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金融深化理论.ppt
《第7章金融深化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金融深化理论.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金融深化理论,1973年,肖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这两本书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角度,论述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殊性,从而奠定了金融深化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基础。,7.1 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市场概况7.1.1 货币化程度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分割决定了其商品交易的范围和规模都受到许多限制,货币经济所占比重小,自给自足的非货币经济所占比重较大。货币化程度较低,货币在经济中所起作用受到很大限制。,7.1.2 二元金融机构并存,二元金融机构并存是指,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着现
2、代的货币银行体系与传统的金融机构,他们有各自的服务对象,但是,却存在着资金由现代货币银行体系向传统金融机构流动的倾向。独立前殖民主义银行体系。独立后国有银行机构主要向少数享有特权的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将大量小企业和居民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资金匮乏,大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国有银行成为政府弥补预算赤字、重新分配收入和实现发展战略的工具。,与现代银行并存的是以传统方式经营的钱庄、票号和当铺之类的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在经济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小生产企业。这些小企业多为小农户、小生产者、零售商和独立的贸易商,没有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未在政府机关注册登记,
3、通常未领到经营许可证。传统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短期融资、季节性融资和长期融资(只是建房信贷)三种,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金融机构的二元性不仅削弱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效果,甚至使政策的实施背离政策目标。如央行鼓励投资低利率政策,金融机构筹资削弱,资金紧张,逃避管理,高利吸存放贷,导致被管理的金融机构资金流向逃避管理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投资成本增加。这背离了政府低利率政策初衷,挫伤了投资者积极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体不能在同等条件下公平地参与市场交易,以致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和产品存在多种不同价格,资本品收益率差异很大,货币化程度低。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分割性”,它是造成发展中国家二元金融结构
4、以及金融市场落后的重要原因。,7.1.3 金融市场不完善,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于货币市场。因为二元金融结构限制了资本市场发展,20世纪60、70年代前,几乎不存在债券、抵押契约或普通股这些初级证券“有组织”的市场。证券市场发展缓慢,特征:市场工具单一,发行范围狭小,政府部门是证券买卖主体,其他参与者处于配角地位。大部分可用资金被国家债务占用,公司债务占国民收入比重有限金融市场落后,不仅限制了金融体系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作用,也阻碍了政府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如,缺乏公开市场操作条件,不能有效调节货币流通,不能打破金融市场间的分割,难以形成合力的市场利率。,7.1.4 政府对金融活动的严格管制,严格金融业
5、管制,以期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完善收入再分配,降低国有企业成本,抵消过高汇率和限制性贸易政策影响等。采取的措施:实行商业银行国有化,或者政府持有商业银行大部分资本;严格控制各种金融机构的利率和信贷分配,强制性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高估本国货币汇率。,发展中国家建国初期对金融业管制,曾经有效支持了国家重点项目和国民经济发展。但是,阻碍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和顺利发展。如,违约贷款比例高、低利率使投资进入低效企业、借款人道德风险、资源配置扭曲和金融纪律被腐蚀置金融机构于无利可图困境。政府增发货币弥补赤字,造成通货膨胀。二元金融结构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和政府实行干预和管制的原因
6、,而这种干预和管制又严重扭曲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致使金融长期落后。,7.2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7.2.1 金融抑制的原因概念:金融抑制,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滞着经济的成长和发展。,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根源:(1)经济的分割性是金融抑制的重要原因。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分割、国内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分割经济”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割裂与脆弱,有限的金融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导管”作用,投资局限于本行业内,“内源融资”,减少了企业和个人储蓄倾向,导致“储蓄不足”(发展中
