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梅第2册教材分析.ppt
《俞晓梅第2册教材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俞晓梅第2册教材分析.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教版品德与生活第3册教材分析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俞晓梅,全套教材的体系结构,(一)线索:1、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固有的顺序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节日、时令季节的自然变换,生活空间的自然扩大和转移等等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明线。2、以社会技能和探究技能的指导为暗线。,(二)主题单元的设计与组织 选取小学1-2年级儿童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某一片断、典型事件或生活场景选择指导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组织学习内容。,(三)对知识、社会技能、道德规范等几个要素的处理道德规范 有意识设计、间接呈现为主 从演绎性思路到归纳性思路(例p59如果我是他)知识 点式、随机介入、直接呈现为主(
2、例p48聪明谷)社会技能 随机介入、直接呈现为主(例p58 加油站),(四)教材主要的主题系列,第3册教材中涉及的主题,1、难忘的假期季节与生活2、我是中国人社区、家乡、祖国 3、金色的秋天季节与生活 4、你我他 班级生活,设计意图,1、儿童最熟悉的生活内容,2、大自然是培养儿童美好品德的课堂。四季中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化,和谐与秩序,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是有益的素材。,3、指导儿童的现实生活。生活情趣、生活的技能、生活责任,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是不可能变坏的。,“四季与生活”系列主题在各册中的位置,我们一起迎新年(第1册)冬天和我们的生活 春天的歌(第2册)感受春天的生机和美,
3、参与有益的春天活动 难忘的假期(第3册)金色的秋天(第3册),第1单元,四课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第1单元,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1、归纳总结,认识到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和借鉴。2、这一阶段的儿童独立活动的空间扩大、时间延长,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的。,暑假的一天,暑假的一次外出,假期安全真重要,夸夸我的假期生活,总结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精神层面,1 暑假中的一天,一天的故事童心岛: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意义假期生活大评点发现的问题回音壁,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假期生活状态启发学
4、生反思假期生活的质量,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教学建议*教材中的图片、事件都是引导性。从学生自己的假期生活中挖掘素材。,2 暑假的一次外出,小剧场:外出遇到的麻烦事 统计外出遇到的麻烦事和解决办法小实践: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计划 童心岛:外出小锦囊 外出注意事项 行李备忘录,重难点分析发现麻烦、学会解决麻烦了解麻烦产生的起因,避免麻烦教学建议从学生自己的外出经历中挖掘素材引入故事、新闻等其他资源注意与第二册第1单元 春天的歌春游 定位的区别(生活自理、参与春天的活动、感受并表达春天的美好。),3 假期安全真重要,小剧场:我该怎么做?回音壁:生命是第一位的小讨论:暑假要注意哪些安全游戏场:安全拍手
5、歌小实践:走一走校园里的安全通道(校园安全)小锦囊:(居家安全),重难点分析“生命是第一位”的观念的确立切合学生实际的、具体的安全措施的学习教学建议从学生自己的假期生活中挖掘素材与本地特点相应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故事、社会新闻和教参课程背景资源中的有关内容,4 夸夸我的假期生活,旅游大世界巧手制佳作新学的本领,暑假的收获汇报展,重难点分析展示自己的假期生活,体会并愿意与人分享暑期收获的喜悦对展示过程的引导:如合作、交流教学建议事先要了解学生假期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主题也可以自行组织,设计意图,1、课标“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内容标准部分要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
6、感到骄傲。”2、热爱祖国是永恒的主题。,第2单元,五课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第2单元,了解祖国文化,对祖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热爱祖国,关注点:具体、真实的认同感、自豪感,祖国是个抽象概念,我爱您,祖国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共同的疆域,国家的象征物,共同的根,1 中秋节,中秋节的名称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诗会聪明谷:中秋节的圆月和月饼,中秋节的活动小调查:中秋节的节期我家的中秋节,中秋节的常识、风俗和文化意蕴,重难点分析通过中秋节常识、风俗、文化意蕴的了解,激起儿童对祖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教学建议点与面的结合。点:本土化的资源;面:视野兼顾中华民族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与习俗,2 国庆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俞晓梅第 教材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1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