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資料庫架構的三層次vs.資料模式.ppt
《586資料庫架構的三層次vs.資料模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86資料庫架構的三層次vs.資料模式.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2,大綱,5.1前言5.2資料庫架構的三層次vs.資料模式5.3E-R資料模型5.4建構一個E-R Diagram,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3,5.1前言,規劃一個嚴謹的資料庫藍圖,需觀察跟企業有關的各種資料,整理出一個有系統的資料關係圖。E-R資料模式:協助使用者或是資料庫管理師進行資料庫概念設計。為了協助讀者了解資料模式與資料庫概念設計之間的關聯性,將針對兩者的關聯加以說明。在第四節會利用一個實例引導讀者透過E-R 資料模型建構一個完整的E-R圖示(E-R diagram)。,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4,5.2資料
2、庫架構的三層次vs.資料模式,資料模式三個層級(資料庫系統三個層次)概念模式(Conceptual level)外部模式(External level)內部模式(Internal level)對應(mapping)外層與概念層的對應概念層與內層的對應,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5,美國國家標準局標準規劃和規定委員會(ANSI/SPARC)定義資料模式三個不同的層級,圖5.1 ANSI/SPARC標準架構的三層次,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6,圖5.2從資料綱要定義來看資料庫三層次,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7,圖5.3 以資料庫包含教師、學生、與教師指導學生關係等資料為例說明三層之
3、關聯,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8,圖5.4 資料庫架構的三層次與資料模式間的關連性,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9,外層(External level)代表個別使用者對於資料庫的認知。使用者可能是終端使用者或是應用程式設計師。概念層(Conceptual level)概念層對應到資料庫所有的內容,但是跟資料的實際儲存方式沒有關係。概念層的目的在於真實且完整地表達資料庫中各個資料,以及存在各資料間的關係。各個外部景觀(external view)都可以在概念景觀中找到對應(mapping)關聯。概念景觀主要是透過概念綱要(conceptual schema)所定義出來,而概念綱要同樣也是
4、透過資料定義語言(DDL)所定義出來。,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0,內層(Internal level)內部景觀(internal view)是整個資料庫的低階表示法。內部景觀由內部綱要(internal schema)所定義,內部綱要不僅定義不同型態的儲存記錄,同時也指明有哪些索引、儲存欄位的表示方法、指標等等。對應(mapping)所謂的對應(mapping)在資料庫三個層次中存在兩個地方,分別是外層與概念層的對應(external/conceptual mapping)、以及概念層與內層的對應(conceptual/internal mapping)。前者定義著外層綱要與概念綱要
5、之間的對應。一個概念綱要中所定義的欄位可以對應到不同應用程式所定義不同的欄位名稱,換言之,也就是對應到多個外層綱要中所定義的欄位名稱。,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1,存在概念層與內層的對應(conceptual/internal mapping),則定義概念景觀與儲存資料庫之間的關聯。,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2,資料庫架構的三層次個別可以透過資料模型設計對應到三個相互關聯的資料模型,圖5.4 資料庫架構的三層次與資料模型間的關聯性,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3,5.3E-R資料模型,E-R資料模型(E-R model,entity-relationship model)是
6、在1975年由Peter P.S Chen 所提出用來協助資料庫管理師描述出實體(entity)以及實體和實體之間的各種關係(relationship)。而透過E-R資料模型所描繪出的E-R資料關聯圖便是對應到資料庫架構三層次中概念層的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實體(Entity)實體在真實世界是指我們有興趣的人、事、物。實體細分為強實體(strong entity)以及弱實體(weak entity),以及實體子型態以及超型態。屬性(Attribute)關係(Relationship),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4,圖5.5 實體與實例(instance)之間的關係
7、,每個實體都會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實例(instance)。每個實體的實例可以透過關聯式模型中的表格(table)來紀錄。,學生,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5,實體(Entity)強實體(strong entity)弱實體(weak entity),圖5.6(a)強實體與弱實體的表示方式,圖5.6(b)強實體與弱實體的表示方式,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6,實體子型態以及超型態,圖5.7(a)實體子型態與超型態範例,圖5.7(b)實體子型態與超型態範例,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7,圖5.8 兩種實體超型態表示法(a)表會重複(b)表不會重複,實體超型態子型態會包含重複實例,
8、表示符號為Gs。子型態不會包含重複實例,表示符號為G。,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8,屬性(Attribute)對於每個實體,使用者會有進一步想紀錄或了解的資訊,而這些資料便成為該實體的屬性(attribute)。每個實體通常擁有多個屬性。,圖5.9 實體與屬性的圖形表示,挑戰資料庫管理系統,Page:19,學者Chen進一步將屬性作以下的區分 簡單屬性(simple attribute)與複合屬性(composite attribute)。鍵(key):是指該屬性的值在某個環境內具有唯一性。單值屬性(single-valued attribute)與多值屬性(multi-value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86 資料庫架構 三層次 vs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2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