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二首1230(上海中学课件).ppt
《元曲二首1230(上海中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曲二首1230(上海中学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元曲二首,2009.12.20,元曲知识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剧,散曲属诗歌。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一般只有一支曲子,相当于单调的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则由多支同一宫调的曲子组成。从语言风格上看,曲的语言以通俗为本色,明人王骥德在曲律中说:若曲,则调可累用,字可衬增。,元曲知识2:,宫调,是乐调调式的统称。乐音有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声。以宫声为主的乐调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六声为主的调式称为调,统称宫调。“曲牌”,曲调的名称,有一定的调子和唱法。按曲调填的曲词,字数、句法、用韵和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每一个曲牌部分属一定的宫调。题目是作者根据所写的内容或创作曲
2、词的目的动机自己加的。有的曲词有题目,有的则没有。,简介作者,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有东篱乐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元杂剧四大悲剧”:马致远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3、”。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景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景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交待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夕阳西下,宁静的小镇与江滨(岸边)“闲”字的作用是什么?(写出了什么)?写出了江边小镇的宁静闲适的气氛,也为全曲定下了闲适的基调。本句选取景物远景结合,很有讲究,并通过这些景物,远景结合,来写江边小镇的宁静气氛,令人心向往之。能否找出哪些景物属于近景,哪些
4、属于远景?“两三航未曾着岸”是怎样的情景?写的是渔船欲归而未归那一刹那的情景,“未曾着岸”四字,隐含了“即将帆归”的意思“两三航”三字,有何好处?请进行鉴赏江上有两三只尚未靠岸的小船,说明船数量之少,进一步突出了小镇的宁静。以上为第一层次,写“远浦”。,“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帆归)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休息的宁静安详的生活场面。这符合全曲宁静闲适的氛围和作者在曲中需要表现的主题:对于宁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不用人群熙攘来形容小镇,而用断桥头指代小镇,有什么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曲 1230 上海 中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1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