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运动与糖代谢.ppt
《第五章 运动与糖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运动与糖代谢.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肌糖原与运动能力,乳酸与运动能力,血糖与运动能力,肝脏释放葡萄糖与运动能力,糖是运动时唯一能无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糖酵解具有耗氧量低、输出功率较脂肪氧化大等特点,是大强度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运动供能中占据重要地位:(1)当以9095%最大摄氧量以上强度运动时,糖供能占95%左右;(2)是中等强度运动的主要燃料;(3)在低强度运动中糖是脂肪酸氧化供能的引物,并在维持血糖水平中起关键作用;(4)任何运动开始、加力或强攻时,都需要由糖代谢提供能量。,运动时需要动用糖代谢供能时,首先动用的是肌糖原,随着运动的持续,肌肉吸收血糖的数量增加,可反射性地引起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及维持血糖水平的
2、相对稳定。,第一节 肌糖原与运动能力,影响运动对肌糖原利用的因素,运动时,参与肌糖原分解的酶迅速激活,肌糖原成为骨骼肌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持续时间,纤维类型,运动方式,训练水平,膳食营养,环境条件,肌糖原的利用,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增大,肌糖原动员速率相应增大。在90-95%VO2max以上强度运动时,肌糖原消耗速率最大。在65-85%VO2max强度运动时,肌糖原利用与运动持续时间有关。以30%VO2max强度运动时,肌内主要由脂肪酸氧化供能,很少利用肌糖原。,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时,肌糖原利用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三个时相:运动最初阶段,糖利用速度最快。随着运动时间延长,糖原分解速率下降。最后
3、阶段,分解速率也大幅度下降,肌内的补偿措施是提高血糖吸收和脂肪动员。,肌糖原利用量,不同强度力竭运动时,运动持续时间不同,肌糖原的消耗量差异很大。在接近或超过VO2max强度运动时,肌糖原分解速率最快,运动很快达到力竭,但肌糖原决不会耗尽。在中等强度(如75%VO2max强度运动至力竭时,肌糖原消耗最多,最终浓度为0.1%,接近耗尽。,运动的各类肌纤维内糖原的利用量不是均等的。在各种强度运动中,、a型肌纤维内糖原均能利用,但相对量随强度而异。以中、低等强度运动时,动用型和a 型肌纤维内糖原。超过90%最大摄氧量运动时,主要是动用b型肌纤维内糖原。,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方式,可引起特定的肌群内糖
4、原动用,其结果令局部肌糖原被大量消耗,而出现疲劳。,训练水平,高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执行定量亚极量负荷运动时,脂肪酸氧化供能的比例较高,相应的肌糖原利用速率减慢。运动时,增强脂肪酸氧化供能,对肌糖原的利用起节省作用。,膳食营养,在运动前30分钟或运动间歇,适量吃糖,可以减少肌糖原的消耗。此外,运动前升高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可以使运动时肌肉氧化脂肪酸的比例增大,减慢肌糖原的利用速率。,环境条件,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人体的代谢速率和对代谢底物的选择。热天运动使肌糖原分解供能增多,寒冷时人体利用脂肪供能增多。在氧分压较低的高原进行运动时,供氧不足造成糖酵解供能的比例增多,肌糖原消耗加快,乳酸生成明显增
5、多。在赛场噪声刺激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液粘性增大,供给骨骼肌的氧减少,而使糖酵解供能的比例增多,肌糖原消耗加快。,肌糖原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有氧运动能力与肌糖原的储量,糖原在肌细胞内分隔存在,当运动肌内糖原耗尽时,难以从非运动肌内得到补充。肌糖原含量低者,在完成相同负荷运动时,肌肉要较多的吸收血糖供能,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供应。肌糖原是脂肪氧化供能的代谢引物,缺糖将影响脂肪氧化供能的能力和功能量。肌糖原储量不足,脂肪酸供能比例增加,使运动能力下降。,无氧运动能力与肌糖原的储量,短时间或间歇性极量运动时,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糖原耗竭或者发生低血糖症。但是,如果肌糖原储量过低
