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四章市场行为.ppt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市场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第四章市场行为.ppt(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市场行为,第一节 定价 第二节 广告 第三节 并购 第四节 研发与创新,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或者说是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的调整行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市场行为分析主要分析产业内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以及协调行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础特征的定价行为,以研究与开发、形成产品差异为主要内容的非价格行为,以产权关系和企业规模变动为基本特征的企业兼并重组行为。,第一节 定价,在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下,企业是可以不用考虑竞争对手的存在而实施企业决策的。但是在寡占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特
2、别是寡占市场,单个厂商都有一定的定价能力,其行为受到其他相关企业的影响,也同时将影响其他企业。因此,厂商的决策就不得不在考虑其他厂商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价行为。,企业可以采取哪些定价行为?,价格行为,直接限制竞争,限制性定价,掠夺性定价,攫取消费者剩余,价格歧视,高峰负荷定价,两部收费,搭售定价,价格协调,卡特尔,价格领导制,一、限制性定价与掠夺性定价,(一)限制性定价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通过在位厂商当前价格策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
3、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其进入决策。,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内容静态限制性定价 动态限制性定价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静态限制性定价,贝恩(1949,1956)、索罗斯拉比尼(Sylos-Labini,1962)和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1958)是对早期静态限制性定价理论进行研究的主要学者。其研究是建立在一个现有厂商可以通过制定低价来阻止新厂商进入的思想基础之上。,早期静态限制性定价理论是基于索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Labini Postulate)的:即认为潜在的进入者相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因此,潜在企业相信,它进入后行业的总产量是它的产量与原有企业现行
4、产量之和,超过需求的产量将导致价格下降。在基于贝恩等人的早期模型中,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但是,从理性角度出发,潜在企业在已知成本结构和需求函数的情况下,它完全可以做出是否进入的决策,在位企业在潜在企业进入前所采取的定价策略与其进入后的均衡结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弗里德曼认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在位企业的进入前价格政策与一个理性潜在企业的实际进入行为无必然联系,原有企业的产量维持不变的假定是不可置信的,理性的在位企业也根本不会制定限制性定价策略。,静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根据马丁(Martin)的研究,静态限制性定价的高
5、低取决于三个因素:市场初始规模进入者的平均成本非价格进入壁垒,动态限制性定价 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就是动态限制性定价策略。虽然主导企业可以设定高价并在短期内维持高价,但企业未必会这样做,较高的价格将会导致边缘企业的进入,最后价格会降低。倘若主导企业选择低价格,这样就会阻止新企业的进入,同样也就意味着该企业在短期和长期的利润会很低。现实中,在位厂商经常是先订立一个高价,然后随新企业进入逐渐降低价格。现实经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刚刚导入时价格定得很高,然后逐渐回落到竞争性价格水平。,遏制进入价格 长期低利润 保持垄断
6、地位 在位厂商 索取垄断高价 短期高利润 失去垄断地位 平衡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之间 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定价策略,利润最大化,动态限制性定价,动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折现率:折现率越高,则延迟当前收入到未来的机会成本就越高,这降低了未来利润的现值。在位厂商更愿意获取较高的短期利润,而放弃长期市场份额,因而会提高最优限制性价格。-风险偏好:这与限制性定价决策产生了不确定性利润有关-非价格进入壁垒(政策、法律制度等)-进入时滞长短-市场需求增长-成本结构-潜在进入者的价格敏感性,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认为:在现实环境中,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对手的成本函数及其战略性
