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补充内容: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概念),2、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1、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动物、植物,3、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练习、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
2、一年一熟麦。,地域性,4、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投入:自然条件(热量、水分、地形、土壤、光照等),劳动力,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科技(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产出:农产品,资料 根据国际学术讨论会消息,从1952年到1996年的40多年间,我国玉米单产由每公顷1350公斤增加到5203公斤,在玉米增产的因素中,化肥的广泛使用占了主导地位,而玉米遗传改良的作用不足 40。专家认为,今后依靠化肥使玉米增产的潜力已十分有限,而遗传改良有望成为玉米增产的“主力军”。,阅读以上材料分析:1、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有哪些?2、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什么手段最理想?3、发达国家提高农业产
3、出的手段主要靠什么?,加大生产资料(如农药、化肥等)的投入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加大科技(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的投入、,5、农业的分类,6、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3.2 农业区位因素与 农业地域类型,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青藏高原,畜牧业为主,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南方种植水稻,一、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一)自然条件,P59阅读 P60活动,P60活动分析讲解,1、甘蔗的生长习性是生长期较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古巴气候湿热(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土壤肥沃,适合甘蔗生长。,2、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
4、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无霜期长;且昼夜温差大,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长十分有利。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产状况良好。,地形,3、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高山草甸,冬季牲畜过冬的牧场则位于气温较高的天山北麓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4、各地海拔不同,引起了热量等气候条件的变化,不同海拔,农作物的种类也就不同。,地形,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影响是决定性的。,说明: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将双季水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又如:丘陵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改造为梯田人们利用温
5、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人们在干旱的地区通过人工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地形,气温,水分,说明: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坡度较陡(大于25度)的山区改造为梯田,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1、从投入和产出来考虑,投入远远大于产出(简单地说,也就是“得不偿失”);,思考:山区坡度与改造得到的梯田面积之间的关系,2、容易引起山区水土流失。,负相关,(二)科学技术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熟制)。(P60),其中劳动力,主要涉及数量和素质,比如技术装备的应用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数量,但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P61活动分析讲解,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区位 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2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