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ppt
《职业健康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管理.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健康管理,2023/9/5,2,目录,概述;相关法规解析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业健康评价职业危害检测及其报告格式职业卫生控制效果评价,概述,2023/9/5,4,对职业健康管理的最新认识,2023/9/5,5,危险辨识,危害可能导致健康受损的根源和状态和行为。辨识查找出来,2023/9/5,6,风险评价,风险某种危害变为职业病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造成职业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评价用各种科学的方法量化风险,2023/9/5,7,消除或减轻危害,通过安全研究,期望取得突破,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现有危害不得已时求其次,设法减轻危害,2023/9/5,8,预防控制,同时采取组织措施、教育措施、技术措施,形成
2、完整的预防体系组建多到防线,增加防御纵深从有效控制高概率事件开始,2023/9/5,9,预测预警,配备监控装置确定警戒线多方共同全天候监控,2023/9/5,10,健康保险,精确估算危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价值,事先投保,以转嫁与保险公司,2023/9/5,11,事故报告,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2023/9/5,12,应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形成一案三制防灾、减灾、救灾和恢复,2023/9/5,13,调查处理,查明真相,掌握事实原因分析责任分析防范措施分析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可能影响到帽子、袋子、自由、生命),2023/9/5,14,统计分析,记录职业健康的各种原始数据查找各类职业病发
3、生的规律性,相关法规解析,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23/9/5,17,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第23号令,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对煤矿以外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以及安监局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作出具体规定。职业危害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2023/9/5,18,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五章五十六条:第一章总则,七条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三十条第三章监督管理,八条第四章罚则,八条第五章附则,三条,2023/9/5,19,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
4、法、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23/9/5,20,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界定安监局的职责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负责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管理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2023/9/5,21,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主体精神安监部门是执法主体企业新设两项义务由企业担当防治责任,2023/9/5,2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企业应做好六方面工作将职业危害及后果如实告知职工对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建立企业内部的监督队伍对职工进行必要的体检、为职
5、工建立健康档案给有职业危害的岗位职工配备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对危险岗位的工艺设备及时更新改造,严格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023/9/5,23,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企业新设义务将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设施“三同时”相关文件报送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将职业危害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向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企业检测和评价的频次具体为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2023/9/5,2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总局第27号令,2009年8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6、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共16条制订目的:为了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管理。,2023/9/5,2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总局第27号令,企业责任: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企业除外),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2023/9/5,27,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总局第27号令,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
7、测、评价,并按照职责分工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2023/9/5,28,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总局第27号令,申报时,应当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2.产生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危害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4.接触危害的人数及分布情况;5.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人员的管理情况;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2023/9/5,2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总局第27号令,每年申报一次。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1.进行新、改、扩建、技术引进的,在
8、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2.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3.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2023/9/5,3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总局第27号令,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危害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未按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申报变更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职业健康监督管
9、理,2023/9/5,32,我国职业卫生现状,2023/9/5,33,职业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如震动,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化学危害因素(如:有机溶剂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生物危害因素(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极端气候(热、湿、冷),不合适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2023/9/5,34,职业危害因素来源,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2023/9/5,35,生活安全危害,食品安全(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膨大剂,等等)居住环境,2023/9/5,36,职业安全形势严峻,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
10、BZ/T225-20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安监总局办公厅发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通知等,职业健康评价,2023/9/5,38,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2023/9/5,39,“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以下简称“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是职业卫生监督一项重要内容,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的治本措施。,2023/9/5,40,“三同时”的管理程序,2023/9/5,41,“三同时”制度,职业病危害评价是“三同时”审查的重要内容,是对职业病危害建
11、设项目进行依法监管的重要手段。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和“三同时”审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明确要求,也是各职业危害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应尽法律义务。,2023/9/5,42,“三同时”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XX省职业病防治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等。,2023/9/5,43,职业危害“三同时”评价范围,(一)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均属于职业病危害评价范围
12、。(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2、可能产生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危害程度为“高度和重度危害”化学物质的;3、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的;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2023/9/5,4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及“三同时”审查 程序,立项阶段建设单位应向市一级卫生监督所递交立项批文、建设项目拟选地址图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三同时”申请书。卫生监督部门在接到申请资料后五日内进行现场勘察,并作出选址审核意见。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13、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2号令)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委托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023/9/5,45,可行性研究阶段 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向政府卫生监督部门提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含职业卫生专篇)。卫生监督部门自收到审核申请和有关资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及“三同时”审查 程序,2023/9/5,46,初步设