7、决策以及整个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完全知识,很多信息为私人所有,因此,在在位厂商与潜在厂商之间进行的限制性定价行为可以视为不对称信息博弈行为。假定前提:进入者不知道在位者的生产成本类型且在位者已知自己的成本函数。此时,在位者会如何定价呢?低成本在位者:利用限制性定价手段显示自己是低成本厂商,使进入者相信进入是无利可图的高成本在位者:制定高的价格才符合其自身利益;但是,为了扰乱进入厂商对它的成本类型的估计,可以利用在位者的先动优势采用限制性定价手段(低价策略)使进入者产生在位者是低成本的幻觉,从而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哈尔瑞顿(1985)进一步放松了上述假定,假定进入者在进入前不知其成
8、本是多少,且其成本与在位厂商成本正相关。认为:在假定潜在厂商完全处于信息弱势的条件下,低成本在位厂商的最佳定价策略是将限制性价格设定在高于垄断价格的水平,以向潜在厂商传递该产业是高成本的信息,从而策略性地遏制其进入。,贝恩认为影响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进入壁垒越高,阻止进入价格越高。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构成主要进入壁垒的市场中,在位者制定阻止进入价格的原则通常为:第一、使得在非规模经济下生产的新企业无利润可图,被挤出市场。第二、在位者适当增加产量,减少新企业可能的市场份额,迫使新企业由于市场份额不足无法进行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上升,最后退出市场。,限制性定价的福利效应与公共
9、规制,通常,人们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限制性定价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并成为是否对其采取规制措施的依据。但是,要想从理论上准确判断限制性定价的福利影响,并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规制措施是十分困难的。从理论上分析,静态模型表明,限制性定价遏制了潜在厂商的进入,这对竞争厂商是不利的,但是,限制性定价也降低了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可以从中收益,这种限制性定价的净福利效应是不明确的。对于动态限制性定价,其净福利效应的判断更为复杂。由此可以看出,限制性定价的福利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实践中,要区别竞争性行为和限制性定价行为并非易事。例如,同样是降价行为,有些可能是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
10、而采取的策略性行为,而有些却是现有厂商正常的成本降低所致,但是政府管制机构很难把这两种行为区分开来。美国反托拉斯机构认为,对限制性定价等策略性行为管制过少将诱发不良的竞争方式和垄断力量,管制过严又妨碍厂商从事正当的竞争,它们也害怕正当竞争会被曲解为限制性定价等策略性行为而遭制裁。,(二)掠夺性定价 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
11、的大企业。,如果新进入者害怕进入后在位者采取掠夺性定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避免这种价格战带来的损失。1.与老厂商合并。2.在掠夺发生前签订长期合同。3.在掠夺期减产。,掠夺性定价行为的后果和影响: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手,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警告。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相关理论研究,芝加哥学派:非理性掠夺掠夺性定价的含义:掠夺方在掠夺阶段遭受损失,然后在垄断阶段得到补偿。假定:信息获取成本非常之低,接近0,因此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场和消费者支持,从而渡过掠
12、夺期;自由进入而且没有进入成本,导致垄断利润无法取得芝加哥学派分别从掠夺方、被掠夺方和垄断利润是否获得三方面抨击了掠夺性定价是理性战略的观点。其认为:在掠夺阶段,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和消费者支持,从而渡过掠夺期,导致掠夺失败;掠夺方掠夺期损失大于被掠夺方损失,损失不对称导致掠夺无法成功;垄断利润的获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掠夺损失的补偿就无法保证。,后芝加哥学派:理性的掠夺芝加哥学派的分析隐含着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个假设是非常关键的,后芝加哥学派放松了这个假设,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如果假定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信息,那么低于短期最优水平的定价(目的是遏制进入,引诱退出)将会成为理性战略;
13、掠夺收益不仅来自掠夺市场,还可以作为声誉投资。,案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运用掠夺性定价对抗它的对手。在1901年,烟草托拉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有个香烟品牌叫“美国丽人”,它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的类似产品竞争。,“美国丽人”的价格是每千只1.5美元,恰与要求缴纳的税金一样多,可见,这个价格明显低于生产成本。不过烟草托拉斯声称低价是产品导入期的优惠措施。在1903年,烟草托拉斯就顺利地收购了无法与之竞争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在18811906年烟草托拉斯收购了40家竞争对手,控制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掠夺性定价不成功的案例,1998年沈阳三生公司在生物制药界一片责难声中坚
