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汇总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方案[汇总3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施方案汇总3篇实施方案篇1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精神,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加快实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累经验。二、条件分析:1、我校系博鳌镇中心小学。我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质量兴校”的战略,在深化教育改
2、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培植与发展优质教育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近几年来,我校投资校园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设备。学校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学校重视了教师的培训工作,多年来学校每年均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各类教师,目前拥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多名,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三、组织领导:组长:夏志云成员:学校全体教师四、实验目标及任务:1、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使学生具有爱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
3、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2、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我们不但要引领着所有的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而且要通过这一场革命与洗礼,彻底更新教育观念,使所有的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3、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的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合理并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好新教材外,还应适应新的要求,开发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利用者、执行者,更是教
4、材的开发者的课改目标。五、实验措施及手段:(一)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培训促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将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专家引路、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相结合,进行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工作。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发生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至旧的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我们首先要注重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力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进行一次教育理念的“启蒙运动”,把我们自身的教育思想统一到
5、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其次,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全体教师不仅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还应注意改变我们每天正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名师联动、专家引路、教师研讨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力求通过自身行为的转变来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再次,我们将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学校将从
6、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管理、评价制度改革,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与观念更新、行为转变相辅相成,互相推进。(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一、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二、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三、是与
7、团队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团队开展的“绿色承诺”、“体验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四、是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我们将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五、是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使得学校课程更加鲜活、亮丽。(三)、改革评价制度,以机制建设促课改的实施。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与源动力,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大评价制度的改革与探索。一、是重视评价的导向性。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将从制度层面改革评价体制、分配体制,以制度建
8、设为导向,将全体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程的实施上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确保学校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激励性和正确的引导性。二、是重视评价的情感性。教师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实施新课程必须全心全意的依靠教师,实施新课程必然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学校领导能从情感层面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在理解信任、使用发展之中促进新课程的开展。实践证明,学校管理者心向教师,广大教师会迸发出更大热情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顺应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和谐、民主、充满人情味的氛围中,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三、是重视评价的发展性。人总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我校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新
9、课程的实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对所有的教师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谁在这场变革中及早启动,谁就能赢得主动。四、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课改的实施。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软、硬件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将把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工作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落脚点与突破口,全面优化课程资源。我们将把握“自力更生、分步实施、软硬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信息化步伐。“自力更生”即依靠自身挖潜,一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压缩非教学性开资,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对校办产业及“三产”的管理力度,提高收益。
10、同时,我们还将做好全面的统筹与规划,确保资金投放的重点。“分步实施”就是学校电教设备的投入和发展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我们将在前已经初步实现班班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将重点放到终端的建设上,不断提高使用效率。“软硬兼顾”指在注重硬件投入的同时注重软件的建设。一是利用好电教教材费,足额征订省教育厅规定的电教教材,将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音像资料配成系列,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三是加大校本素材的建设力度,制作出更多更好地适应学校校情的软件,充实学校的软件库。实践表明教师自制的软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够提高一个学校的信息教育水平。六、工作步骤:第一阶段:1、认真总结前一段时间我校教
11、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分析我校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和制定全镇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2、成立课程改革实验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制定课程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3、召开全镇课程改革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形式为全镇各类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培训工作。4、配齐课程改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5、做好宣传工作,向家长、向社会宣传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第二阶段:1、做好一年级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工作。2、做好课程改革的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进步规范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课改成果的形成。3、结合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争取取得一定的实验效果。4、组织校
12、内、镇内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多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5、组织人员参加区级各类新课程的培训与教学竞赛活动。6、积极进行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第三阶段:1、进一步进行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实践与研究。2、准备与新课程相关课题结题工作,总结实验成果并上报。3、准备参加全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交流大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新课程的研究成果。4、制定下一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篇2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
