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9第十二章谢灵运、鲍照.ppt
《古代文学9第十二章谢灵运、鲍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9第十二章谢灵运、鲍照.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2,南朝指宋、齐、梁、陈四代,均为士族社会。诗文创作追求辞藻华美、声律和谐。南朝诗歌发展可分为三段:刘宋时期山水诗兴盛,代表人物为谢灵运;鲍照的乐府诗独树一帜。齐梁时期为“永明体”形成和繁荣时期,代表作家为沈约和谢朓。梁陈为“宫体诗”兴盛时期,多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3,第一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 1、诗歌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山水逐渐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2、玄言诗本身孕育了山水诗 玄言诗常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因而出现了不少描写自然山水的佳句。3、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士族文人崇尚山林隐逸。,4,(二)谢灵运,谢灵运世
2、称谢康乐,谢客。出身于士族大地主家庭,才学出众。生活于晋宋易代、政局混乱的时期。宋初刘裕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谢灵运也由公爵降为侯爵,在政治上一直不得意,这自然使他心怀愤恨。自出任永嘉太守之后,纵情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5,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特点,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山水诗主要特点是描写山水精雕细刻,鲜丽清新,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缺点是有名句而无名篇,有画境而无意境。结构上形成了“叙事写景说理”的三段式框架。,6,陶渊明谢灵运诗的比较,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陶诗长于写意,谢诗长于描摹物象 陶诗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描绘山水景物的客观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文学 第十二 章谢灵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