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培训教材精简版-审计.ppt
《会计准则培训教材精简版-审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准则培训教材精简版-审计.ppt(5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会计准则讲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10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会200618号);2007年4月出版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对制定背景、难点重点、账务处理和报表列报等进行了讲解,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停止执行原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基本准则开宗明义地指出,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必须为报告使用
2、者作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并为此对确认计量原则作了系统严格的规定。这一目标的确立和理念的升华,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2006年8月4日,第一期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培训班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开班。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出席开班典礼并讲话。王军指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他表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基础理念、指导思想、体系设计、内容安排和具体规定等方面,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企业
3、实际工作需要,着力打造更透明、更相关、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达成了实质性趋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创新、突破和跨越。,新准则自成体系,层次分明,可独立实施。新准则体系基本涵盖了各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适当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成为新准则体系的一大亮点。既考虑了国际惯例,又充分兼顾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特殊事项的会计问题进行了规范,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国际准则制定相关准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依据。大大减少中国海外上市企业财务报告转换调整工作量,使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与国际资本市场对话。更注重备查账簿和合并工作底稿,对财务
4、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用国际语言与资本市场对话”-06年4月14日中国财经报,新准则与国际准则存在的极少差异:关联方关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同了中国的做法,借鉴中国准则在07年2月22日公布了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计划在07年内完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新准则与国际准则相关规定不同但不构成差异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允价值的计量(中国准则强调适度、谨慎引入公允价值,IAS要求广泛运用公允价值,体现相关性的质量要求);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中国准则在固定资产和财务报表列报中进行规定,达到了类似等效);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在外币折算准则及应用指南中,规定了恶性通货膨胀下的有关
5、处理规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密切关注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发现问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跟踪准则执行情况,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2007年2月1日,首次就有关问题及时对外公布了指导意见。4月30日发布了第二份指导意见。联合执法,加强监管: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2006年11月6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宣布,基金会受托人已任命现任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国际部主任兼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张为国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任期五年,从2007年7月1日开始。他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代表亚洲和新兴市场的第二位理事,也是该理事会首位来自中国的
6、理事)在2006年8月4日新准则培训开班典礼上表示,证监会将会采取配套措施,如修订相关监管规则等,积极配合新准则的贯彻实施。2006年11月27日“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按照财政部的安排,从06年底至08年上半年,准则执行问题是会计监督和执法的主要领域。财政部将会同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税务总局等单位联合执法,提升监管力度,确保新准则的有效实施。,证监会整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新规征求意见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统领性文件,对现有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则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7、和完善,并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定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提高资产重组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业务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以及交易的成交金额达到资产净额的50%以上,并且超过5000万元认定为重大资产重组。针对现实中一些公司资产净额较小,金额不高的交易也容易达到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降低了并购效率的问题,细化和提高重大资产重组认定门槛后,将有利于集中重组审批资源,提高其运作效率。在细化重大资产重组标准的同时
8、,除资产购买和出售行为外,征求意见稿明确将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所进行的资产交易也纳入了监管范围。丰富并购重组手段“以发行股份作为支付方式购买资产的特别规定”作为征求意见稿中的新增章节,对原则、条件、股份定价方式、股份锁定期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如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特定对象以现金或资产认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后,上市公司用同一次非公开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向该特定对象购买资产的,视同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该章节的设立,明确以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作为支付方式的合法性,进一步丰富了上市公司重组并购的手段,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加强重组后续监管为了切实保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征求意见
9、稿对重大资产重组的信息披露做出了新的制度安排。如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在董事会就重组事宜做出公告前,如相关信息在媒体上传播或者公司股票交易出现异常波动的,上市公司应立即将有关计划、方案或者相关事项的现状及可能影响事件进展的风险因素等予以公告。同时,为了与修订后的公司法相衔接,征求意见稿将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表决权比例由1/2以上修改为2/3以上,同时明确关联股东须回避表决。此外,规定公司就重大重组事宜召开股东大会的,应提供网络或者其他方式为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提供便利,以此强化股东自治,促进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此外,征求意见稿依据审慎监管原则确立主动监管机制,加强对资产评估和盈利预
10、测的后续监管,对重大资产重组实施情况的后续监管以及派出机构和交易所的协同监管机制。,新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一章企业会计准则2006概况,中国会计准则建设要与会计国际趋同的时代潮流相协调,在趋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发挥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和优势,制定出一个既与国际惯例趋同、又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准则。,第一章企业会计准则2006概况,一、问题的提出 有人对新准则体系理解为,新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及应用指南等几个层次组成,并延伸到各个层次
11、的具体条文内容。此定义为对新准则体系的法律效力层次的分析。这种理解和分析思路本身很准确,但同时认为这种分析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一定程度上流于表面化,还没有完全把握新准则体系的精髓所在。为有利于读者对新准则体系的宏观把握和对具体内容的学习理解,除了需要对法律效力层次进行分析外,还需要从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角度对新准则体系进行讨论。,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二、从法律效力层次的角度解读新准则体系(一)会计方面的法规体系 按照我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现行的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会计方面的法规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部门规范性文件)等三个层次组成,也构成了一个体系。第一个层次由全国人
12、大常委会制定的会计法及相关法律的相关规定,会计法是会计方面的根本大法,是所有会计方面法规的“母法”;第二个层次由国务院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行政法规;第三个层次则是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方面的部门规章和部门规范性文件,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法律会计法,行政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部门规章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会计工作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 行业会计制度 问题解答 专业核算办法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具体规范,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
13、办法会计人员荣誉证书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财政部,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二)新准则体系的法律效力层次 新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以及以后将要发布的解释公告构成。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发布,具有法律效力。基本准则是纲,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概念框架”)。基本准则吸收了国际准则概念框架的合理内容。对于具