13、。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一、指导思想:“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
14、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二、总体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一)理论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
15、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二)实践意义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
16、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集体遗忘的尴尬,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仅没有深刻而较全面的了解,反而凭空多了一份蔑视,这对民族精神是巨大的伤害。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尤为严峻。因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现代中国公民的需要。四、实施原则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
17、能得到和谐发展。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五、建设目标1、近期目标: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3、远期目标:(1)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2)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优美的人格奠定
18、基础;通过社会反馈,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学生明确知道应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3)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4)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思想、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六、主要内容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2、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3、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4、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5、在学科教学中讲究方法,
19、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6、创建人文性学生和教师评价机制。7、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七、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20_年4月20_年9月)1、成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室”,开题论证,组织讨论,认清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校的重要意义。2、组织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3、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准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并对全体
20、师生进行培训。(二)创建阶段(20_年9月20_年7月)宣传落实,注重过程,进行阶段评估,提供实验报告,总结经验论文。各阶段具体安排如下: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初中部开始诵读弟子规,高中一年级开始诵读大学、论语、老子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孟子、诗经等,至中学毕业完成。2、校本课程开发:20_年9月以前完成弟子规讲解、蒙学旨要校本课程的开发;20_年底以前完成国学纲领这一校本教材的编写。3、校园文化建设:20底年以前完成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大理石贴壁,设立孔子塑像,校园宣传栏、班级壁报文化凸显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在全校形成传统文化教育氛围。4、教师队伍建设:20_年以前,培养出一支师
21、德高尚、业务素质高、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5年内培养出3-5名校、县级师德典型及以人文性教学为特色的名师。5、学科渗透:20_年以前,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学科,具体细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方法及目标。6、20_年9月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文化学生及教师评价方案并进行实验运作;并形成具体的操作模式。7、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每年有计划的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传统文艺、体育教育活动等。(三)总结阶段:20_年9月20_年12月)创建结束,申报验收,推广成果。八、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人
22、文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如对学生实行“合约式”评价、对教师考核实行“四评”制度等;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九、保证措施1、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抓落实,由研究室具体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内容的选择,落实讲座及实验活动项目,德育处、团委具体负责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指导。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在研究教师培训、器材、
23、资料、教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校创建的顺利进行。3、不断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调整方案,改进方法,围绕德育科研课题,组织系列研讨活动。4、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及考评制度,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5、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实施方案篇3义兴村及有关单位:为积极配合京航运河配套建设工程,解决南水北调,确保连申线水上交通快捷便利,切实加强对焦港船闸改造工程拆迁安置工作的领导,经研究,特制定拆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实施焦港船闸改造工程是国务院、交通部、水利部、国家重点规划的建设工程和战略部署,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强领导,协同动作,克服困难,奋战两个月,坚决完成
24、市政府下达的拆迁安置任务,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二、工作计划Hll月12日一12月12日,为动员准备阶段。1、义兴村及有关单位要开好四个会(村干会、组干会、党员会、拆迁对象会),并采用广播、标语大力宣传船闸改造工程的重大意义(宣传提纲、标语由镇宣传科提供)。2、入户登记,由市评估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逐户评估。3、于11月28日一12月5日进行评估公示。4、进行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招议标工作。5、与市焦港船闸工程建设服务指挥部对接相关事宜。12月13日-20_年1月15日为组织实施阶段。1、12月13日12月17日,组织班子、抽调人员,召开镇、村两级工作人员动员会。2、12月18日一12月25
25、日签订拆迁协议,开始实施安置区基础工程建设。3、12月26日-20_年1月15日组织拆迁、安置。关于坟地的搬迁工作,由义兴村按照镇政府的有关方案抓紧实施到位,于20_年1月15日前搬迁结束。三、补偿标准1、焦港船闸工程用地红线范围内的房屋拆迁补偿按靖焦服发201号文件执行,具体标准为:楼房540600元/平方米;平房340400元/平方米,披屋50100元/平方米,具体补偿标准根据房屋结构、质量和使用年限,经过有资质的评估部门评估后确定。搬家费、过渡费等相关费用补偿3000元/户,误工补贴600元/户。2、船闸改造工程拆迁安置征地的补偿标准按照省征地补偿和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执行。四、奖励
26、政策经研究确定,对20_年1月5日前拆除到位的,镇政府将对楼房奖30元/m2;平房奖20元/m2,同年1月10日前拆除到位的,楼房奖25元/m2;平房奖15元/m2;同年1月15日前完成的,楼房奖20元/m2;平房奖10元/m2;超过1月15日的不予奖励。(小屋、披屋无奖励)五、工作措施1、组织到位,超前运作。镇将成立拆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由钱明华、陈少华、汪东初、王浩渊、钱根华、张纲、陈杰、曹兴、陈银松、陆宏进、项景明、张宏、卢楷铭、赵弋、曹建、刘爱民、顾美祥、杜进芳等同志组成。钱明华同志任组长,陈少华、汪东初、王浩渊、钱根华、张纲同志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陈杰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镇机关和义兴
27、村抽调部分人员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统一指挥,分组包干。2、落实责任,各负其责。以村为单位,抽调的拆迁镇干与村干一起分工到组到户,登门开展工作,继续开展四比四包活动,即比拆迁进度,比拆迁安全,比清场质量,比安置有序;包思想工作,包签订协议,包拆迁到位,包社会稳定。确保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有序推进。3、坚持原则,严肃纪律。拆迁安置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执行有关政策,不得标新立异,不得延误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性。4、务实工作,确保稳定。要从思想工作入手促拆迁,要从安置工作周到促拆迁。各级干部要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入户动员,上门服务,释难解惑,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拆迁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双胜利。5、狠抓管理,安全第一。要认真抓好拆迁安置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施工安全、运输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就是进度、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稳定的责任意识,确保拆迁安置工作平稳推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1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