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培训.ppt
《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培训.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培训,主要内容,一、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报告系统 二、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报告程序 三、几个关键疾病和名词的定义 四、农药中毒、中暑网络报告 五、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和职业病报告 六、职业危害因素基础信息收集,一、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系统,登陆界面,职业卫生专业主要内容,用人单位信息尘肺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中毒事故农药中毒报告卡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卡职业健康检查表职业突发事件,健康危害因素主要工作职责和内容,1、收集工矿企业及其可能存在有毒有害因素信息 2、负责职业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中暑、农药中毒及国家规定其它健康因素导致的疾病的报
2、告(具有网络报告条件直接网报,否则及时卡报)、检查指导和考核等工作 3、负责突发性健康危害因素所导致的事件报告和管理 4、负责对上述疾病的业务和报告知识培训 5、负责建立上述疾病监测管理档案,目前已经开通或需要报告的职业损伤和相关疾病,1、职业中毒:在工作时发生,吸入或者接触各种有毒化学品引起的以急性损伤的疾病。如氯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苯中毒等。2、急性化学品灼伤(皮肤、眼睛、肺炎):在工作时发生,环境中酸、碱或者有机溶剂导致的以皮肤、粘膜、呼吸道损伤的疾病。3、职业中暑:夏季和高温作业人员,在工作时发生的中暑(轻症、重症中暑)。4、电光性眼炎、急性光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皮炎:均在工
3、作中发生,而且接触环境中物理的、化学的有害因素 5、放射损伤:特别是急性放射损伤事件,目前已经开通或需要报告的职业损伤和相关疾病,6.农药中毒:农、林、牧、渔业工作中发生的中毒和自杀、误用等发生的中毒。注意:农药生产和运输过程发生的中毒依照职业中毒(属于职业中毒)报告。7.仅限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资质单位”诊断报告的疾病:慢性职业中毒,尘肺病,噪声聋,职业病肿瘤、尘肺病等8.仅限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性体检机构”报告:职业性健康体检报告,其他需要报告的疾病,1、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指各种类型生活性CO中毒(尚无单独报告系统)2、夏季中暑:包括工作以外的中暑(非职业性)3、
4、其它急性疾病:按照国家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要求报告的疾病,二、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报告程序,1、接诊急性职业中毒和化学性皮肤、眼睛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中暑,农药中毒等需要及时填写职业病或者农药中毒报告卡,24小时之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没有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在24小时内进行卡报。其中职业性中暑、急性放射性损伤应在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电话(传真)报告。职业性中暑也必须同时从中暑系统进行报告,二、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报告程序,2、非职业性中暑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中暑和中毒)患者,填写相应报告卡并在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区县级疾病预
5、防控制机构报告。中暑监测时段为每年6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监测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0日。,二、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报告程序,3、接诊同一工作场所发生2例以上的职业中毒、职业性中暑的或者生活场所3例以上中毒、中暑;以及急性放射性损害的应该立即向所在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电话(传真)报告 4、慢性职业病报告:在确诊后15天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没有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卡报 5、职业性健康体检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在工作完成后15天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没有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危害 因素 信息 监测 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2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