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案例分析.ppt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案例分析.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案例分析,内容提纲,时代背景,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发展的政策与规划,历史重任,公共图书馆 作为知识和信息聚集、传播、交流、共享的设施与场所,一直被认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和全覆盖,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社会文化资源、实现信息公平获取的主要渠道。只有在一个地区建立起布局合理、设施完善
2、、功能齐全、服务方便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才能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知识服务覆盖整个人口,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本世纪以来,新一轮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展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我国进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时期启动的,是作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建设的,是在图书馆职业逐步与世界接轨并确立了“普遍均等服务”理念,明确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是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主要任务是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图书馆事业的协调发展;发展目标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职业背景下实施的。,相关概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
3、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普遍均等服务,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体系。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是指读书、看报、观看电影、电视,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其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平等即不以任何理由排斥任何人;二是全覆盖即所有人都能就近获得服务。,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外发展现状:美国 美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根据图书馆法授予的
4、权力在辖区内成立公共图书馆管理机构和服务场馆。一个图书馆管理机构和它所属的所有服务场馆构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系统,根据2004年美国公共图书馆统计资料,当年全美有9,207个“公共图书馆系统”,其中1,546个图书馆有分馆,711个图书馆有流动馆,这些“公共图书馆系统”共有17,393个场馆,其中中心图书馆9,047个,分馆7,502个,流动馆844个。59.3%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所辖人口在1万以下,35.1%的系统所辖人口在110万,5.5%的系统所辖人口在10万以上。,国内外发展现状,日本 日本的图书馆实行总馆分馆的运行模式,协作网络十分发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依照日本图书馆法的有关规
5、定,按行政区划,都(东京都)、道(北海道)、府(京都府和大阪府)、县(43个县)均设立至少一个中央图书馆,在其下的市、区、町依次设立分馆属基层单位。截至2004年,都道府县政府建设的图书馆共有63个,市町村政府建设的图书馆有2,740个,其中有些馆是其他图书馆的分馆。1996年,建筑面积为34,532平方米的大阪市立中央图书馆新馆建成使用,以该馆为核心,全市建立了23个地区分馆,实现了一体化预算和运营;24家图书馆联合采购文献,由中央馆统一编制目录数据,再分送各分馆;截至2003年,这24家中央和地区分馆共计藏书313万册,年借出图书1,125万册,借阅率达300%,在各馆登记的读者达70万人
6、,占全市总人口的1/3。,国内外发展现状,英国 英国共有208个公共图书馆局,每个公共图书馆局管辖的人口平均为29万人。公共图书馆局通常在辖区内的市、镇、村设置规模不等的固定图书馆和若干流动图书馆,由此形成统一管理的公共图书馆系统,相当于一个总分馆体系。根据2007年的统计,英国共有公共图书馆4,574个(包含流动图书馆),每个公共图书馆系统平均拥有22个图书馆。图书馆系统的总部负责所有图书馆的财务和人事管理,同时负责图书资料的采购、加工及服务工作的指导与协调,系统内的图书馆采用统一读者证。,国内外发展现状,新加坡 新加坡面积为618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高度集中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是由1个
7、国家图书馆、4个区域图书馆、23个社区图书馆和46个社区儿童图书馆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的业务中心,负责为整个系统采购、加工、配送图书,提供参考咨询和策划读者活动。系统中的社区图书馆是整个系统的延伸触角,大都建在居民区、商场,主要负责借阅服务,总分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国内发展现状(上海):,2002年建设,模式为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馆舍可以是政府的、企业的或是个人的,但管理权统一归属主馆,各分馆的运作经费由区政府直接下拨给主馆,由主馆统筹调配。目前形成1个主馆(禅城区图书馆)、4个分馆的联合图书馆体系,馆舍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藏书30余万册。,深圳“图书馆之城
8、”建设体系,2003年10月正式启动,截至2006年底,深圳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已有532所,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3个(深圳馆、少儿馆、科技图书馆即大学城图书馆),区级图书馆6个,街道图书馆(室)51个,达标社区图书馆473所;街道图书馆普及率达到100%,社区图书馆的普及率达到76%。图书馆之间实行分层“通借通还”:深圳馆与6个区级馆之间“通借通还”;区级馆与区内部分分馆之间实施“通借通还”。目前,已基本实现每15万常住人口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每1.5万常住人口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室)的目标。,以东莞图书馆新馆为城市中心馆(总馆),各镇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居委会)图书馆以及图书流动车为补充,同
9、时吸收企业、学校等其它系统图书馆加入,形成服务全市的图书馆集群网络。截至2007年底,在全市已构建起由1个城市中心馆、36个分馆,包括24个镇街、8个村(社区、居委会)图书室、4个企业(学校)图书馆及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点组成的城乡图书馆总分馆网络体系,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达123个,国内发展现状(广东):,国内发展现状(北京):,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馆,22个区、县级图书馆为分中心馆,118家街道、乡镇级图书馆加入的服务网络,实现了首都图书馆区(县)图书馆街道、乡镇图书馆三级互联,实现了全市各级图书馆的联合采编、联合检索、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和“一卡通”服务。
10、,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体系,2002年建设总分馆体系,以西城区图书馆为中心馆,成立了西城区图书配送中心,区财政每年下拨专项资金支持,由中心馆结合各街道实际需求进行统采、统购、统编、统配现已建成13个联网管理的街道级图书馆,率先与首都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服务,读者可以用“一卡通”借阅卡与全市139家联网馆进行异地借阅。此外,还建有部队、单位、流动图书网点和集体借阅户37个,31个居委会建有独立图书馆。,国内发展现状(浙江):,构建真正完善的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立地区文献服务保障体系,达到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大流通,实现地区图书馆间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截至2006年已建成76个社区服务点及
11、14个乡镇(村)服务点。,以苏州图书馆为总馆,社区图书馆为分馆两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资金.人员统一管理以及一卡通服务。到2007年底,苏州图书馆已在市区建有10个分馆、18个流通服务点、1辆专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流动图书车。,推行的是市、县两级图书馆乡镇分馆制,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即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以图书馆乡镇分馆为骨干,以村(社区)图书室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以企业、学校、部队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形成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国内发展现状(东北):,以长春图书馆为总馆,以县(市)区图书馆为分馆,以街道、社区、乡村等为
12、基层服务网点的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总馆依托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了总分馆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了网上联合编目、“一卡通”通阅通借、网上参考咨询以及数字资源共享的服务。目前共建立分馆和基层服务网点62个(包括区县、农村、部队、社区、监狱等)。,长春市“协作图书馆”工程,以哈尔滨市图书馆为总馆,在远离总馆以及没有图书馆的新城区建设区域中心分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分阶段整合区馆,在人口密集街区建立若干规范的社区分馆,形成三级图书馆服务体系。,哈尔滨总分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总馆/分馆建设模式,区域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模式,基层图书馆与流动图书馆建设模式,总馆/分馆建设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总分馆建设总馆应具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图书馆 服务体系 构建 模式 案例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2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