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原因初探及对策研究.ppt
《习惯性违章原因初探及对策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惯性违章原因初探及对策研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习惯性违章原因初探及对策研究,独山子石化公司昌都公司二零一零年三月,习惯性违章原因初探及对策研究,昌都公司 二一年三月,前 言 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风险系数高的行业,其中设备工艺流程及操作过程复杂,固有的危险因素多,安全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据我国事故原因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人的违章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占年度事故总数的70%80%。分析违章行为的成因,探讨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油田生产中的各类违章行为,减少事故的发生,对石油企业的健康、持续、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中习惯性违章行为屡见不鲜,第一部分习惯性违章的涵义第二部分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2、第三部分习惯性违章的成因第四部分习惯性违章的防治第五部分反习惯性违章应注意的问题,第一部分:习惯性违章的涵义 违章行为:违章是人的行为明显偏离预定的、要求的,或希望的标准、规章制度,它可能导致不希望的时间拖延、问题出现、误动作的意外事件或事故(皮特)。习惯性违章:是指在某项作业中长期逐渐形成并被一定群体或个体主观和客观所认可的、经常性的违反安全规定、标准的一种行为。应该说“习惯性违章”是“违章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违章行为与习惯性违章的关系,违 章,无意识违章,有意识违章,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 由于习惯是人的主观意识认可或接受某一固定和需要的行为方式,可以简单地分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3、两种(辞海)。这种行为方式涉及到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变化,反映其对待工作的态度,表现他的人生价值观,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一种习惯众所周知是很难的。由此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不良行为方式,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或没有认识,或随心所欲,但都习以为常,这种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事故隐患,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地转变为事故。,违章师傅带徒弟,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工作细节上的随意性,第二部分:习惯性违章的特点,习惯性违章的特点,违章性:从广义上理解,“章”泛指法规、制度、标准及办法等,上从国家制定的有关标准、行业性标准,下至企业内部制定的厂规、厂纪、管理制度、临时性
4、防范措施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所谓“违”就是不依从,二者合一就是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习惯性违章的特点,方便性:习惯性违章操作一般都跨越或省去一个或几个正常的操作程序步骤,作业过程比较方便、省力等,正规的程序则很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比较“繁琐”,特别是一部分操作技能强的员工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作业程序”,认为这样做很实用、方便,便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之。例如,现场抽油机换皮带作业中,按正规操作要求需要用25分钟而员工按自己的“土办法”只须5分钟。因此,方便性具有很大的认可市场。,习惯性违章的特点,隐蔽性:从理论上和实际上研究表明,违章行为都是不安全的,由于不安全的程度、环境、条件等有所不同,
5、结果就会有两种模型:违章 事故或违章 事故,习惯性违章操作属于违章行为中的违章,是一种被一定群体范围所接受的“操作程序”,其隐蔽性一般不能一眼识破,认识不到其危害之所在,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将其看成是“正确”的操作,使作业人员对这种违章行为丧失警惕性。,习惯性违章的特点,顽固性:一般来说人的习惯性与其本身的心理生理、受教育程度、气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一旦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往往不容易纠正。习惯性违章只是某一特定人群的习惯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只要其安全心理、工作态度不变,习惯性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生,除非行为人受到事故伤害而改变其行为方式。而习惯性违章的隐蔽性又对违章的习惯性起到
6、了很大的掩护作用,加剧了习惯性违章的顽固性。,习惯性违章的特点,传染性:由于习惯性违章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和“优势”,很容易被那些安全意识淡薄的员工所接受,一次次都不被发现,一次次能侥幸躲过不出事故,相反还能获得更多的休息或利益,逐渐削弱了其正确的安全操作方式,不但跟风效仿,还把习惯性违章当成工作“经验”加以传播。因此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传染能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会一层影响一层,造成“一脉相承”的后果,危害极大。,习惯性违章的特点,误导性:这一特性与“传染性”类似,所不同的是指挥者、管理者对操作者形成习惯性违章的影响。如果区长不重视安全,站长就更不重视安全;站长不纠正违章,班长也不愿去“得罪人
7、”。违章得不到及时纠正,员工就认为冒险作业是对的,这无形中对员工安全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误导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源于领导的安全意识。,习惯性违章的特点,阻碍性:具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通常会在心理上产生对标准的安全规程、新规定的逆反作用,总以为自己的习惯性方式好用、管用,其结果必然严重地妨碍安全规程的贯彻执行和落实。如果生产管理干部固守错误的违章指挥习惯,缺乏对新的安全思维方式、新的安全观念、新的安全管理机制学习或不接受或理解差,势必会对安全新思维的运用、新的管理机制的贯彻落实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习惯性违章的特点,潜伏性:习惯性违章可以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甚至能
8、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违章都会发生事故。因为违章操作仅仅是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正是基于这一点,按照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推论,只有当违章行为积累到一定数量或在一定环境下,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习惯性违章行为与事故的关系是与一定数量的行为结果成正比例关系的,反映了这种行为的复杂性、时间性。,习惯性违章的特点,上述分析了习惯性违章的8种特点,它们之间没有必然地因果关系,任何一种行为都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生理素质、对待人生的价值观、工作态度、文化程度等,或许还与我们的管理方式方法、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反习惯性违章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第三
9、部分:习惯性违章的原因,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习惯性违章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造成违章的主观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二种。,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主观原因,麻痹心理,马虎心理,取巧心理,侥幸心理,唯心心理,逞能心理,蛮干心理,无知心理,麻木心理,逆反心理,从众心理,奉上心理,习惯性违章,1、侥幸心理。自认为自控制能力强,可以驾驭所熟悉的作业环境和作业项目,以前同样作业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侥幸认为这次也不会发生事故。但是如果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
10、,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2、麻痹心理。这类情况中员工已开始接受了正轨的培训教育,思想认识是到位的。但是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加上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工作内容,例如巡检取样、调参碰泵等,就容易把安全规程、防范措施淡化,产生轻视已掌握的操作规程的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3、取巧心理。这种情况的员工手脚比较麻利、脑子灵活,干一般性的工作速度快、效率高,为了获得更多地安逸舒服时间,或有时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往往会总结分析投机取巧冒险违章违纪中的“经验教训”,简化操作过程、跨越操作工序等,
11、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4、马虎心理。有些员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掌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细节,他们往往对违章作业所造成已发生的危险比较警醒,对暂时没有发生的危险、潜伏危险掉以轻心,结果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5、逞能心理。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一些员工岗位技能比较高,有一定工作经验,理论上有一定水平,操作规程也熟悉,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别人不敢做的事自己却敢做,显示自己“技高胆大”。这种“逞能”心理一旦得逞就容易形成习惯心理,形成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6、蛮干心理。有些员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惯性 违章 原因 初探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1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