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十四章.ppt
《发展经济学第十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第十四章.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经济学之政策篇,第十四章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局限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战略,主要内容,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一、货币政策的作用二、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一、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发达国家,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几乎就是同义语。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两种不同观点: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给量与经济活动水平的直接联系: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人们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引诱经济活动的扩张:反之亦然。该学派经济学家认为,通过控制货币政策供给的增长,政府能够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和控制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着重于货币供
2、给量与经济活动水平之间的间接联系: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利率降低,从而使投资增加,经济活动水平上升:反之亦然。他们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供给增长的控制来影响利率,从而间接的调节国民经济活动。,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一般原理:,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且生产能力过剩时,货币当局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利率降低,进而增加投资和消费,促使更多的商品和劳务购买,从而扩大经济活动水平,减少失业。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高且存在过剩需求时,货币当局应缩小或降低货币供给量,使利率提高,降低投资水平,削减过度需求,降低经济活动水平,使经济恢复稳定的增长速度。,在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就前者而言,货
3、币政策的作用是动员国内私人储蓄,并有效地把它引导到生产性的使用上来。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落后性,货币化比率(monetization ratio,用货币交换的商品和服务对总量商品和服务的比例)很低,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至少没有财政政策那样有效。无论是直接调节还是间接调节,针对发达国家情况的货币政策工具都不适用于LDC,这是因为LDC缺乏这种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环境。,二、货币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1)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金融机构是高度有组织的,经济上是独立的,货币和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是有效率的,金融资产可以流动,利率是由政府信贷控制和市场供求力量共同调节,不同
4、部门和地区之间利率基本上趋于一致的。金融机构在组织上缺乏严密性,经济上缺乏独立性,地区上缺乏统一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体系具有二元性质:一方面,存在着范围不大、受国家和国外金融机构控制、为少数外国和本国的现代化大公司服务的有组织的货币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存在着范围较大、无组织、不受控制的、以低收入阶层和小企业为贷款对象的货币金融市场。这种二元的金融体系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一种表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投资活动对利率和需求的变动比较敏感。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货币和利率的调节来影响私人投资活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私人投资决策对利率和需求的变动反应灵敏度很差。当货币供给
5、增加、利率下降、需求扩大时,生产者不会相应扩大投资。这不是生产者缺乏理性不愿意在有钱可赚的情况下无动于衷,而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供给缺乏弹性,各种供给瓶颈现象阻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供给瓶颈包括管理水平低下、官僚机构的腐败懒惰、中间产品供应不足、进口许可证限制、运输通讯设施不完善、市场的分割造成信息不通等。因此,货币的增加和利率的下降,非但不会增加投资和生产,反而会诱发或恶化通货膨胀。,(2)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经济的敏感程度,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一、金融政策作用的认识进程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一、金融政策作用的认识进程,20世纪70年代之前:货币政策对
6、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不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观点,一直在发展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更强调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以后:上述观点受到批判。以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那得麦金龙提出的著名货币理论“金融自由化理论”(theory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为标志,强调了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将金融系统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包括所有影响金融系统组织、运行的措施。既包括利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同时也包括范围更加广泛的扩大金融资产规模、发展货币市场
7、和资本市场,建立和健全金融机构等长期金融发展问题;简言之,金融政策包括所有影响金融系统的发展、发育、运行、经营效率、多样化的措施。,1.金融系统,(1)含义:也称金融部门,是交易各种金融资产和发生金融业务的市场的总称。,(2)金融系统的构成:,其他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3)金融系统的功能:,第一,货币提供;第二,动员和分配储蓄资金的媒介;第三,分散和转移风险;第四,稳定经济的手段,2.金融政策的目的与工具,目的: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率,三、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宏观调控手段不同,中央银
8、行的独立性是指一国中央银行在与政府的关系方面是否具有自主权的,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是否能独立自主地制定货币政策决策,是否从属于中央政府,能否摆脱其他政府部门的约束与控制。,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产生较早,且几乎都是在商业银行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可以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目标,独立地、不受外界干扰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基本上都隶属于中央政府,直接对政府负责,其官员也由政府任命,货币政策更多的是以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为目标而牺牲币值的稳定。,德意志联邦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及瑞典银行等直接对国会负责,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政府。其中德意志联邦银行是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它的地位被写
9、入了宪法;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虽然隶属于政府,名义独立性较弱,实际上却拥有较大的决策与管理权;意大利银行、法兰西银行独立性则相对较弱。,各国银行地位和独立性对比,印度的中央银行是印度储备银行,强而有力的行政干预是其重要特征,其长远货币金融政策必须与政府的长期经济战略目标完全一致;我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也不高,主要表现在:长期受制于财政、地方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主要官员的任职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人事渗透过多、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方面还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在抵御不合理的融资要求方面还缺少法律保障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已经市场化、规范化,是通过使用政策工具、价格杠杆和法律手段来影响金融机
10、构的资金成本,使商业银行等自觉地扩张或紧缩信贷规模,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达到调控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目标。,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能力都比较差,很大程度地存在着直接的、以行政干预为特征的政策手段,金融调控手段主要依赖于信贷规模的控制,尚未完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手段对比,2.商业银行的产权及业务经营体制不同,产权体制方面,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完全属于私人部门,采用股份制组织形式,外部控制和内部治理结构较为健全与完善。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综合化、全能化经营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方向。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产权体制可以分为政府所有、私人所有和外资所有三种,以国有
11、为主,这就为政府和中央银行干预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提供了温床。外部干预使商业银行难以完全遵循盈利目标,还被迫承担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而下达的行政任务,造成商业银行无法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经济效益低下。,经营体制上,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有多种类型,如德国、法国和瑞士等欧洲大陆国家一直实行混业经营制,商业银行可以综合开展各种金融业务,中央银行不加限制;美、日、英、加、澳等国实行比较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专业化经营的色彩比较明显。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实行分业经营体制,专业化经营色彩浓厚。商业银行只开展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无其他金融业务。尽管在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金融运行过程中
12、的不稳定性,维持金融秩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深化,弊端日益呈现。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调整了本国的银行体制结构。如菲律宾允许其国内的境外银行从事综合化银行业务,被视为是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的一种过度。,3.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同,非银行金融机构现已在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中居重要地位,表现在机构类型日趋多样、资产和负债规模所占比重已接近甚至超过了银行金融机构、业务领域日益拓宽,在金融创新、资产重组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发展中国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发展较快,但整体还不发达,结构很不合理,证券机构、信托机构几乎为零,保险业水平低下,且对外依赖较为严重,亟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4.金融监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经济学 第十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