14、体准则没有专门规范确认和计量的交易或事项,基本准则提供了处理的原则框架。基本准则主要规范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条件、会计计量、财务报告等。,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架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基本准则,第三层次,会计准则应用指南,32个具体准则的解释,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具体准则属于部门规范性文件,以财政部部门文件的形式发布,也具有法律效力,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具体准则基本涵盖了到目前为止各类企业的各项业务,按规范的内容分为:(
15、1)一般业务准则,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等;(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等;(3)报告准则,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等。,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应用指南,也属于部门规范性文件,以财政部部门文件的形式发布,也具有法律效力,包括32项具体准则的解释和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通常情况下,应用指南不能突破对应的具体准则。应用指南是准则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具有更强的操作意义,适合我国企业广大实务工
16、作者的工作习惯。,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针对企业在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提出的有关问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适时公布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以便及时指导有关方面正确地理解和执行新会计准则。专家组意见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没有强制执行力,只能起到指导作用。目前,专家工作组已经公布了第两份“专家组意见”。据了解,专家组意见公布以后,如果时机成熟,财政部将以此为基础,发布会计准则解释公告。解释公告也属于部门规范性文件,将以财政部部门文件的形式发布,也具有法律效力。,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的企业会计
17、准则自成体系,层次分明,可独立实施,执行新准则体系的企业不再执行原有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200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这在我国会计发展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会计规定的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上也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三、从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角度解读新准则体系 新准则体系不仅表现为法律效力层次的外在体系,而且更表现为,新准则体系紧紧把握了会计要素及相关交易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构成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体的内在逻辑体系。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三者之间有机统一,确认、计量主要规定了会计政策,报告则反映了执行会计政策的结果。无论是基本准则还是具体准则,包括
18、应用指南的正文部分,都是以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为规范的重点内容。我们主要分析基本准则对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规定。,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关于确认问题 基本准则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每一要素均单设一章)的定义,解决的是确认问题。其中关键是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四个要素,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别体现为资产与负债、收入与费用的差额。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上述四个要素,只有同时满足相关要素定义和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才能够予以确认并列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要素定义和要素确认条件,两者缺一不可。符合相关要素定义、但不符合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不能予以确认并列
19、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我们以资产要素为例说明,一项资源首先要符合资产定义,即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该资源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确认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并列入资产负债表:(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关于计量问题 基本准则单设一章予以规范。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
20、定其金额。基本准则主要规定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这几种会计计量属性有其内在联系,基础是历史成本,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后四种计量属性都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重在反映资产、负债的当前价值,但又不能全部统一采用公允价值,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计量属性。,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关于报告问题 基本准则也是单设一章予以规范。新准则体系提升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贯彻充分披露原则,着眼
21、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报告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新准则体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概念,除基本准则外,专门有8个关于报告类的准则。对于报告部分的规定,作为应用指南的正文,而不是作为附录。报告体现企业全部会计信息的结果和载体,新准则规定所有控制的子公司均应当纳入合并报表,企业应当定期提供中期财务报告,需要披露分部报告等信息。所有这些规定,均说明了报告的重要。这与国际上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也相吻合。国际会计准则(IAS)之所以改变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报告的重要性。,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报告的内容不仅仅是几张会
22、计报表本身,也包括会计报表附注。鉴于附注的重要性,笔者适当展开论述。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依据、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作的解释。其作用主要在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理解性,促使会计信息充分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更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做出正确决策。总之,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对于报表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性。报表使用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应当全面阅读附注。,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通常认为,会计是一个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环节组成的系统,新准则体系
23、以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为规范的重点内容,那么新准则体系对记录做出了什么规定。新会计准则在强调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同时,适当淡化了记录环节。新准则体系对记录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在基本准则第一章规定了一条,即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在应用指南中以附录形式规定了“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同时给与企业很大的灵活性。做出这样处理的主要原因在于,记录解决的是会计方法问题,不涉及会计政策。而且“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部分,打破了多年来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封闭割裂的局面,不同行业的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融为一体。,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四、新准则体系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一)与我国
24、以前的会计制度纵向比较 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制度只是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进行相关账务处理。1993年进行的会计改革,改变了我国多年来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会计模式,将原来资金平衡表的体系改为资产负债表体系,完成了会计模式性转换。当时的行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完全解决会计的确认、计量问题,仍然只规定会计记录和报告,这种会计制度本质上还是规范簿记的内容。财务制度规定确认与计量,解决会计政策问题。因此当时所实现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是初步的。,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1998年实施的股份有限公
25、司会计制度第一次没有对应的财务制度,该制度涵盖了确认、计量和记录、报告等四个环节,本身包括了会计的计量、确认等过去认为是财务制度规定的内容。2001年实施企业会计制度2001,也没有对应的财务制度,该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会计的计量、确认方面的内容,同时对记录、报告也做了详细的规定。新准则体系继承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做法,全面规范了会计的计量、确认内容,并提升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2006体系介绍,(二)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横向比较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一般只规范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内容,不涉及记录的内容,准则本身不规范会计科目和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准则 培训教材 精简 审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2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