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测试课后习题答案.ppt
《力学测试课后习题答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学测试课后习题答案.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一 机械性能,实验地点:A3-101 时间:17周 周二 13:30 2108011101-19 19人 14:35 2108011120-38 19人 周二 15:40 2108011201-19 19人 16:45 2108011220-37 18人,对于脆性材料还要做压缩试验,脆性材料,铸铁,铸造合金,高碳钢,拉伸时,没有一点韧性现象,压缩时表现出韧性,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压缩性能指标:,压缩屈服强度 ReHc ReLc,上压缩屈服强度,下压缩屈服强度,同样有规定压缩强度指标,两项,均要加脚注 规定非比例压缩强度 Rpc 例:Rpc0.2 规定总压缩强度 Rtc 例:R
2、tc0.5,对以上性能指标计算方法分别为,压缩弹性摸量 Ec,抗压强度 Rmc,对压缩试样要求:d0为试样直径,L为试样长度,do(1020)mm短压缩试样 L(12)d0长压缩试样 L(2.53.5)do,试验速度线弹性范围 110 N/mm2 S-1 按应力速率加载塑性范围 0.00050.001/S 按应变速率(5001000/S)试验温度 1035,压缩弹性摸量(装引伸计)L(58)d0,试验条件,测定压缩性能一般也都用作图法、割线法、逐次逼近法等方法,拉伸性能测定能用的方法,压缩性能测定都能用。,习题:4.2,4.3,4.4,4.6,4.8,复 习 题,3.18 如图所示为起重吊车,
3、其吊钩可在L长度范围内移动。现 欲测定吊车的载荷F,试问在吊车梁上应如何布片?如何 接桥?并说明理由。,测载荷F,吊车在L范围内移动,在布片时要考虑F 在L范围内移动不会改变。,由材料力学知 FRA+FRB=F,如图布片,R1与R3,R2与R4在A、B点正反两面,并互相相差90,且都在中性层上,A、B两点应力状态,A,B,A、B点为工字梁的腹板,由材料力学知工字梁上切应力主要由腹板承担,因此,若腹板高度为h,厚度为b,则A、B点切应力为,确定A、B点45方向线应变,R4,R3,R2,R1,广义虎克定律,组成全桥测量电路,因为,所以,3.19 图示矩形截面的悬臂梁,F作用在xoy纵向平面内,有一
4、偏 心距e,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问如何布片、组桥方可测 出e及F力的大小。,1.测F,R1、R2与R补偿片组成 对臂全桥,R1,R2,2.测e,R1、R2组成双臂半桥,因为,所以,3.20 如图是一个测力传感器的钢制圆筒。其上贴有八个应变片。试将该八个应变片接成全桥以消除力的偏心影响。,消除力偏心影响的全桥,八个片安排如桥路图,3.21 有一偏心受压短杆如图。欲得到载荷作用点位置,在杆上 贴有四个应变片,确定组桥方案,并写出载荷位置与读数 应变ed之间的关系式。,设F 距 z 轴距离为a 距 x 轴距离为b,Mz=F aMx=F b,1.确定a,2、4 组成双臂半桥,2.确定b,1、3 组成
5、双臂半桥,3.22 拐臂结构受载如图,设几何尺寸、材料常数均已知,用电 测法如何贴片组桥能测得Fx、Fy、Fz,并写出各方向力F 与读数应变ed的关系式。,-截面上下各粘贴一片应变片R1,R2。并粘贴两片补偿片。,-截面和-在中性层各粘贴一片应变片R3,R4。,R1、R2在MXZ和FZ对-截面弯矩的中性层上。R1、R2分别感受的应变有:,1.将R1、R2和R组成对臂全桥,R1,R2,因为,所以,2.将R1、R2组成双臂半桥,因为,所以,3.将R3、R4组成双臂半桥,R3、R4在Fy对-、-截面弯矩的中性层上。R3、R4分别感受的应变有:,R3,R4,因为,所以,1分析各种测量方法中温度补偿的实
6、现方法。,单臂半桥、对臂全桥组桥均由温度补偿片实现温度补偿;双臂半桥、四臂全桥、串、并联半桥组桥均由工作片实现温度自补偿。,2采用串联或并联组桥方式,能否提高测量灵敏度?为什么?,采用串联或并联组桥方式,不能提高测量灵敏度。因为无论串、并联均不能改变,不能提高读数应变。,3当应变片灵敏系数与应变仪灵敏系数一致时,将粘贴在被测件 上的应变片组成单臂半桥测量电路,被测件受力后,应变仪读 到的应变是否是被测件表面的应变?,实验二思考题,电桥测量灵敏度是测量电桥所感受被测件上应变的灵敏程度。P66,当应变片灵敏系数与应变仪灵敏系数一致,组成单臂半桥测量电路时,应变仪读到的应变即为被测件表面的应变。,4
