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无私奉献.docx
《北大荒精神——无私奉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荒精神——无私奉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已故的北大荒著名散文作家平青曾深情地写道:“北大荒的历史变迁,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每一寸土地上,都刻写着闪光的诗句,这部史诗的作者,正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垦荒战士,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年年月月地刻写着,一代一代地刻写下去。”这部壮丽史诗中最动人的词句就是“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北大荒的开发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拓荒者们承受了种种磨难,付了沉重的代价,其中包括鲜血和生命。凡是看过北大荒人电影和长篇小说雁飞塞北的人,都不会忘记开发雁窝岛时那一幕幕动人的景象。雁窝岛,地处黑龙江省宝清县东100余公里,它的东、西、北三面均为无固定河床的挠力河与宝清河所包围,南面则是被称为“大酱缸”的
2、数千里的漂络甸子。岛上,地面平坦,土质肥沃,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鱼种繁多,有“渔汛来到,人可履鱼背过河”之说。每年春季解冻后,小岛就被三面河水和一面沼泽包围,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变成了一座孤岛,垦殖非常困难。而英雄的垦荒战士却在这异常艰苦的地方站住了脚,扎下了根,但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六七十年代,54万全国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踏着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和科技知识分子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大荒。浙江宁波女知青陈越玖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她来到雁窝岛被分配到一队期间,无论是在猪舍养猪,还是担任畜牧卫生员,陈越玖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时时处处以罗海荣、张德信等烈士为榜样,将自己的全部青
3、春和智慧都献给了雁窝岛。就在陈越玖忘我工作的时候,病魔已悄悄潜入她的身体,她经常出现剧烈的腹痛反应。但她依然带病劳动,修水利,割大豆,割玉米,背饲料哪里紧张,哪里活累,她就出现在哪里。最后,领导强令她停止工作。陈越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连队。临行前,她紧紧握着战友们的手说:“我很快就会回来,我一定要回来!”1975年初,陈越玖从宁波转到上海的一家医院治疗。经多方检查确诊,医生在她的诊断书上写下了这样一个冷酷的事实:Z状结肠癌后期,广泛扩散!1975年4月2日,陈越玖病情急剧恶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向党组织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转告党组织一定把我的骨灰送回雁窝岛我是北大荒人!”1976年5月4日,人
4、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以我是北大荒人为题,报道了陈越玖的事迹据史料记载,在当年开发雁窝岛的垦荒队员中,有30多人是中央领导干部的子女。他们埋头工作,默默奉献,就连身边的许多干部和职工都不知他们的特殊身份。其中包括朱德同志的孙女朱玉珍、贺龙同志的侄孙子贺兴桐几十年过去了,昔日的雁窝岛己变成了阡陌纵横、良田万顷的现代化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虽然,雁窝岛仅仅是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但它己经历史地成为北大荒精神的摇篮。对党的无限忠诚,是北大荒人无私奉献精神的力量源泉黄振荣,这位八五二农场的创立者,曾是冯玉祥将军的警卫员。1933年在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就在王震属下战斗。在万里长征中,王震当连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大荒 精神 无私奉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2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