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效应.ppt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效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效应.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第一节 货币政策时滞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一、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从制定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一)内部时滞(二)外部时滞,第一节 货币政策时滞,2,认识时滞:从确有实施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这种需要所耗费的时间。决策时滞:从认识到需要到提出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操作时滞: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挥作用。市场时滞: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这主要取决于企业部门和消费者对政策的反应程度。,二、我国货币政策时滞的特点(一)内在时滞长,外在时滞短内在时滞时
2、间一般为6个月,是西方国家的2倍。外部时滞为1-8个月,比西方国家短12个月。(二)时滞波长飘忽,无实质性规则可循新旧体制交替原因;传导介质扭曲复杂:利率、物价未完全市场化;投资见效周期延长和投资频率周期缩短之间的矛盾。,第一节 货币政策时滞,3,反应迟缓急于求成,一、货币政策效应概述 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管理当局推行一定的货币政策之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做出的现实反映。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争论 西方货币理论对货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论证,从不同的前提条件、经济背景出发,遵循不同的思路,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对经济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古典学派“货币面纱论”凯恩斯学派货币非中性货币主义短期非中
3、性和长期中性合理预期学派无效论,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4,(一)古典学派“货币面纱论”1.工资完全伸缩性假说2.社会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假说结论:古典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实施除了引起价格水平变化以外,对收入、就业总需求、投资、实际工资、利率等变量都是无影响的,货币必然是中性的。,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5,(二)凯恩斯学派货币非中性凯恩斯学派认为非充分就业是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是非中性的。但在两种极端情形下,货币政策变得无效:情形一:凯恩斯陷阱货币的利率弹性无限大,以至于公众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不会应起利率的变动。情形二:投资缺乏利率弹性投资利率弹性为零
4、,投资函数为一垂线,IS曲线也会变成垂线,这样,LM曲线的变动能够使利率降低,但是不能使总需求扩张。,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6,(三)货币主义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可以降低失业率,但长期不仅不能降低失业率,反而还会加剧通胀。1.自然失业率假设2.产品价格的上升快于名义工资的增加,在货币工资增加时,就业量增加,但工人很快会发现实际工资水平的降低,供给量减少,实际工资恢复的原来的水平,因而货币幻觉是非常短暂的。(见教材197页),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7,(四)合理预期学派无效论在合理预期的前提下,主动地宏观调控基本上是无效的。1.合理预期:经济单位预期形成过程
5、中不会发生系列性的错误,也可以说,有理性的经济行为者虽然也会发生错误,但是这些错误是随机的、偶然的,平均值为零。2.合理预期的情况下,经济行为者以将政府的变动趋势和规律纳入其预期之中,都设想了相应的经济措施,所以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被经济者的合理预期抵消。(见教材198页),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8,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操作变量货币政策中介变量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9,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影响“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法。如果多目标,那么目标之间的矛盾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往往会陷入短期效果和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 银行学 ppt 课件 第九 货币政策 效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8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