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单元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戏剧单元解读.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戏剧单元解读,刘 耘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第四单元,雷雨(第二幕部分)茶馆(第二幕)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幕第三场)三块钱国币,单元教学要求:,阅读剧本,要品位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认识剧中人物的命运,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展现的。,第五单元,窦娥冤 刑场 西厢记 长亭送别 牡丹亭 闺塾 桃花扇 哀江南,单元教学要求:,重点欣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中国古代戏曲多用口语,曲词具有抒情性和音韵美,并常常运用浪漫主义以及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学习时要注意体会。,总论:进入中西戏剧堂奥的途径,戏剧鉴赏的根本,在于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限制
2、。具体讲,是舞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就了戏剧与小说、诗歌等其他体裁不同的特殊气质。舞台表现的时空限制和现实生活的自由散漫无限制状态,二者构成一对矛盾。处理这对矛盾的方法,就是戏剧的结构。,总论:进入中西戏剧堂奥的途径,在中国和西方(我们涉及的主要是欧洲)之间,由于戏剧产生的渊源不同,加之异民族间的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差异,中西两种戏剧样式在处理舞台与现实的矛盾问题时,采取了明显不同的形式技巧,这就形成了中西戏剧各自的鲜明特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结构特点。,总论:进入中西戏剧堂奥的途径,依据不同的结构特点,寻找不同的解读路径,进入中西两种戏剧的深层去鉴赏、发现。这样,我们就为两个戏剧单元找到了不同
3、的鉴赏主题和重点。,西式话剧的内部构造法则,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悲剧。它的定义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亚里士多德诗学),西式话剧的内部构造法则,“悲剧和别的戏剧形式一样,与一般艺术的区别在于它用真人为媒介,生动逼真地摹仿一个行动。小说、史诗或甚至一幅画,都可能具有悲剧意味,但它们只是间接地表现一个行动,它们的主要兴趣也只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所以亚里士多德在评价悲剧各个成分的相对重要性时,把情节放在首位。,西式话剧的内部构造法则,这种追求摹仿现实、再现“行动”的立意,带来了欧洲古典戏剧结构上的金科玉律:“三整一律”(亚里士多德诗学)。剧作家要用精巧的结构,把拉杂散漫的现实
4、生活重新布局,让它能够合理地限制在一方舞台、一个晚上的演出中,把剧作家想要表现的生活”第一人称”地真实再现出来。,西式话剧的内部构造法则,处理三篇课文所选的戏剧片断,也依循这一思路来设计阅读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也许是引导学生迅速把握作品本质的准确门径。,中国传统戏曲别样的风格,中国传统戏曲,在发生学上与宋、金说唱文学有重要的渊源,比如宋代的“说话”,宋金两代的“诸宫调”。“诸宫调者,小说之支流,而被以乐曲者也。是叙事体,而非代言体。”(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所以,“元杂剧由一种脚色主唱,有不少地方还带有叙述体残留痕迹。”(顾学颉元人杂剧选前言),中国传统戏曲别样的风格,以此,面对戏剧艺术形式的
