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授课1).ppt
《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授课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授课1).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1,1.1.2 国内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简介,第一 成形期 第二 充实发展期 第三 新的关键时期,2023/9/2,2,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奏定学堂章程(1903)对化学课程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形期。,第一 成形期,2023/9/2,3,第二 充实发展期(30-70年代)从20世纪30年代进入充实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是:(1)化学教育目的的扩大;(2)化学课程程度的提高;(3)大学实科的注重;(4)化学师资的改进;(5)化学设备的充实等。,2023/9/2,4,20世纪50-70年代化学
2、教育变革的主要特点基本上是:从描述性 推理性;从主要是定性的 定量的;从主要是宏观的 微观的。这种变革是多年来化学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在大学低年级和中学化学课程中提高理论、提高学习起点,删除某些描述性(化学元素)的内容,成为一种潮流。,2023/9/2,5,化学科学教育重点强调:化学教育已从“化学中的教育”、“通过化学进行教育”的观念或教育模式演进为“有关化学的教育”。“化学为大众”、“国民的化学要解决国民的问题”化学教育的总目标切实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使学生主动地自主学习”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等理念。,第三 新的关键时期,2023/9/2,6,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3、价值一: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化学教育是由国家主管的一种育人机构或渠道。通过这一机构(或渠道)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价值二: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4个,2023/9/2,7,价值三: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价值四: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统筹,遵照办教育的规律,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两种功能的关系,促使受教育者人人成为成功者。,2023/9/2,8,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1)态度。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2)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
4、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现象。(3)知识。(4)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专业基础课为先修课,具有明确的师范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专业课程。(定义、特点)历程1、最早于1932年,“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2、建国初期,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3、1957年,第一本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化学教学法讲义,1-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化学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1-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1、化学教学论是一门边缘学科 2、综合性强 3、实践性强*主要应解决两大类问题(1)化学教学中的问题,(2)化学课程中的问题
5、,2023/9/2,12,1-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1-4-1 为什么要教/学教育教学目的1-4-2 教/学什么课程与教学内容1-4-3 怎么教/学教/学的过程、方法、手段1-4-4 学得怎么样测量与评价考试,1-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化学学习论,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理论联系实际,怎样进行化学教学研究?,1、获取先进的化学教育理念;2、了解化学新课程体系;3、掌握现代化学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4、具备化学教学的实践能力;5、具备初步的化学教学研究能力;6、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质。,1-4-1 为什么要教/学-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化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双维双层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体系,
6、基本要求,六会会备课 会写教案 会做课件会上课 会 说 课 会 评 课,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化学教学论,第2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科学素养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禀特质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瑞
7、典学者 英格马费格林提出,科学素养要素 4 范畴:1.科学进取心;2.科学世界观;3.正确观察科学的能力;4.科学思维习惯。,我国学者主张:,科学素养包括:(1)科学情感(2)科学态度(3)科学方法(4)科学思维(5)科学实践意识(6)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课程的改革,A 初建体系时期B 相对稳定时期C 发展变革时期,我国化学课程的变革,1、课程体系初建时期,2、课程相对稳定时期,3、课程发展变革时期,2.2.1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2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便于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学生可以从不同内容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化学 教学 理论 实践 授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