6、,会抑制乳酸生成和降低无氧代谢能力。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在赛前12天用高唐饮食,可使得肌糖原储量不低到限制运动能力的地步。,第二节 血糖与运动能力,血糖与运动能力,血糖的基本来源是食物糖(主要是淀粉)。饥饿状态下,肝脏释放葡萄糖是血糖的又一来源。血糖的去路主要是进入组织细胞合成糖原、氧化分解供能及转换成脂肪和氨基酸。,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的生物学功能,(1)血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供能物质,用以维持中枢的正常机能。,(2)血糖是红细胞的唯一能源。,(3)血糖是运动肌的肌外能源物质。,骨骼肌摄取和利用血糖,运动强度,肌糖原储量,持续时间,影响骨骼肌对血糖摄取和利用的因素,安静时,肌肉摄取和利用
7、血糖的量不多;运动时,骨骼肌摄取和利用血糖增多,数量多少与下面因素有关。,随着运动强度增大,肌肉吸收血糖量增多主要原因是肌肉血流量增加促进了肌肉摄取和利用的血糖增多。,腿肌吸收血糖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的关系(引自P.Felig等,1975),强度不同,肌肉摄取血糖的高峰时间出现也不同。在持续3-4小时的60%和3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中,可以发现,骨骼肌吸收血糖的时间之后,吸收血糖的速率逐渐下降,下降速率与腿肌动脉血糖浓度的降低呈平行关系。运动肌吸收血糖下降可能是肝糖原接近耗竭引起血糖水平下降的结果。,肌糖原储量,在正常的肌糖原贮量时,运动肌对血糖供能的依赖性较低,血糖供能只占总能耗的7%左右
8、;而在低糖原的肌肉内,对肌外能源的依赖性较高,血糖供能可高达46%左右。,肌糖原储备可使运动肌吸收和利用的血糖量减少,有利于血糖维持正常水平或延迟血糖水平下降,对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有积极意义。,运动时血糖浓度调节与运动能力,运动可引起血糖浓度的变化,运动中调节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水平对于运动能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运动时血糖浓度的调节是在神经系统、激素和组织器官协同作用完成的。,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与运动能力,运动时血糖浓度的调节,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与运动能力(I),运动时,中枢神经系统吸收血糖的速率基本不变,对血糖需求剧增的组织主要是收缩肌。所以,血糖浓度反映肝脏与收缩肌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不
9、同时间的全力运动中血糖浓度变化特点如下:,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与运动能力(II),长时间运动时,血糖对于保持或提高运动耐力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血糖可能成为长时间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之一,原因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因血糖供能缺乏而出现中枢疲劳;影响红细胞的能量代谢,供氧的运输能力下降;运动肌外源性糖供应不足导致外周疲劳而使运动能力下降。,短时间激烈运动时,血糖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很 小,只有1%。,运动时血糖浓度的调节,升高血糖调节,肝脏,神经激素,降低血糖调节,运动时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激素,骨骼肌,第三节 肝脏释放葡萄糖与运动能力,肝脏葡萄糖生成和输出的重要性反映在耐力运动中,它与血糖水平的维持、
10、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的供能有关。肝糖原释放是由肝糖原降解及糖异生途径提供的。,安静时肝葡萄糖释放运动时肝葡萄糖的释放耐力训练对肝糖原的影响,安静时肝葡萄糖释放,安静时肝糖原分解正常进食后安静时,肝葡萄糖释放量较低,约为0.8-1.1mmol/min,其中肝脏分解速率0.54 mmol/min葡萄糖(占70%),其余由糖异生提供,只能满足大脑和依靠糖酵解供能的组织需要。安静时糖异生作用体内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安静时,糖异生作用生成的葡萄糖只占肝脏输出葡萄糖总量的25-30%。糖异生的底物有乳酸、丙酮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运动时肝葡萄糖的释放,运动时肝糖原分解短时间大强度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运动与糖代谢 第五 运动 代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2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