14、持将其EPO以98元上市,相当同类产品价格的1/3,国内同行纷纷跟进。一年后,三生公司的EPO的市场份额扩大到40。到2001年三生公司再次将EPO价格下调35%。但是在北京军队系统的一次药品招标采购会上成都地奥集团喊出令业界哗然的低价:19元一只。,二、价格歧视(差别定价)定义:所谓的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同一商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的定价行为。例如,学校内部的游泳馆对校内学生收费较低,而对校外人员却收费较高。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对同一种商品收取了不同价格的现象看作是价格歧视。但是,并不是所有这种行为都可以归为价格歧视。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如果商品的差
15、价只是反映了面对不同消费者销售时的成本差,那么我们不能把这种定价行为理解为价格歧视。比如,地区差价,如果这种差价进反映了地区间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的必要的成本,我们就不能认为厂商实行了价格歧视,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统一价格倒是一种价格歧视。当然,当这种价格差超过了销售的成本差,我们还是可以把这种定价理解为价格歧视的。,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由于价格歧视是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了不同的价格,因此价格歧视可以让垄断企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这对垄断企业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垄断企业都有积极性来实行价格歧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实行价格歧视的。一般说来,厂商要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
16、一,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力量,即有定价能力。企业可以提高价格而不至于失去所有的消费者。若没有定价能力,价格歧视无从谈起。第二,企业能了解或推断出不同消费者各自的需求曲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来收取不同的价格。第三,企业能够阻止商品在不同消费者间的转售套利现象的发生。如果企业不能阻止商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转让,那么供应者被迫实行统一定价。,价格歧视的类型:受庇古(Pigou)的影响,学界一般认为价格歧视有三类: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也称为一级价格歧视,他指的是企业把每一个商品的价格定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水平。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企业对不同
17、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收取了一个不同的价格。在实行完全价格歧视的情况下,因为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就是其愿意支付的最高水平,因此,消费者剩余为零。但是,这种完全价格歧视只有在企业知道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现实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企业要知道每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行完全价格歧视也存在很大的困难。,二级价格歧视。所谓的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不同而实行不同价格的定价行为。三级价格歧视。在许多市场上,企业可以根据某些信息(如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把消费者分为不同群体。每一个群体都体现为不同的消费形式,也即他们的消费需求曲线各不相同。那
18、么,若供应商能知道每一类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曲线,并且能够阻止不同群体之间的转让行为,他们就可以在不同群体间索取不同的价格,实现价格歧视。我们把这种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称为三级价格歧视。垄断企业将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来定价。对需求弹性小的消费群体收取高价,而对需求弹性高的群体收取低价。三级价格歧视是日常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定价方式。(例如火车、飞机都有专门的学生票,优惠券制度等),价格歧视的实现形式 厂商实施价格歧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直接对用户实施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厂商还可以采用多种有效方式:空间价格歧视(主要是通过运输费用的加减来实现价格歧视)时间价格歧视两部收费,等
19、等。,时间价格歧视:与三级价格歧视相关的一种定价方法,通常新产品都是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发布,然后会逐渐降价,其目的是为了先占取高需求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然后再攫取低需求消费者的剩余。高峰定价:是指某些商品和服务会在特定时间出现需求高峰,而由于供应能力的限制,厂商在高峰期间的边际成本将是很高的,自然价格也应较高。例如,电影院夜场价格要比日场要高,春运火车票价格上浮。再比如,峰谷电表,统一价格0.53元/度,早8:00-晚10:00 0.56元/度,晚10:00-早8:00 0.28元/度。高峰定价法适用于在生产中以下三个条件能得到满足的情况:1)产品不能储存。(打电话)2)在不同时期里提供服务所用的
