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授课.ppt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授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授课.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1、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课堂示例,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思友之愁;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
2、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5、昔胜今衰之愁;,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7、羁旅之客愁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8、亡国之愁;,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
3、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9、人生失意之愁;10、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级),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思想内容学习重点,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技巧。学会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特征及鉴赏方法。,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中肯,要就诗论诗,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二、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二.看诗眼,一.看标题,三.看意象,四.看作者,五.看注释,六.看题材,一.看标题(小序),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通过“源活水清”的生活现象,意在说明什么哲理?,诗人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肯定源头活水乃是方塘明净如镜的根本原因,据此,作者意在对读书之道作一个总结: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才能够明白事理,才能心明如镜。,看诗题 抓题眼,陆游书愤杜
5、甫春夜喜雨孔尚任哀江南,二看诗眼,推敲关键词句,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看诗眼、词眼,推敲关键词句,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柳条藤蔓系离情,看诗眼、词眼,推敲关键词句,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练习一:请找出诗的诗眼,从诗眼中你感知到哪些东西?,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诗眼、词眼,推敲关键词句,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
6、手赠,还寝梦佳期。,除了看题目感知内容外,我们还可以看诗眼来感知,请找出此诗的诗眼.,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练习二:说出下列诗句的诗眼。,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孤”,写尽环境荒凉,心情凄苦,练习二:说出下列诗句的诗眼。,孤,三看意象,把握思想内容,看意象,展开联想、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
7、菊”等,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四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看作者,知人论世,把握思想内容。,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注意也要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
8、唐代总体上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3、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
9、格之外的创作,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练习:请结合作者的身世分析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登高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五看注释,抓重要信息,看注释,抓重要信息,把握思想内容,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表现了诗
10、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请简要分析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闺意(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乍一读这两首诗,还以为是一对恋人的艳情之作。后来再看作者朱庆馀把最初为闺意的题目改为“近试上张水部”,我们才得知,原来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人才的水部郎中官张籍。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
11、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忐忑和期待的心情。而张籍的诗中同样以“明艳”、“越女”比籍贯为越州(今浙江绍兴)的朱庆馀,以这位出自镜湖(今浙江镜湖)湖心的美女的歌喉抵得一万金,比喻朱庆馀的诗文功夫,以此打消他的“入时无”的顾虑。,练习:试分析汴河曲(李益)的思想内容。,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注:李益,中唐诗人。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一、写景抒情诗 二、咏物言志诗三、思乡怀远诗 四、边塞征战诗五、怀古咏史诗 六、即事感怀诗七、山水
12、田园诗 八、赠友送别诗九、论道说理诗 十、思妇闺情诗,六、看题材,一枝一叶总关情 写景抒情诗鉴赏,写景诗抒情鉴赏要点,、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景物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明确: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课堂示例,仔细体察物关情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
13、求其“形似”。曲尽其妙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
14、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远诗鉴赏,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妙喻传情:乡愁。,思乡怀远诗鉴赏要点,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抓住意象,构建图景,
15、再悟情感。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思乡怀远诗鉴赏方法,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赏析边塞诗要注意:,5.边塞征战诗,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
16、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盛唐中晚唐宋代,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基调: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尽管仍
17、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赏析边塞诗要注意:第二,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表达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边塞征战诗,赏析边塞诗要注意:第三,感受不同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第四,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
18、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补充:,边塞征战诗,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羌 羯 夷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怀古咏史诗,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
19、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用对比手法以强烈的反差抒写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反衬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要点: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怀古咏史诗,主要是凭吊历史遗迹,或为历史人物,或为历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这类作品多用典故,风格与感怀类似。1)借古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人事变化无常的
20、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咏史怀古诗鉴赏要点,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
21、。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侧面烘托等。,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汴河。隋炀帝时,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大运河的动机,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脂民膏,成为他最著名的暴行。,汴河怀古(其二)皮日休
22、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第四句以“大禹治水的业绩”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但这样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统治阶级奢侈糜烂的生活予以批评。,念天地之悠悠即事感怀诗鉴赏,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赏析“事”与“怀”的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
23、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即事感怀诗鉴赏要点,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
24、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煮酒把盏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以此来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兴。诗人往往从山水中或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如杜牧的山行。或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山居秋暝。特征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山水田园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田园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欢聚离散皆是缘 赠友送(离)别诗的鉴赏,赠友送别诗,谢亭送别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鉴赏 思想 内容 授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