14、计阶段,对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政府卫生监督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并提交以下材料:1、初步设计说明书;2、职业卫生篇章;3、初步设计图。卫生监督部门在收到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审查意见,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2023/9/5,47,竣工验收阶段,建设项目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委托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单位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时,并提交以下资料:(一)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
15、告;(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卫生监督部门自收到卫生验收申请和有关资料之日起30日内,对建设项目做出验收意见,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建设项目未经卫生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2023/9/5,48,职业卫生预评价,2023/9/5,49,卫生预评价简介,卫生预评价是指卫生监督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对各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卫生学审查与评价。,2023/9/5,50,预评价过程,卫生预评价的全过程包括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的卫生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卫生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及竣工验收中对卫生防护设施效果的监测和
16、评价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对工业企业建设项目进行卫生预评价,保证建设项目中的一切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即工业卫生“三同时”),以使之符合卫生学要求。,2023/9/5,51,评价依据,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标准B16357-1996中规定的方法,2023/9/5,52,评价程序,2023/9/5,53,2023/9/5,5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卫生审查必须遵循城乡全面规划合理布
17、局的方针,对工业、居住、文教卫生、商业、仓储、运输等功能分区进行全面规划,防止或减轻工业污染因素对城乡的污染和危害,保护居民健康。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设有工业卫生篇章。,2023/9/5,55,厂址选择根据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以及水文、地质、气象和人群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进行工业企业选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2023/9/5,56,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厂址选择应防止工业粉尘、有害气体、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和物理因素等,对居民的生活、学习、文体活动环境
18、的污染,保护居民身体健康。,2023/9/5,57,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以保证居住区受污染的机会最少。,2023/9/5,58,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不应在饮用水源上游建厂、防止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水源,保证下游最近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地面水质卫生要求。,2023/9/5,59,企业总平面布置,工业企业的生产区、生活区、居住区、生活饮用水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点、废渣堆放场和废水处理场,以及各类卫生防护、辅助用室等工程用地,。应兼顾其各自的功能同时规划,布置原则应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以及当地建设
19、规划的要求,2023/9/5,60,企业总平面布置,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置的车间时,同时考虑相应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的配套。,2023/9/5,61,健康防护设施,产生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可能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和隔离措施,避免直接接触,采取远距离操作。,2023/9/5,62,健康防护设施,根据生产工艺和有害物质特性,采取防尘防毒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使车间空气中尘毒浓度达到卫生标准。,2023/9/5,63,健康防护设施,从发生源经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有害物质必须通过净化设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保证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
20、不超过已颁布的各类废气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2023/9/5,64,健康防护设施,车间的防高温、防寒、防湿的技术措施应按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作业地点温度、湿度符合规定的要求。,2023/9/5,65,健康防护设施,尽可能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工艺过程和设备代替强振动、高噪声工艺过程和设备,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消声、隔声、吸声、减振以及综合控制措施,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要求。,2023/9/5,66,健康防护设施,生产装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仪表时,在不影响仪器仪表性能的条件下,宜采用辐射强度和能量较低的放射性同位素作放射源,应密闭放置,并设安全标志。,2023/
21、9/5,67,健康防护设施,车间的放射卫生防护以及其它各种物理因素的防护,应按GB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470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10437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GB10435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等规定执行。,2023/9/5,68,健康防护设施,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选择、水源卫生防护及水质标准,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2023/9/5,69,健康防护设施,工业企业的固体废弃物,应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对有害固体废弃物必须进行处理和处置,消除或控制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2023/9/5,70,初步设计,一般性规定建设单位必须提供建设
22、项目一般情况、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资料,其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有工业卫生篇章,篇章的主要内容为:a设计中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的卫生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2023/9/5,71,初步设计,b建设项目的用途、生产性质、设计能力、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c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部位、存在的形态、主要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及危害的范围和程度。,2023/9/5,72,初步设计,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所采用的建筑设计和劳动卫生防护措施及预期效果。但对于因工艺或设备本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尚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要进行说明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23、,2023/9/5,73,初步设计,e根据生产特点和卫生级别、职工人数及构成,设置生活卫生设施,包括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女工卫生室、厕所、医疗室和工业卫生室及其设备。f写明用于工业卫生防护措施的经费概算及占工程投资总额的比例。g存在问题。,2023/9/5,74,初步设计,凡不经可行性研究阶段而直接进行初步设计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须按(第221224条)进行厂址选择的卫生学预评价。初步设计经卫生学预评价后,须由卫生监督部门签署卫生监督文书“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建设项目中用于卫生防护设施及生活卫生设施的经费,必须在初步设计中编制专项概算,列入建筑项目总概算内。,2023/9/5,75
24、,总平面布置设计要求,厂区总平面布置应作到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凤侧,厂前区和生活区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凤侧,将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2023/9/5,76,总平面布置设计要求,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污染危害最大的设施布置在远离非污染设施的地段,合理确定其余设施的相应位置,避免相互影响和污染。,2023/9/5,77,总平面布置设计要求,生产区内应将热加工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尘的车间与产毒的车间分开布置,高噪声车间应布置在远离生活区的厂区边缘。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和厂前区、和生活区之间应设有一定的卫生防护
25、绿化带。,2023/9/5,78,厂房和设备布局设计要求,厂房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凤和自然采光,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对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度。,2023/9/5,79,厂房和设备布局设计要求,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采取防止振动传播的措施,产生振动和噪声的车间墙体应加厚,隔音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应符合隔声吸声要求。产生电离辐射的放射性工作场所应设在单独建筑物内或建筑物的一端,并要有足够的建筑面积,按放射场所的有关规定布局。,2023/9/5,80,厂房和设备布局设计要求,在同一厂房内同时存在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健康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3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