7、国家常见病),影响社会再投资能力,效益损失,给政府进行人为干预制造了“最佳”借口。,2)政治方面,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摆脱殖民统治后取得独立的,所以新政府对于国家主权有强烈的控制欲望。怀疑市场,相信政府干预,存在众多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管理政策金融抑制的突出表现。(3)对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恐惧也是导致金融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逻辑:高利贷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结果:财政计划和信贷配给,规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相差甚远甚至为负数,配给制带来特权与腐败,流通中名义货币量未受有效控制,通胀阴影。,金融抑制的手段和表现,(一)手段(1)人为控制利率规定利率上限,名义利率通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导致资
8、金需求远大于供给,到非组织的金融市场融资金融管制盛行信贷配给”特殊行业和部门”得到资金中小工商业者和农民筹资困难。(2)人为控制汇率高估本币汇率持有进口许可证的特权机构以官方汇率获得外汇;广大用汇企业和个人转向外汇黑市交易。结果:外汇市场发育缓慢,本币高估打击出口,造成经济上长期依赖性和落后性。(3)金融管理方面许多弊病政府部门高度集权、管理机构重复设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矛盾。(二)发展中国家受到抑制的金融体系有两个显著表现(1)金融市场不健全(2)金融工具单一,7.2.2 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1.负收入效应通常,实际货币余额M/P越多储蓄和投资越多生产增长和收入提高。在发展中国家情况相
9、反:严重的通胀名义利率受限逃避通胀减少以货币形式保有的储蓄投资来源枯竭收入长期停滞不前。,2.负储蓄效应,通胀率很高,规定名义利率上限更低的实际利率储蓄倾向下降用购买物质财富,增加消费支出和向国外转移资金的办法回避风险。加之金融资产单调,流通变现困难,储蓄倾向降低。结果:影响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3.负投资效应,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国家集权将有限资金投向大规模、高技术的新兴产业,限制了向传统部门投资,特别是阻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粮食和原材料进口增加,甚至靠外援。对农业和小规模生产行业的资金歧视,影响出口增长,使国民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在某些资本劳动比率很高的行业中,不熟练生产技术和过剩的生
10、产能力,又降低了投资的实际产出,造成资金浪费。,4.负就业效应,金融抑制战略对传统经济部门的限制迫使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的规划者忽略人口众多的国情,热衷于建立资本密集型的工厂和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未吸纳劳动力形成声势浩大的“城市贫民阶层”。伴随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失业更加普遍,贫富分化加剧。,金融抑制模型,金融抑制模型的含义,当利率过低时,形成较大的资金缺口。由于可贷资金不足,导致非价格性的信贷配给,进而导致投资效率下降。由此,肖和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实行低利率政策,不仅不能加快经济发展,反而会导致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为促进经济发展,至少应当适当提高利率。提高利率的结果:一是储蓄和
11、投资都将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二是淘汰低效投资项目,提高投资的平均效率和经济增长率。即,实际利率的提高既能增加资本形成的数量,又能提高资本形成的质量,从两个方面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按此理论逻辑,政府应该彻底废除一切对利率的干预和管制,并采取积极措施遏制通货膨胀,减少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的影响,以使实际利率等于或尽可能接近均衡利率。肖与麦金农的核心思想是实行金融自由化,允许实际利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动地趋于均衡,从而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7.3 肖与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7.3.1 金融深化的含义与衡量指标,金融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的过分干预,并在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之后,使
12、利率和汇率能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状况,金融体系一方面能以适当的利率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另一方面也能以适当的贷款利率满足各经济部门的资金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金融体系的扩展。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大体有两类:一是金融存量指标,如货币供应量。表现在流动性资产储备增加,金融资产存量与收入之比,以及它们占有形财富存量的比重上升。另一是金融资产的价格指标,如利率、汇率等。金融深化使实际利率逐步提高,各种金融资产利差逐步缩小。,7.3.2 麦金农的渠道效应传导机制,主要介绍麦金农的导管效应传导机制。麦金农认为,投资者必须将实际现金余额积累到一定规模,才能靠自身积累的储蓄购置实质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实际上