5、永恒矛盾:舞台时空限制与现实时空的无限制,中国传统戏曲从源头起就走上了与西方戏剧不同的道路。西方戏剧通过结构的技巧,颠倒时空,在舞台上摹仿、再现现实;中国传统戏曲则保留了叙事性和时间顺序,但简化它,而强调具体时空内的抒情性。表面上看,这是中国戏笨拙的地方。它没有过好在舞台上“摹仿自然”这一关。但这也恰好形成了它特殊的风格,即抒情性。中国传统戏曲简化叙事,强调抒情。,中国传统戏曲别样的风格,中国戏曲没有强求在两三个小时的舞台上逼真再现现实生活的广阔时空,相反它利用说白、人物自述等方法直接交代、反复交代故事。(例:鲁侍萍)元杂剧由于一个角色唱到底的限制、一本四折一楔子的时空限制,将敷衍故事放入说白
6、中。到了连本杂剧西厢记,以及明清传奇剧,一本四五十出,一次很难演完,形成了后来“折子戏”的演出潮流,故事更退化成了家喻户晓的背景。戏剧不以表现故事情节为主要目的,而将唱词、表演聚焦于人物在特定境遇中的情感抒发。中国传统戏曲比起西方戏剧传统而言,更重抒情性,富于诗意。,话剧单元教学建议,雷雨(第二幕部分)设计一组课堂提问,帮助同学熟悉剧情,理清结构,进而认识人物形象和主要矛盾。,一,请按时间顺序将这两场戏的故事内容复述出来。第一场:周鲁相恋抛弃各自成家相认周朴园处理局面 第二场:矿上罢工代表谈判周朴园收买代表鲁大海周府争吵周朴园开除鲁大海兄弟反目,母子不能相认,二,讨论剧作者是如何将20年的故事
7、凝聚于10分钟的舞台表演的?第一场:周朴园在重逢侍萍以前对她怎样?重逢之后呢?这说明了他怎样的性格?周鲁二人间有几层关系?这两层关系的矛盾周朴园是如何处理的?孰轻孰重?综合上面的结论,你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是怎样一种心理?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有几重关系?关系之间有矛盾吗?周朴园又是怎么处理的?这又说明了他怎样的性格?,茶馆(第二幕),首先需要讨论的是两个在戏剧单元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全剧与选场的关系;戏剧单元的活动课优势。请同学阅读剧本后,为全剧制作一张人物谱。借此串讲课文,熟悉剧情,同时体会本剧“画卷”式的、“散点透视”的结构方式。人物谱应包括人物、身份、他们之间的冲突、关系等,最
8、后引导学生认识“人与时代的冲突”的主题。,中国传统戏曲单元教学建议,窦娥冤 刑场,*一个概念的厘清:本场抒情的艺术手法,即窦娥临刑的三桩誓愿,规范地讲不是“想象、夸张”,也不是“浪漫主义”,而是超现实想象。欣赏本剧的语言艺术,课后练习重视了“滚绣球”一节的细读。与它同样重要的还有“三桩誓”的部分,是全场的又一个高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部分语言的抒情性。,西厢记长亭送别,事 景 情 去往长亭 碧云天,黄花地,恨聚少离多滚绣球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柳丝长玉骢难系,怨别离,无心打扮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叨叨令,事 景 情,长亭饯酒 下西风黄叶纷飞 怜张生小梁州 染寒
9、烟衰草凄迷 转怜自己幺篇 怪张生轻别离幺篇 盼举案齐眉满庭芳 恐别后无趣快活三 恨功名误人朝天子,事 景 情,亭边话别 两意徘徊,落日 猜别后今宵四边静 山横翠。试真情假意(赠诗)念别后风霜五煞 伤独归滋味四煞 嘱鸿雁频传三煞 戒贪新忘旧二煞,事 景 情,离亭返家 青山隔送行,疏林 恋去影迟迟一煞、收尾 不作美,淡烟暮霭 相遮蔽。夕阳古道 无人语,禾黍秋风 听马嘶。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牡丹亭 闺塾,*提示:这出看似趣笔闲篇的“闺塾”,在整部戏中是“惊梦”的前奏,“关关雎鸠”的爱情诗,实为杜丽娘情梦的先声,是一个引子和铺垫。注意这点,则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场面。这出戏典故多,不易读,建议先让学生观摩京剧或昆曲的春香闹学,然后将课文改写成现代白话的剧本,分成若干小组,自编自导自演。要保留原剧的喜剧风格,忠实表现三个角色的个性特色。,桃花扇 哀江南,“课后练习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知识联想题,建议扩充成:欣赏下边这首诗,看看它与课文的主题、抒情手法有什么异同?跟这首“哀江南”有着相似的主题的怀古伤今的诗篇,我们还学过不少,你能举出哪些?,诗经 黍离 杜甫 春望 李白 岳中览古 刘禹锡 石头城 姜夔 扬州慢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谢 谢!2003年5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