20、是同一设施。3)在不同的时期里,必须有不同的需求特点。,价格歧视案例,飞机票价:飞机上的座位以许多不同的价格出售。如对儿童以7折销售;很多航空公司对周六停留一个晚上的两个城市间的往返机票收取低价格。如在报纸、杂志上向公众提供折扣劵,买者为了0.5美元的折扣而剪下折扣劵。公司为什么不直接把产品降低0.5美元?折扣劵可以使公司实行价格歧视。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花时间剪下折扣劵,富裕而繁忙的经理不可能花时间从报纸上剪下折扣劵,他愿意为许多物品支付较高的价格。,两部收费:指厂商要求消费者为购买商品的权利预先支付一定的费用(入门费),然后再为想购买的每单位产品支付一个额外的费用(使用费)。例如,电话公司
21、先是按月收取月租费,然后再按用户通话时间收取电话费。两部收费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消费者为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权而支付的固定费用,这部分费用与消费数量无关;其二是与消费数量直接相关的使用费。,实行两部定价的企业首先收取一定的固定费用,然后收取统一的价格。消费者的购买支出可以表示为:T=A+PQ其中,T为消费者的总支出,A为固定费用,P为单价,Q为消费量。这种收费方式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也是经常被使用。如,电信部门先收取固定的月租费,然后再收取每次通话费;乘出租车,我们也都要支付一定的起步费,而后再以里程计费等等。,三、捆绑销售与搭配销售捆绑销售就是将可分离的产品或服务捆在一起向买方出售。也就是
22、指供厂商出售的商品包中包含多于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方式。在捆绑销售中,消费者要么购买多单位产品,要么不购买产品。最典型的捆绑销售就是量贩式销售,例如,超市中的量贩装商品,常常把几件商品绑在一起销售,每个单件价格较之单独购买要低一些,有时甚至低很多。,搭配销售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地位,违背顾客的意愿,在向顾客供应一种商品或服务(给卖品)的同时,又要求其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服务(搭卖品)。企业出售的商品包中至少包含两类不同的产品。例如,饭店住宿送早餐;买电脑(6000元)加600元送价值880元的打印机。企业实施搭配销售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可以提高效率。2.暗中给予价格折扣。3.提升
23、品牌形象。4.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案例:微软公司被指控微软公司曾受到美国司法部的起诉,网景公司向司法部控诉其利用在视窗产品上的优势,将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捆绑销售,这一手段削弱了网景公司的浏览器Netscape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微软坚持认为Internet Explorer是Windows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一分歧成为本案的最大争议。然而,微软的观点不应受到支持,因为对于从不上网的消费者,Internet Explorer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况且,Windows的某些旧版本在没有Internet Explorer的情况下也能运行得很好,而 Netscape的存在本身
24、就证明 Windows和 Internet Explorer 并不是密不可分的。,案例 瑞典利乐公司的捆绑销售策略 瑞典利乐公司(TetraPak)掌控着全球75%软包装市场份额,是全球最大的软包装供应商,该公司至今已在中国销售出千余台罐装机,取得中国罐装机市场95%的份额。在中国市场,利乐公司先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以罐装机销售为其主要实现盈利模式。然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中国建立了包装材料工厂,逐渐将实现盈利模式从罐装机转化到包装材料领域。这使得客户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无权选择其他包装材料公司,并迫使罐装机客户长期以来使用该公司的包装材料,从而达到了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的目的。
25、同时,该公司还在其罐装机与包装材料上分别建立识别该公司包装材料的特殊装置与标识,以人为设置障碍的方式,排除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并以停止、限制供应罐装机零部件相威胁,迫使客户不敢与其他竞争对手订购物美价廉的包装材料等。,三、价格协调行为,价格协调,就是企业间关于价格调整的协定和共同行为。最基本的价格协调形式是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一)卡特尔1.若干个企业为巩固市场垄断地位而结成联盟,这样的组织就是卡特尔。2.卡特尔的经济学分析合作型寡头垄断模型前提假定:产业市场总需求函数为P=A-Q。市场上有两个企业A、B,它们的成本函数同为C(q)推导和分析:如果二者结成卡特尔,则它们的决策如同一个拥有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经济学 第四 市场 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1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