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案件实例分享及其对劳动用工的启发.ppt
《劳动案件实例分享及其对劳动用工的启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案件实例分享及其对劳动用工的启发.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案件实例分享及其对劳动用工的启发,职途网 JOB 广东免费人才招聘网,1、劳动关系认定,案例1:案情简介黄某2008年8月15日受聘某时装厂,任车间管理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及购买社保,2008年10月5日,黄某由于工作疏忽,导致切布机割伤其右手食指,经南方医科大学鉴定,为工伤十级伤残。某时装厂老板为香港人,2009年5月14日以一内地人名字孟某登记为个体工商户。黄某直接向某区法院起诉,诉求:赔偿未支付的医疗费、鉴定检查费、一次性残疾赔偿金共41630元。黄某提供的证据有:1、三个员工证人;2、黄某与案外人签订的某时装厂外发加工协议书,3、时装厂的照片。,问:,黄某的诉求是否可以得到法院的
2、主张?,判决:驳回黄某的起诉。,法律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1款、第3款和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第1款,第17条和第21条的规定,属于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应先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后再向某时装厂主张赔偿,而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本案中,黄某以工伤损害赔偿为由直接向法院起诉,属于程序不合法,故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另外,其提供的证据证明力很弱,更为重要的是其诉讼思路严重错误,导致败诉而不能翻案。在诉讼中,本人作为时装厂的代理人运用了一些技巧,因此胜诉。这里就不讨论诉讼技巧问题。,劳动用工的启示:,对于一些小企业,如果没有与员工签订
3、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等,应避免让员工手头掌握直接证据证明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发生劳动争议,则可在诉讼中采取否认劳动关系的方式应对。但是,败诉的员工心中怨气始终存在的,为避免矛盾的激化,最好采取支付一定补偿金的形式终结该纠纷。该案,诉讼后,本人建议给予一定抚慰金,尔后,该案因此终结。,案例2:,案情简介李某于2009年5月25日入职广州某公司,任行政部经理,每周工作六天,该公司没有与李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却以福建某公司名义与李某签订三年期书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3个月。2010年1月22日,该公司以福建某公司的名义向李某发出书面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李某向某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诉求:1、支
4、付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额外一倍工资;2、支付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1月22日加班工资;3、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4、支付2009年6月至10月高温津贴;5、支付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6、出具合法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双方提交的证据:,李某的证据有:1、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给该公司的责令改正通知书,该文件的收件人是李某;2、有广州某公司盖章的工龄证明;3、广州某公司的企业注册基本资料显示法定代表人为俞某;4、俞某亲笔签名的转正申请;5、俞某签名加盖广州某公司公章的税务(社保缴费)登记表,显示社保联系人为李某,法定代表人为俞某;6、盖有广州某公司公章的广州
5、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有李某名字,显示合同开始日为20091202,合同结束日为20111202;7、中国农业银行账户历史明细查询,显示李某在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22日的每月收入,但进账账户非广州某公司;8、考勤表;9、员工信息表;10、辞职申请表;11、人事行政部工作交接;12、由福建某公司盖章的关于解聘行政经理李某的决定。广州某公司的证据:李某与福建某公司签订期限从2009年5月25日至2012年5月24日止的劳动合同。,问:,李某的诉求是否可以得到法院的主张?,判决:劳动仲裁驳回李某的诉求,一审驳回李某的诉求,二审撤销一审判决,证据分析:,根据李某提供的证据,一一讲解。
6、另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二条“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规定,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劳动者填写的报名表等皆由用人单位举证,然其未提供相关证据,反而,李某提供了一些表面证据予以证
7、实。见证据分析。劳动仲裁和一审如此判决,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望裁决兴叹”,劳动用工的启示:,1、劳动关系的存在与否,可以从是否有劳动合同及合同是否履行来看,而不能仅从单一的证据来看,另外,根据民事证据规则结合本案,李某的证据的证明力比公司的证据证明力大,之间的劳动关系存在足以认定。因此,用人单位不应存在侥幸心理,有劳动关系的员工,应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可能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法律风险。2、用人单位没有足够证据,不应出示书面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否则,可能存在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和加班费,1、案例:案情简介李某于2005年7月15日入职广州某物管公司,
8、任管家部清洁工,李某工作时间每日固定9.5小时,每周工作六天。该物管公司于2005年9月13日以“服装费”名义收取押金300元。在职期间,双方一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李某月基本工资与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相同。工资支付通过转账方式,无需签名。2010年11月8日至11日李某休年休假后没到物管公司上班,物管公司以李某连续矿工4天为由以快递形式向李某寄发办理离职手续的通知。尔后,李某提起仲裁。,李某诉求:1、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2、支付2008年11月8日至2010年11月8日的加班工资;3、返还工作服押金300元;4、支付11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李某的证据:1、广州银行账户流水清单;2
9、、押金收据;3、工牌。物管公司提供的证据:1、请假申请表;2、职位申请表;3、EMS快递单及办理离职手续的通知;4、EMS快递邮件详情单;5、员工上下班时间表;6、工资表;7、管家部排班表;8、管家部用餐人员名单;9、员工用餐登记簿;10、员工手册及附件;11、加班补休申请表。,问:,李某的哪些诉求是否可以得到法院的主张?,裁决:,1、物管公司支付李某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加班工资2685元;2、物管公司返还李某服装押金300元;3、驳回李某其他诉求。,法律分析:,1、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由于李某在休完年假后不来上班,没有证据证明其被迫离职或协议解除之间的劳动关系,根据用人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案件 实例 分享 及其 用工 启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3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