7、电桥测量灵敏度是否指用应变片组成的测量电桥所感受被测 件上应变的灵敏程度?,5.将粘贴在被测件上的应变片组成测量电桥接至应变仪上,未对被测件作用外力,但应变仪有读数应变,问该读数应变 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该读数应变是由于四桥臂电阻阻值不完全相等,造成电桥不平衡所引起的。,1.比较应变片6和7(或应变片4和5)的应变值,可得到什么结 论?,4和5,6和7应变相等,符号相反,对称于中性层,纵向纤维间无挤压。,实验三思考题,2.应变片测量的应变是:a.应变片栅长中心处的应变?b.应变片栅长长度内的平均应变?c.应变片栅长两端点处的平均应变?,应变片测量的应变是应变片栅长长度内的平均应变,3.本实验
8、中对应变片的栅长尺寸有无要求?为什么?,本实验中对应变片的栅长尺寸无要求。因为应变片测量的应变是应变片栅长长度内的平均应变,而纯弯曲梁在纯弯曲段内沿梁轴线方向应变是均匀的,沿梁横截面高度应变是线性分布的。,根据公式,实测应变分别为:274.5、206、137。,4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为2.24,应变仪的灵敏系数K仪为2.12,已知 读数应变分别为290,218,145,问实测应变为多少?,5能通过加长或增加应变片敏感栅线数的方法改变应变片的电阻 值来改变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什么?,用加长或增加应变片敏感栅线数的方法改变应变片的电阻值,不能改变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因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与电阻变化率有关
9、,即,实验四讨论,1.不同约束支撑条件下,细长压杆失稳时的变形特征有何不同?,不同约束支撑条件下,细长压杆失稳时的变形特征不同,两端铰支撑时,变形对称,在 处,变形最大,为失稳截面;而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撑时,则在 处,变形最大,为失稳截面;后者的临界力,2.临界力测定结果和理论计 算结果之间的差异主要是 由哪些因数引起的?,临界力测定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有:,a)压杆受一对P力作用,P力 作用偏心会影响测量结 果;,b)压杆反复测试,产生预弯曲,会影响测量结果;,c)应变片粘贴位置与失稳截面有差异,会影响测量结果;,d)理论计算力学模型与实际不完全一致,会引起计算结果与实 测
10、结果的差异,比如压杆长度,在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撑时,压杆长度的实际尺寸是小于350mm的。,实验一思 考 题1.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什么要用标准试件?为了排除试件尺寸对材料塑性指标 A 测试结果的影响,便于进行不同材料间的塑性指标 A 的比较。2材料拉伸时有哪些力学性能指标?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强度指标: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规定总延伸强度Rt,抗拉强度Rm;塑性指标:断后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弹性指标:弹性模量E,泊松比。,3测定断后伸长率 A11.3 时,若断面邻近标距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3L0时,应如何处理?应进行断口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力学 测试 课后 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3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