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复习.ppt
《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复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知识解读,第六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第十三课 关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知识梳理:,1、自然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那些有益的影响?2、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3、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体现在哪些方面?4、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5、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6、应怎样关爱大自然?7、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8、为什么要善待大自然?怎样善待大自然?9、怎样美化大自然?10、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1、青少年应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考点提示考试重点:1、鉴赏大自然的方法。2、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3、人与自
2、然和谐相处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要求。考试结合点: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复习方法:密切联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体验中考,一、单项选择题1、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启示我们在欣赏大自然之美时要注意()。A 观赏景物的距离和时间 B 观赏景物时要发挥想象力C 观赏景物的角度和时间 D 观赏景物的角度、时间和想象力,D,2、环顾2011年第一季度:云南盈江5.8级地震,日本地震、海啸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灾难考验着人类,灾难也警示着人类,为此()。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防灾而不仅仅是救灾,加强减
3、灾而不仅仅是救灾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以主人自居,而是做自然的朋友我们要做自然的主人,大量开发自然资源,来抵御灾害的侵袭我们要总结经验,尊重自然,善待自然A.B.C.D.,B,3、你对“过去我们吃青蛙、现在虫子吃庄稼”的正确理解是()。人类肆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人类末日已经来临现在大量使用农药,不但会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威胁人类健康A.B.C.D.,B,精讲点拨学以致用,材料分析:“五一”期间,济宁市迎来了旅游高峰,“创卫”工作也到了最关键阶段。为此,济宁市召开的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要求,要确保5月底前“创卫”全面达标
4、。自“创卫”以来,济宁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品位明显提高。通过“创城”,市民亲眼目睹了城市发生的变化,充分享受到了“创城”带来的实惠。济宁天更蓝了,路更净了,水更清了。,请根据材料回答:1、在感受美丽济宁的同时,你还发现哪些令人遗憾之处?2.在“创卫”过程中,作为济宁的中学生,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请你为济宁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乱扔垃圾、说脏话、打架斗殴等,积极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和污染环境可耻的观念。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守法,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落实环保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事,依法保护环境。,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创建文明城市 打造宜居济宁等。,材料分析:材料一:在我国西部高原牧区,多年来狼、狐狸和鹰、隼等食肉动物被大量捕杀,草原上的鼠、兔由于失去天敌而数量猛增,鼠、兔掘洞的天性使草原遭受严重破坏,最终导致近年来西部草原的迅速退化。材料二: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区域已超过国土面积的1/3,荒漠化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40多亿元。,请根据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根据材料分别说明这个问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3.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青少年学生在道德和法律方
6、面应该怎样做?,环境问题,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道德要求: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多样性;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法律要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学习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拓展延伸,1.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袋已诞生百余年,在当时来说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是,2008年6月1日起,我国颁布法令禁止超市。集贸市场等场所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大力提倡使用布袋子、竹篮子购物,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A.能减少个人的消费支出B.塑料袋用处太小,对人类贡献不大C.制造塑料袋的原料短
7、缺D.塑料袋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D,2、国家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种做法()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 能完全遏制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A、B、C、D、,B,当堂练习,2、请回答“问环境 污染谁之罪”?(2分),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答案举例,3、歌词中“治理需要全民的参加”理论依据是什么(或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原理)?(4分至少两条),(1)依靠群众保护环境是环境保护的原则之一。人民群众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力量,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必须依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 大自然 和谐 相处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3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