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发展战略与安全文化创建.ppt
《安全发展战略与安全文化创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发展战略与安全文化创建.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发展与安全文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2012年5月12日,第一部分:与时俱进的安全生产,1、以安全生产法出台为标志,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有了新开端。2002年我国第一部安全生产法正式出台。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加快修订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目前,已报国务院 法制办,进一步修改。,2、以安全监管机构升格为标志,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2005年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升格为总局目前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乡镇五个安全监管体制。全国公务员和事业编约12万人,加之乡镇委托执法人员约计20万余人。煤矿安全监察实行中央垂直管理体制。
2、,3、以安全发展理念确立为标志,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确立了科学的指导原则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4、以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实施为标志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国务院2010年23号文件:制度创新性、强化规范性、法规制约性。国务院2011年40号文件:政策指导性、统一协调性、战略推进性国务院决定所提出的“三个阶段”目标中的至2010年的“第二阶段”目标圆满实现,标志着第三阶段任务的新开始,40号文件是其任务遵循。出台背景,“十一五”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对比,20052010年全国各类事故起数,200
3、52010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十一五”全国煤矿事故与重特大事故,20052010年全煤矿事故总量,20052010年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重要文件出台背景,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持续好转(2011年实现现“五个明显下降”),但形势仍然严峻,在一些行地区和行业甚至恶化。2010年发生重大事故74起、死亡1028人,同比分别上升19.4%和23.1%;特别重大事故11起、死亡410人,同比分别上升120%和40.4%。2011年10月之前,连续发生“7.21”“7.22”、“7.23”等三起特别重大事故。综合1年左右的重特大事故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民主人士的积极建议,中央领导同志的
4、重要批示。,第二部分:安全发展战略,第一,事故的多发期易发期。反映了对新时期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2012年以来重大事故出现反复。第二,安全生产工作着力点。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又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三,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三个事关”。第四,安全生产工作所处的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五,大力推进安全发展战略。既是保证也是要求,既是手段也是目标。,安全发展战略的形成与本质,过程。安全发展概念产生于2005年,理论形成于2006年,通过5年实践于2011年上升为战略,首次出现于国务院40号文件,再次强调于2012年“两会”。内涵。
5、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安全发展,执政为民首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目标。以到2020年实现根本好转、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阶段性目标。安全发展是一个长期行为和目标要求。原则。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依法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预防,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完善“六大体系”,提高“六个能力”。工程。“九大工程”。,一事故现场,不以安全为前提的发展即是悲剧式的发展,“8.24”空难现场(一),“8.24”空难现场(二),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要与安全高度统一,7.23事故现场(一),总理看希望小尹尹,第三部分:当前我国安全生产重点任务(
6、国务院40号文件),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安全法制)。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责任)。三、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安全基础)。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专项整治)。五、大力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保障能力)。六、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应急管理)。七、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监督管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8个方面:第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形成与丰富。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一)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1、依法依规。2、第一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3、技术管理。技术
7、负责人,注册安全工程师。4、安全培训。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先培训后上岗。“3.28”5、劳动管理。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要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7.16”中石油大连火灾事故,“3.28”王家岭矿难-培训不可“赔训”,焦急等待的被困矿工家属,8天8夜后第一名被困人员升井,(二)强化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监管责任。1、“三个结合”。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 衡量指标。2、属地管理。包括中央、省属企业。3、第一责任。行政首长。定期研究部署,解决重点难点问 题。4、“一岗双责”制度。,(三)切实履行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职责。1、综合监管。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8、部 际联系会、联合执法、联合督查、重点会商。2、行业主管。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 指导职责。3、境外企业。相关部门、境内投资主体和派出企业的指导 管理。4、创新监管。与经济运行、社会管理相适应的安全监管模 式。重申了23号的要求,建立健全与企业信誉、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相挂钩的安全生产约束机制。,事故责任查处的有关依据规定1.安全生产法。2.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3.2001年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4.中纪委2007年印发的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业适用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5.2007年“两高”对有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
9、的法律解释即刑法修正案六。6.中组部制定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绩考核的有关规定。7.中办国办2009年制定的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2010年河南平顶山“9.8”矿难庭审现场,2010年12月1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被告李新军、韩二军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别是故意犯罪不让传感仪报警、填写虚假瓦斯报表、以罚款相威胁强令工人下井作业、拒不执行停产整改指令。2010年河南伊川国民公司“3.31”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矿主王国政,2009年5月1日因瞒报事故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第二,着力强化安全
10、生产基础(一)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1、安全许可。2、产业政策。3、项目核准。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 的前置条件,未通过安全评估的不准立项;未经批准 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取缔。4、“三同时”。5、人员准入。制定和实施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6、服务机构。实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防止以“金钱”换“条件”,项目核准把关不严的“7.23”“典型案例: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在温州南站上道使用。”铁道部同意没有经过现场测试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上道使用(总共在包括甬温线在内、广珠线、海南东环线的58个车站
11、、18个中继站使用。铁道部在合宁线建设工期要求紧迫、有关司局催办和LKD2-T1列控中心设备在合肥站已经进场安装的情况下,根据通号设计院、合宁公司提交的CTCS-2级列控系统技术审查的申请,会同有关部门对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进行了无依据、不规范的技术预审查。“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10名厅局级干部受到严肃处分。,第三,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1、科技手段。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2、体系建设。体现预防为主、超前防范。3、风险评估。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主
12、管部门备案制。4、挂牌督办。5、全程监控。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第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1、重点范围。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2、三个达标。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3、约束机制。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4、考核机制。分级考核。与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相结合,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2-4)重申了23号文件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1、法与规划。一法一规划。“三同时”。2、“四方”责任。安监、卫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发展战略 文化 创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4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