这两句诗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透过此景可以看出诗人久久伫立在江边,目送朋友的征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仍然极力远眺,依依不舍的形象。【简析】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19、,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
20、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例:菩 萨 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注】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罗襦:丝绸短袄。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妇女形
21、象?,答: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子的形象。【简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音,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来说,有下述几种:(1)恋友分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这方面的诗歌形象较多,恋人分别如柳永的雨霖铃,朋友分别如李白的赠汪伦,
22、思乡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分别表达了他们离别的无限忧伤和对故乡的苦苦思念。(2)怀才不遇,怀古咏史者的形象 自古文人多不得志,诗中这种形象较多。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牧的赤壁等,表现出他们这方面的情感。(3)钟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4)献身边塞或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5)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23、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他傲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6)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推己及人,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性格。(7)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8)抨击黑暗,同情人民的形象 白居易的许多诗篇都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卖炭翁、轻肥等,表现了诗人对官吏的鞭挞,对人民的同情。,2.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物的描写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感,诗人往往是
24、借助自然中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其主观的感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这些景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古代诗歌创作讲究含蓄。含蓄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它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在欣赏诗歌时,只要看见写景的诗句,脑子里要立即考虑作者在抒什么情。,例1: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注】,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答:连天的海浪伴随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
25、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色。,【简析】开头两句写海上的风浪,首句写海浪,用“如云”的明喻;二句写风声,用“数声雷”之暗喻,惟妙惟肖地将海上的风浪描绘出来:潮头如云,去而复回,北风呼啸,震耳欲聋,惊涛拍岸,声如雷鸣。诗人抓住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描绘出一幅极其壮美的“惊涛拍岸”油画,极富震撼人心的作用。谢榛的“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似乎少了点儿气势,苏东坡的“天外黑风吹海立”,似乎缺了点儿动感,许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鉴赏 课件 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