13、,投资的意愿越高,对货币的积累需求越大。货币积累越多,实质资本的形成就越快,实质投资率就越高。麦金农指出,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I/Y表示内源投资占收入的比率,表示实际存款利率。,麦金农强调,发展中国家并不存在单一的实际收益率,所以只能用具有确定差异的资本平均收益率 来表示企业居民之间变动的资本收益率。“当资本平均收益率上升时,投资的意愿将会增加”,因此,“实质资本平均收益率的上升同投资/收入比率的提高有联系,它的上升将提高实际现金余额的持有量”,这样,上述实际货币需求函数可改写为:,实际货币需求函数表明,“对欠发达的经济来讲,实际现金余额需求和实际资本需求在私人的资产选择中
14、是高度互补的,这不同于那种替代关系占支配地位的流行理论。也就是说,促使人们更愿意持有M/P的条件,并不阻碍私人积累实质资本”。比如,建立新的存款银行、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减少价格水平的波动,以及提高存款的名义利率,都会增加实际现金余额的需求,从而会提高投资倾向。,上图实线表示低投资高消费时的积累状况,平均货币需求为A;虚线表示高投资低消费时货币的积累状况,平均货币需求为B,BA。因此,在全部投资是由“内源投资”进行时,平均现金余额持有量同投资(储蓄)倾向正相关,货币与实际资本在相当范围内是同方向变动的。正是这种互补性,使货币成为投资的一种渠道,通过这个渠道资本积累可以增加,货币需求的资金将带来实质
15、资本生产率的提高。麦金农将这种关系称之为“导管效应”。投资函数同样能够表达货币与实际资本的这种互补性,即:,麦金农认为,“虽然存在货币的导管效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仍然会发生货币同实际资本的竞争资产效应,”即一旦d-p*逼近自行积累投资可以达到的最佳边际收益率时,竞争资产效应就会占据优势,并会减少投资总量。下图中A与B的间距是M/P与I/Y发生互补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d-p*的值(无论是小于0或大于0)都低于资本的平均收益率。因此,“导管效应占优势”。在B点上的d-p*使自行积累的投资率达到最大化,当货币收益率(d-p*)大于B点时,d-p*会高于资本的平均收益率,从而使“竞争资产效应占优势”
16、。,麦金农货币金融政策传导机制,7.3.3 金融深化的效应分析,根据肖的分析,金融深化的主要标志是金融部门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四种效应:第一,收入效应。肖一再强调,实际货币余额不是社会财富,它的增长也不是社会收入的增长。肖所谓的收入效应,是指实际货币余额的增长,引起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对实际国民收入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肖认为这种收入效应是“双重的”,即既包括正收入效应,也包括负收入效应。正收入效应是指货币行业为国民经济服务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负收入效应则是指货币供应需要耗费实物财富和劳动,减少可用于国民收入生产的实际资源。金融深化所指的收入效应
17、正是那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收入效应,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在不断提高这种正收入效应的同时,相应降低其负收入效应。,第二,储蓄效应。金融深化的储蓄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收入效应引起的,即金融深化带来的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在储蓄倾向一定的条件下,社会储蓄总额亦将按一定比例相应增加;其二是金融深化提高了货币的实际收益率,从而鼓励人们的储蓄,带动整个经济储蓄倾向的提高。,第三,投资效应。也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上述储蓄效应增加了投资的总额;其二是金融深化提高了投资的效率。肖认为金融深化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投资的效率:(1)金融深化统一了资本市场,减少了地区间和行业间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并提高了平均收益率;(
18、2)促使金融深化的政策减少了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对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做出较为理性的选择;(3)资本市场的统一为劳动市场、土地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发挥生产的相对优势,提升规模经济的好处,进而提高投资的平均收益率;(4)金融深化使得建筑物、土地和其他本来不易上市的实物财富可以通过中介机构或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和转让,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通过资本的自由转移带动投资效率的提高。,第四,就业效应。货币实际收益率的上升提高了投资者的资金成本,投资者倾向于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代替资本密集型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社会就业水平效应提高。就业效应对
19、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国家往往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本相对稀缺。通过以劳动密集型生产替代资本密集型生产,既可充分利用这些剩余劳动力,又可缓解资本求大于供的矛盾,使有限资本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7.3.4 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肖和麦金农主张解除金融抑制,实现金融自由化,改善货币供给与资金供给,发挥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深化理论在政策研究方面主要强调金融改革先行,因为金融是宏观经济中的核心和关键,金融抑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改革政策建议方案包括:,第一,放开利率。取消对存款利率的限制,提高名义存款利率,减少政府财政赤字,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降低通货膨
