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章.ppt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章.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核心专业课程公共部门经济学The Economy Of The Public Department,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公共选择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特点是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这两种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物品或劳务的决定表达意愿。,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公共选择是根据既定的规则并通过许多人的政治交互作用而作出的。通过公共选择过程而进行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要求人们在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数量和融资方式方面达成协议。在各种可以供选
2、择的公共规则中,最常用的是多数投票法,或称简单多数规则。简单多数规则要求,一项提案在付诸执行之前必须拥有n/2以上的拥护者(n为投票者的数目)。,政治均衡的概念,政治均衡(Political equilibrium):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政治均衡。税收份额(tax shares),有时也称作税收价格(tax prices),是指事先公布的公民所须承担的税收数额,它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成本的一部分。对每一投票者来说,这些税收份额代表着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单位价格,其总额必须等于公共物
3、品或劳务的成本(没有盈余或赤字)。,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如果以ti代表某一投票者须承担的某种纯粹公共物品或劳务的单位份额的成本,那么,对于所有投票者来说,ti必须等于该种物品或劳务的成本。公民必须承担的税收份额的大小,是由公共物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在税收份额的分布既定的条件下,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成本的增加,将导致人们为每单位该种公共物品或劳务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的增加。成本的增加伴随着效益的增加,否则,税收的增加肯定会减少人们对于增加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产量的支持率。,投票与决策,公共选择的决策是通过投票而做出的。政治过程的经济分析是按照私人利益的分析模式进行的,投票者对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
4、品或劳务的评价与其对市场提供的私人物品或劳务的态度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们的境况能够较前变好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对提案投赞成票。对于某一个人来说,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恰好与该种物品或劳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相等。在这一点上,他所获取的满足程度最大。如果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数量超过了这一水平,其境况就会较前变坏。,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公共物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与效益的大小以及投票者获得有关信息的难易程度,是决定政治均衡状况的主要因素。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即他所承担的税
5、收份额与该种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公共选择发生的条件,1、公共选择的规则,即提案获得通过所需的赞成票数占投票者总数的比例;2、公共物品或劳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3、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易程度;4、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5、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效益在投票者间的分布状况。上述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政治均衡结果的相应变化。,中间投票者,中间投票者,指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中间投票者定理”(med
6、ian voter rule):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产量,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个提案会最终获胜。因为选择该提案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或者说,会使整个社会获得的效益最大,这是多数规则下的一个重要结果。,中间投票者成功理论,中间投票者定理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当有两种以上方案可供选择时,多数规则不能保证51%的投票者将获得他们最偏好的结果。只有中间投票者可以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多数规则所能保证的是使所有投票者的最偏好的结果
7、和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的偏离度最小。,多数规则下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形和多峰形之别。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对于这个唯一的最理想目标的偏离,无论是正的方向,还是负的方向,都是坏事情。多峰偏好(mutiple-peaked preference)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最初,当人们偏离其最偏好的选择目标时,境况会因此变坏。但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其境况则会最终变好。,多数规则下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在某些情况下,依据简单多数规则所取得的政治均衡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量提案,均
8、获得多数赞成票。只要有一人的偏好呈多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可能出现循环现象。,配对投票下的循环,当有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的投票,便是所谓“配对投票”。每一项被否决的提案,当与另一种可以选择的提案配对时,都有可能变成胜利者。按照进行的配对投票中的次序不同,三种可以选择的提案都可以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胜。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们称作“循环性”。一旦出现循环,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不具有确定性,政治均衡也就不存在了。这时,没有任何一种提案可以战胜其它所有可供选择的提案。,配对投票下的循环,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蜂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部门 经济学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2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