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ppt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NO.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1996.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标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P14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
2、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教育部2002.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事、对己、对自然的积极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能与质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孟万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17,心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
3、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个人观点:受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的思想影响严重。推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 基本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