20、胀率,这样就可以使人们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增加。第二,鼓励银行竞争。削弱少数专业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和分配贷款时所处的垄断地位,变专业银行为商业银行,成立新的银行,鼓励竞争;增加期限长、利率高、数量大的贷款,促进技术进步。第三,扩大对效率高的小经济单位的放款。金融机构要扩大对城乡小规模经济单位的信贷,大银行也可以把资金贷给地方信用合作社和钱庄,再让它们以较高利率贷出。这样做可以把资金从效率低的地方引导到效率高的地方,从而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降低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第四,金融改革与财政改革同步。金融与财政要各司其职,金融不能代行财政职能,不能靠通货膨胀增加政府收入,或通过高利率收入补贴政府
21、。财政也不能代行金融职能,如以行政拨款的方式进行优先投资,或者进行人为的资金配给等,而要进行税制改革,减少财政赤字,缓解并消除通货膨胀。第五,金融改革与外贸改革同步。外贸改革的核心是实现汇率自由浮动和外币自由兑换,取消对进出口的歧视关税和特惠补贴,促使本币汇率逐渐贬值,以外贸全面的自由取代局部的自由化。尽管金融深化理论也存在很多不足,如过分强调金融的作用,过分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等,但是,它首次从理论上论证了金融管制、尤其是对利率的过分压制对于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正如肖所说:“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的实质是放松利率管制,使之反映储蓄的稀缺性和刺激储蓄”。,7.4 对金融深化理论的批评与该理论的发展
22、7.4.1 对金融深化理论的批评,金融深化理论提出时,正当统治国际金融制度达30年之久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严峻挑战,而一度给西方国家带来繁荣的凯恩斯主义也使各国经济都陷入了“滞胀”的泥潭,人们日益质疑有关经济调控和管制的思想、制度和措施。以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兴起,并对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就是这种思潮在金融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反映。尽管这一理论有独到之处,但是,它在拉美国家的实践中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在理论上也遭到了后凯恩斯学派的批评。,后凯恩斯学派主要按照有效需求理论来驳斥麦金农和肖的理论。他们认为,不是储蓄决定投资,而是
23、投资决定储蓄,因为高的实际利率会抑制投资,投资的下降则通过乘数作用,致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民收入的减少则导致储蓄的下降。此外,实际利率的提高,可能提高边际储蓄,降低边际消费,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导致国民收入和储蓄下降。所以,高利率不像麦金农和肖所认为的那样,能够增加储蓄。后凯恩斯学派认为金融自由化伴随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放松或自由化,外资的流入导致本币汇率的高估,从而抑制出口,减少有效需求。同时,利率高估还加重政府债务的利息负担,增加财政赤字,促使政府取消公共投资计划,这又会进一步减少有效需求。,利率的提高还会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因为商业银行主要借短期资金,贷长期资金,而利率的提高对短期存款利率
24、的影响比长期贷款利率大,这就势必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商业银行只能减少投资项目融资,或者从事高风险项目贷款,从而加剧金融业的不稳定性。韩国曾在1965年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还本付息困难,银行资金周转不灵,韩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实行利率管制,并在1971年使利率回到1965年前的水平。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后凯恩斯学派对麦金农和肖的批评不无道理。,7.4.2 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主要学者有: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卡普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马锡森和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弗莱。他们对金融深化理论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各自建立的数学
25、模型和研究方法上,特别是把麦金农和肖的静态分析方法发展成为动态分析和研究。,1974年,卡普尔在其欠发达经济的货币增长模型一文中,建立了封闭经济模型。该模型假定,在劳动力过剩,固定资本和流动资产闲置的欠发达经济中,货币是非中性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将是货币扩张的单调增函数,货币供应增加促进投资,提高经济增长率。1976年,卡普尔在欠发达经济稳定政策的选择一文中,在商品、货币两个市场构成的经济中,商品的过度需求等于货币的过度供给,为了平抑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采取两种措施,即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和提高存款利率来抑制需求,从而使经济实现长期均衡。1979年,卡普尔在欠发达经济的适宜金融和外汇自由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深化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1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