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ppt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今字 異體字 繁簡字,東漢許慎在公元二世紀編撰的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字典說文解字,依據說文序,正文收字9353個,加上重文1163個,計10516個;南朝梁顧野王在公元六世紀編撰的玉篇,收字16917個;宋真宗時陳彭年等人編撰的廣韻,收字26194個;明神宗時梅膺祚編撰的字彙,收字33179個;清康熙年間張玉書、陳廷敬等人編撰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個;,二十世紀初,許元誥等編篡的中華大字典,收字48000多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臺灣省林尹等編篡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888個;到二十世紀末,由徐中舒任主編的漢語大字典共計收列單字56000左右,冷玉龍等編著的中華字海收字85000多個。據
2、抽樣調查,各個時代一般使用的漢字也就在五、六千個左右。,為什麼會出現上述那種後代字書收字遠遠多於前代的情況呢?其原因有二:一是各個時代都會創造一些新的字體,歷史累積的結果,後代自然多於前代;二是前代創造、後世不再使用的死字,在歷代傳承的字書中仍然保留著,所以,越往後,字書中所保留的死字也就越多。,這眾多的漢字之間形成各種關係,如果不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有時會給我們閱讀古代的典籍帶來困難,甚至導致誤解。這些有關係的漢字,其間的關係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古今字;二,異體字;三,繁簡字。,一、古今字,什麼是“古今字”?簡單地講,古今字是漢字在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古今用字不同的現象。通行時間早的,我們稱
3、之為“古字”;通行時間晚的,我們稱之為“今字”。“古今字”的“古”與“今”是相對而言的,段玉裁說:“古今無定時,周為古,則漢為今;漢為古,則晉、宋為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舉個例子來說,東漢的說文和南朝的玉篇中都沒有“債”這個字,這也許就表明到南朝時還沒有產生“債”這個字,但是“債務”這個意義肯定是早就存在的了,那麼是用什麼字來記錄的呢?從文獻來看,是用“責”這個字,如戰國策齊策“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到宋代,徐鉉校定說文時,在新附字中收了“債”字,這表明至少宋代已產生了“債”字。就是說,表示“債務”這個意義,先是用“責”字,後來用“債”字,“責”與“債”在使用上一先一後,
4、二者就形成古今字關係。“責”字使用在先,是“古字”;“債”字使用在後,是“今字”。,為什麼會出現古今字呢?主要是因為“古字”兼職過多、負擔過重,後來就為“古字”的某個義項另造新字。,如“辟”,它的本義是“法也”,如:漢書匈奴傳:“於是作呂刑之辟。”顏師古住:“辟,法也。”除此而外,它還用來表示“躲避”之義,如:左傳宣公二年:“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後來為“躲避”之義專門造了“避”字;又用來表示“開闢”之義,如:孟子梁惠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後來為“開闢”之義專門造了“闢”字;,又用來表示“邪僻”之義,如:孟子梁惠王:“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後來為“邪僻”
5、之義專門造了“僻”字;又用來表示“便嬖”之義,如:論語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後來為“便嬖”之義專門造了“嬖”字;又用來表示“譬如”之義,如: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後來為“譬如”之義專門造了“譬”字。這樣一來,“辟”分別與“避”、“闢”、“僻”、“嬖”、“譬”形成古今字關係。,“今字”產生後,“古字”並不消失,因為“今字”只是分擔了“古字”多種義項中的一項,“古字”的其他義項並不能用這個“今字”來表示,所以,“今字”產生後,並不能完全替代“古字”。例如“舍”,它的本義是房舍,又用來表示“捨棄”之義,如:荀子勸學“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後來為“捨棄
6、”之義造了“捨”字。在表示“捨棄”這一意義上,“舍”與“捨”就形成古今字。,可是,“捨”只是承擔了“舍”的“捨棄”之義,在表示“捨棄”這個意義上,既可以用“古字”“舍”,又可以用“今字”“捨”。而“舍”的房舍之義,卻不能用“捨”來替代。也就是說,在表示“房舍”這一意義時,只能用“舍”字,不能用“捨”字。,教材172頁說:“舍才是本字,捨顯然是後起字。”說“捨”是“後起字”是可以的,但說“舍”是“本字”,容易產生誤解。“本字”一般是相對於“借字”而言的,相對於“今字”,一般稱“古字”。,理解“古今字”,有兩個要點:一是兩個字出現的時間有先後的不同,一“古”一“今”,一先一後;二是“今字”只承擔“
7、古字”的某個義項,在表示其他意義時,不可用這個“今字”。,大多數的古今字的字形都有聯繫,今字大多是在古字上加上形符分化出來的,如:辟避(因躲避與行走有關,故加“辶”旁)辟譬(因為打比方與言語有關,故加“言”旁)孰熟(“孰”的本義就是成熟,因為被借用來記錄疑問代詞,於是又加“火”作“熟”,專表成熟之義),再如:息熄 要腰 昏婚 知智 取娶 反返 新薪 禽擒 其箕 田畋,有時是將“古字”的形符改換為與該意義有關的形符,如:說悅(上古沒有“悅”字,表示喜悅之義用“說”字。“說”字從“言”,本義與說話有關,用它來記錄喜悅之義,當是假借。因為喜悅是人的心理活動,古人認為“心之官則思”,後來表示喜悅之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今 异体字 繁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