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先哲复习.ppt
《东西方的先哲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西方的先哲复习.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东西方先哲复习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末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美好的生活和善良的行为即是幸福。-亚里士多德,有一个惊人的现象,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5
2、00年前:孔子、释迦牟尼和亚里士多德。于是,我们看到,希腊哲人在海边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中国哲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西方自然科学特别发达,印度神学特别发达,中国人际关系特别发达。这在当时没什么不好,相反,清新、健康、务实是孔子思想的特点。孔子不太想自然的东西,更不愿谈鬼神,他认为先把人的事搞清楚再说。这种思想一直传下来,讨论人与人的关系讨论了2500年,使得人际关系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重大包袱。余秋雨中华文明一定是21世纪文明图谱中的主角,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500年前,这一个惊人的现象的出现是偶然的吗?,一、东西方先哲诞生的社会条件,
3、孔子,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奴隶主阶级走向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经济: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农业经济,亚里士多德,政治:希腊奴隶制民主制的衰落时期经济:商业经济发展,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C,“克己复礼”,恢复旧秩序,“仁者爱人”,反对暴政,二、比较,东西方先哲,孔子,亚里士多德,幼年学礼、兴办私学,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背景、思想核心内容(礼、仁、中庸),开创儒家学派,教育对象、教育的目的
4、、目标和方法,教育思想,影响,对古代政治、对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对古代教育、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北方小驹”、“学院头脑”、“博学家”、“宫廷教师”,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著作、哲学、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伦理学领域,思想和学术成就,吕克昂学园、“散步的哲学家”(逍遥学派)、中庸之道,生平,影响,生平,教育方面,略,生平比较,1.生平经历上有什么异同?求学的内容有什么不同?2.在教育上有什么贡献?,孔子:,经历:师人-从政-人师求学:初学六艺,后学礼乐教育:整理编撰出“六经”,兴办私学,亚里斯多德:,经历:师人-研究-人师求学:初学生物,后学哲学教育:为帝王师,办学园,领 域,亚里士多德
5、,孔 子,敬鬼神而远,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社会环境,影 响,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思想,中道理论,中庸理论,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人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散步哲学家(别具一格),思想比较,(物),(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孔子兴办“私学”这种形式()A.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B.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使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D.形成了“官学”与“私学”竞争的氛围,D,孔
6、子的“中庸”思想()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是对“仁”的学说的否定C.将“仁德”置于首要地位 D.认为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C,材料一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材料二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法制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地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本身是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对于社会良好秩序构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分歧在哪里?,知识综合一:,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
7、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A B C D,知识综合二:,A,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
8、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
9、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三、感悟,(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三、感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环境:思想:行动:著作:影响:,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东西方先哲,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理念论理想国、哲学王强调法制,批判理念论逻辑学法
10、治优于人治“中庸之道”理论,“仁”“礼”中庸之道,建立阿卡德米学园,建立吕克昂学园,周游列国收徒讲学,理想国法律篇,政治学,“六经”,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材料二 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拄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材料三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11、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请回答:(1)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2)从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3)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综合运用,(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提倡“为政以德”,对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更与他所鼓吹的开明专制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2)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
12、深远,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平等交往的愿望等角度,加以诠释或联想。,(3)联系孔子所倡导“仁”的观念、“中恕”之道、重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结合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说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需要道德约束和教育等。,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材料二 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材料三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西方 先哲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