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ppt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四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考点14 了解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知道华佗。,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2、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东汉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比欧洲早1600多年,被称为“神医”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中医的重要经典,称为“医圣”明末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与本草纲目,3、水经注
2、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郦道元和水经注: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应星和天工开物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写了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
3、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四大发明,一 造纸术二 印刷术三 火 药四指南针,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初期,已经出现用于写和绘图的纸。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唐朝印制睥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活字印刷术:司南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后以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
4、宋时广泛使用,产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那时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蔡 伦,造 纸 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树皮、破渔网、麻头制造工艺:制 浆 制 纸 凉干,伐树,用石灰发酵,将原料煮烂,搅拌纸浆,烘 干,古代造纸遗物,造纸术的传播,欧 西 中 朝 日 洲 亚 国 鲜 本 印 度,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雕版刻字,堆积如山的雕版,王祯的活字轮盘,指 南 针
5、,战国时代的司南:辨别方位北宋罗盘针:用于航海,指南针,罗盘针,火药武器的应用 火箭、突火枪、火铳、火炮,开卷归纳,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基本认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有着辉煌的成就,并且伴随着中外交流与往来而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的科技事业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通过了解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我们能够学习到古代科学家的品质,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四大发明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要影响: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发展,加快了世界航海
6、业的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卓越贡献。,考点15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力,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闻名世界的防灌溉工程。它既削除了水患,以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李冰和都江堰,2、长城,秦: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族的入侵。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6000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辽东,临洮,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 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1.开凿目的:,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 思想 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07139.html